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情定三生 > 第13章 泰州查案(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叶笙憋气时间太久了,因缺氧昏迷,一点点向下沉去。

沈辰皓快速游到沈叶笙身边,把沈叶笙搂进怀里,被逼无奈之下,只好用嘴给沈叶笙渡气,并顺利把沈叶笙救上了岸。

在这种危急关头,沈辰皓只顾着救人,哪管其他。

另一边的汪城几人成功追上了凶手,并将凶手押了上来。

凶手被抓住后,还企图挣脱,但怎么也挣脱不开。

沈辰皓帮沈叶笙按压心肺,慢慢的,沈叶笙将水吐了出来,随后,便醒了。

沈叶笙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问:“人抓到了吗?”

沈叶笙当时只是想着帮助沈辰皓等人抓住凶手,并未考虑那么多,因为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多犹豫一秒,凶手都可能会趁机逃走。

“抓到了。你怎么这么傻,那种情况下你奋不顾身的跳下去,出了人命怎么办?我该如何向父亲交代?你又让我怎么办?”沈辰皓大声问道。

他只是担心沈叶笙,情绪难免有些激动。

“我这不是好好的嘛。”

沈叶笙刚醒过来,还有些虚弱。

“笙儿,以后不许你这么冲动了,记住了吗?我会担心的。”沈辰皓也意识到刚才自己情绪过于激动,所以,放轻了声。

“嗯。”

沈辰皓起身对大家说:“好了,既然人抓到了,大家都回去吧。”

众人押着犯人回到衙门。

回到衙门后,沈辰皓找了大夫来给沈叶笙诊治。

大夫把了把脉。

“小姐无碍,只是受凉了,喝些驱寒的药就好了。”

“有劳大夫了。”

“我这就去开个方子,公子让人按方子抓药即可。”

“好。”

沈辰皓随即让人跟着大夫抓药,然后再去煮药。

药好了后,沈辰皓给沈叶笙端了进来。

“笙儿,来,我喂你。”

沈辰皓扶着沈叶笙坐了起来,然后给她喂药。

“以后不能再这么傻了,别什么事都往前冲,记住了吗?”

“知道啦,当时也是一时情急嘛。”

“那么多人在场,再怎么样,也轮不到你去。”

“我知道了,真的知道了,下次会注意的。”

“你呀,还真是不让我省心,看来,父亲不让你来是对的。”

药喂完了,沈辰皓将空碗放在一旁。

“笙儿,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没有。”

沈叶笙靠在沈辰皓的肩膀上,搂住沈辰皓的胳膊,说:“在你身边只会觉得很舒服。”

沈辰皓开心一笑,“好啦,笙儿,你先早些休息吧。”

“你也是。”

第二天,知府在府上摆宴,请沈辰皓等人去吃。

“沈大人,还记得您刚来那天,下官就说等案子破了,一定请您喝酒,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到了。”

“是啊,这几天也感谢知府大人的配合。”

“大人言重了,这都是下官应该的,来,下官敬您。”

两人碰杯。

“大人,这冯介一案暂时告一段落,不知沈大人准备何时回京城?下官好派人护送。”

“本官准备下午启程,不过,护送就不必了,有劳知府大人。”

“没有没有,下官应该的,有时间您可以多来泰州逛逛,下官定当盛情款待。”

“好。”

“沈大人,下官再敬您一杯。”

喝了几回合后,沈叶笙东西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几人准备启程。

沈辰皓也知道下午要启程,所以就没喝的太多。

知府和县丞都出来送行。

“下官送沈大人,沈大人慢走。”

“后会有期。”

回到京城后,沈辰皓先去向皇上复命。

“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辰皓跪地叩首。

“爱卿请起。”

“谢皇上,皇上,臣已查明杀害冯介的凶手,现已关至大理寺狱,请皇上判夺。”

“朕知道了,看来朕没有看错人,爱卿一路舟车劳顿,快回去歇着吧。”

“谢皇上。”

皇上让柳明远去大理寺狱提审犯人。

官员将人押了上来,说:“大人,这就是冯大人一案的凶手。”

“说吧,你为何要杀害冯介?”

“事到如今,我也不再隐瞒了。”

凶手准备将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其实原因很简单,当年,与昌漓一战中,朝廷下令征兵,冯介为了邀功,挨家挨户的抢夺男丁,下至十四岁,上至五十,只要能走的男丁都被他抓走了,百姓怨声载道,但又无处宣泄,那些官兵个个冷酷无情,粗暴至极,形同土匪,当时我在打猎逃过一劫,这也是我时候听村民们讲的。但是,我的儿子却被他抓走了,他是我们家好几代的独苗啊,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后来,他在战场上战死了,连个尸体都没有,我那老母亲也因为此事伤心过度,不久便去了,我曾想找冯介报复,但是,我转念一想,这一切还不都是朝廷的错吗?如果两国和平相处又哪来的战争?如果没有战争,朝廷又如何会下令征兵?总之,我儿子死了,别人也别想好过,我要给我儿子报仇!反正家中只剩我一个人了,我一定要奋力一搏!那个冯介死有余辜!”凶手的情绪十分激动。

“两国交战肯定是有原因的,有的时候就连皇上也不能阻止,皇上也知道,一旦交战,苦的是百姓,但是,他国来犯,皇上要眼睁睁看着吗?当然,这件事冯介也有错,他不应该肆意征兵,但事到如今,他也有了应得的报应,希望你的儿子九泉之下能够安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己的国家受到敌国侵犯,作为国家的一员,理应上战场,保家卫国,这是每个国民的义务。

可是,这位凶手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将自己儿子的死赖给了朝廷,赖给了皇上,他更没有意识到,有的时候,战争不是皇上能够控制的。

但是,换位思考一下,自己的儿子是家里几代独苗,就这样死了,家里的香火没有人传承,再加上老母亲因承受不住打击也相继离世,短时间内失去双亲的痛苦肯定会让一个人生出怨气和报复心理。

也许是冯介为了邀功,故意过分解读了皇上的意思,大肆征兵。

总之,冯介也为自己的错误买了单,而凶手也会受到相应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