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鸿都门学高大的学宫,成为了寒门子弟的信仰。

曹操摆设的擂台,非常轩敞、宽宏,占地数百亩。

马日磾、郑玄一出现,立即有诸生击缶。

编钟声音清脆,传扬很远很远。

即使是鸿都门学,也要尊崇名士高贤,通儒达人。

太学诸生更不必说,正襟危坐,生怕有失礼的地方。

两边都是大汉最高学府,太学的底蕴更深厚一些。

但近些年来,太学的表现实在不怎么样,名额大都被世家子弟占据。

一些出身寒门、庶民的学子,只能空熬岁月,到了六十岁未必能够通过策试。

为何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

这和世家垄断经学的解释权,有很大的关系。

太学的教育,未必有世家的权威。

为了家族子弟有更好的发展,世家选择了藏私。

现在郑玄、马日磾两位大儒就在跟前,诸生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他们纷纷上前,向大儒请教问题。

一时间问答如响,学术气氛越来越浓郁。

鸿都门学诸生不禁自惭形秽,他们的经学知识,比起太学弱了一个档次。

这如何竞争?

他们连插话,都需要小心翼翼。

虽说鸿都门学也传授经文,可诸生都只知道背诵,只知道一些粗浅的道理。

他们想要反击,极其地艰难。

经学的解释权,全在大儒、世家手中。

鸿都门学擅字画、辞赋等巧技,和治国的“经学”相差甚远。

直到曹操的出现,重新引领了局势。

所有人凝望着龙行虎步的曹操,马日磾捻须微笑,俨然将曹操当成了同僚。

曹操为熹平石经出力不少,要是没一点经学知识打底,如何能够得到大儒们的认可?

他的些许差距,也被经学大师们归咎于年龄不足,没有时间进行深刻的钻研。

曹操识见非凡,懂得民间各种趣闻,弥补了学问的不足。

他的积累非同凡响。

鸿都门学诸生起初战战兢兢,现在有了主心骨。

这擂台,可是曹操设下的!

他要是没点本事,怎么可能如此嚣张。

臧洪和王朗都混在太学的队伍中,他们非常好奇,曹操的底气究竟有几分几两。

“曹操的胸襟、气度,在鸿都门学中鹤立鸡群。”

“可要在经学中,和太学诸生一较高下,非常不明智。鸿都门学只通粗浅的经意,无法为曹操提供帮助。”

“反观太学诸生,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曹操淹死,更何况还有景兴在。”

臧洪的视线落在王朗身上,对他的学问非常有信心。

王朗可是杨赐的弟子,后来成就“王学”,在历史长河诸儒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有马日磾、郑玄两位大儒坐镇,太学诸生底气高涨。”

“曹操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王朗很不看好这一次挑战,觉得会演变成大儒的讲学。

曹操是司隶校尉,却玩起学问这一套,怎么可能是太学诸生的对手?

“孟德文博富赡,为一时之俊伟也。”

“京师年轻一辈,无出其右。”

马日磾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很期待曹操的表现。

“老夫听过曹操的事迹,熹平石经有他的功绩。”

“这样的人物,学问当然不会差。”

“只是他要挑战太学诸生,有点不自量力了。”

郑玄凝然端坐,他为太学诸生答疑时,发现了几个很不错的读书苗子。

只要好好培养,未来成就不在曹操之下。

他们联起手来发难,郑玄都要慎重对待,何况是曹操?

曹操袖袍鼓荡,信步上台后,向马日磾、郑玄施礼道:

“今日辩学,有劳二位先生主持。”

马日磾和郑玄都是笑呵呵地答应下来,示意曹操可以开始了。

曹操也没有客气,振臂一呼,一份帛书拓展开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用笔斩截,干脆利落。

中节遒缓,收锋雄峻。

诸生噤若寒蝉,倒吸一口凉气。

无论是立意,还是书法,都是逆天拔宇,堪称人间一绝。

曹操这个下马威,实在是无解!

太学诸生,根本挑不出毛病了。

他们读书,只为做官。

这是耳熏目染下,诸生的追求。

曹操截然不同,简单的四句话,充满了浩然正气。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真的是鸿都门学?

一群谄媚的卑劣之徒,怎么可能有如此的雄心壮志。

境界上的碾压,让太学诸生呼吸都变得急促,血液激荡。

曹操一瞬间,掌控了局势。

读书就为了当官?

这未免也太丑陋了。

因为官职上的分配,惹来太学诸生的不满。

他们还上街,打架斗殴。

什么时候读书人,变得这么粗俗了?

虽然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但绝不能这么赤裸裸。

要讲究高雅!

为生民立命,没有权势官位怎么行?

为万世开太平,怎么也得位极人臣,成为丞相、三公一样的高官吧?

意境微妙的差别,让曹操遥遥领先。

“曹操真是厉害,气势、局势完全扭转。鸿都门学擅书法,他就展示书法。”

“再凭此四句,凝聚浩然正气,无形之中又批判了太学诸生。”

“看看他们一个个羞愧的神色,真是有趣。”

臧洪看着热闹,心情舒畅。

郑玄皓首穷经,第一次在年轻人身上,感受到了书生的魅力。

为天地立心。

为往圣继绝学。

震耳发聩啊!

他要是有这样的学生继承衣钵,死而无憾了。

面对大儒的凝视,曹操从容沉静、渊博如海。

就这一点小场面,完全在他的掌控下。

太学诸生畏怯中,忽然有一人站了出来。

“在下王朗,师从司徒杨赐,请曹校尉赐教。”

王朗按捺不住,率先发难。

诸生议论纷纷,很显然听说过王朗的大名。

“王朗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想到这一次竟亲自下场辩难。”

“曹操有麻烦了,王朗的学问,不在经学博士之下。他博学多闻,校注儒家经典,很有名气。”

“曹操不弱,王朗更胜一筹,只是后者更欠缺运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