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小吃车引出的新想法
时间过得很快,中午他们刚吃完饭,吴全志就带着东西来了,而且来的不止他一个人,还带了另外两个人。
“您来的可够快的呀。”
王志勇赶紧起身招呼着他们。
“嘿嘿,这不是干活嘛,哪能让你们等那么久。这是我两个徒弟,带着来帮个忙,不收钱。”
好像生怕被拒绝一样,吴全志说的时候一边搓着手一边满脸憨笑。
王志勇看了他们一眼,三个人都有些拘谨,后面两个年轻人看起来也就十几岁的样子,正满脸忐忑又好奇的打量着他。
“这怎么行,一码归一码,该怎么算就怎么算。”
他不在乎那几块钱,同时也明白这段时间估计有些人家的日子不好过,
工厂效益不好,家里人口又多,父母两人双职工要么欠薪要么工资一降再降。
家里的孩子没工作,年龄又大了,一边是需要成家娶妻,一边却光吃老本却没有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想找个工作都不行。
吴全志能带他们出来主要是收了人家当徒弟让他们跟着学学,做师傅的就要负责一辈子,这是作为师傅的责任,起码得把技术给人家教出来。
他这么做也是冒了风险的,万一主家不高兴给赶出来,连他自己到时候也挣不到钱,毕竟会电焊的又不止他自己。
所以一进门就连忙解释这俩人不要钱,生怕别人误会。
只是没想到王志勇并不介意这些,无非是多两个人,干活还快点,总归俩人加起来几十块钱,他没必要斤斤计较。
“哎呦,不用不用在,这是我两个徒弟,跟着来学习学习,还干不了活。”
“没关系,俩人算一个,各拿一半报酬就好了,您也别客气了,帮我把东西做好点就行。”
“好说好说,绝对没问题,保证给您干的漂漂亮亮的!”
遇到王志勇这么好说话的人,吴全志心里感激大到不行,立马拍着胸脯就差立军令状了。
“那行,先进院子里吧,东西都在那呢。”
把人让进来,吴权志跟他带来的人,放下手里的东西,看了一眼院子里那两辆三轮车说道:
“就是这两个吧?”
“对,就是这俩,您按照我这张图上画的,你看能不能做一下?”
王志勇掏出自己的本子,指着上面的图跟对方说道:
“我看看啊。”
吴全志拿过本子,细细的看了起来。
“嗨,这个简单,很快就能弄好,您不就想要在这个三轮车上搭一个架子吗?我看这也不是特别麻烦。”
“那就行,那您现在开始弄?”
“没问题,您看着吧。”
吴全志答应一声,然后回身招呼着自己带来的两个人蹲在地上忙活起来。
王志勇看了一下,也没有在这边呆着,而是拿起本子开始记录需要购买的东西。。
“麻杆叔,这个您看一下,这几样东西,您看能不能去买回来?”
“啊,这……这有的字我不太认识啊。”
因为写的都是一些香料名字啊,还有一些中药材什么的,里面会有一些生僻字,所以王志勇忘记了对方可能不认识。
“没事您就拿给那个卖东西的,他们就能知道。”
“好勒,那就没问题了。”
麻杆接过那张记着东西的纸麻溜的朝外面跑去。
小吃摊,既然要开那肯定就要开的大点,起码小吃的种类要多。
除了农村集市上已经有的薯塔、炸火腿肠、狼牙土豆、炸鸡柳、骨肉相连,王志勇还打算再增加几个。
后世火遍大江南北的烤冷面啊煎饼果子啊什么的都不太合适,或者说他不会做。
像是臭豆腐啊章鱼小丸子铁板鱿鱼什么的他又做不了,因为压根就没有原材料。
剩下的能够选择的无非就是那几样。
炸鸡排算一个、鸡蛋堡可以试试、炸串,特别是卷饼炸串这个在这里特别流行。
卷饼炸串应该算是这里的当地特色,但是眼下还没有发展起来,为什么?因为油水太大了。
他记得自己当初上高中的时候才刚刚出现那种东西,
一个大油锅,旁边放着各种蔬菜肉类,那边还有个卷饼。
龙源这里的卷饼叫单饼,属于鲁地特色面食,跟后世煎饼啊吃烤鸭的春饼啊差不多,但都有各自的特色。
到时候你选择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选好以后丢到油锅里炸,炸透了拿出来抹上调料卷到饼里面拿着吃。
在当地被称为炸货,一口咬下去除了调料就是油,口味绝对够重,很受当地人喜欢。
不过也就那几年,家里油水还没多大才能吃得下去,到后来慢慢的吃的人也少了,主要是太油了。
不过眼下完全可以拿出来啊,这时候正是缺油水的时候,这玩意儿好吃,香,油大,绝对受欢迎。
除了这几样,凉皮也可以,不过现在是冬天,那玩意儿季节不太合适,回头再说。
对了,单纯小吃车的话可能功能上限制比较多,毕竟就那么小一辆车,能源目前只能用煤球炉子或者煤气罐。
设备什么的也很少,想要弄出太多的花样来基本上不太可能。
但是如果开店的话,那选择就多了啊。
先不说那么大一个店铺,地方足够,到时候完全可以在店铺旁边划出一块地方来专门做小吃啊?!
这么一想王志勇的思路立马打开了!
他原本买那个店的原因一个是投资地皮,另一个也是想开一个美食店。
说是美食店,其实就是快餐店,类似后世沙县小吃那种模式,主打底端市场,走平民路线。
主要是高端也搞不起来,现在别看手里都有点钱了,但是真要是敞开了花,没有个好的名头谁乐意进去?
就拿肯德基举例子,高端吗?顶多算是中端了不起了吧?
但就是这样又有几个能吃得起的?一个月去一趟都算是开洋荤见过世面的了,
可以尝试开一家小点的高端店走定位,但是绝对不能靠那个赚钱,太慢也太难,不确定因素太多。
除了这些,他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开一家食品机械工厂。
前世龙源县这里有好几个称号,
比如全亚洲最大的农用车生产基地,北汽农用车工厂就在这里,其中隐秘还要追溯到即将到任的新县领导那里。
再比如全国最大的食品机械生产基地,比如预制菜之乡等等。
这说明本地的基础条件足够,同时有这方面的优势才会发展出这样的产业布局。
那些改制分出去的国营厂通过不断的改变演化分裂再转变才会形成后来的格局。
而眼下,他靠着自己如果率先走这一步,别的不说,起码走在所有人前面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