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非常人贩》
1994年6月30日,一部好莱坞动作片《生死时速》,登陆港岛院线,取得4643万港币票房。
超越大哥成,在新春档上映的《醉拳2》,取得的4104万港币票房。
成为实时港岛年度票房榜冠军。
这两年,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威力,去年的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就在港岛豪取6223万港币票房。
不仅成为港岛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票房破6000万的电影,还是1993年实际上的港岛年度票房榜冠军。
比星爷的《唐伯虎点秋香》的4017万港币票房,足足多了2000多万港币。
让港岛普通观众,见识到了好莱坞顶级电影工业的水平。
港岛电影作为东方好莱坞,水平在亚洲范围内已经是顶尖的了,但是和好莱坞顶级工业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大哥成虽然凭借《世界宝藏》,成功杀进北美电影市场,但是《世界宝藏》的制作水平,在港岛电影圈,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仍然是大哥成最擅长的功夫喜剧片类型。
只是打斗场面,与好莱坞电影相比,具有一些新奇性,令北美电影观众感到有些新奇。
今年上映的《世界宝藏3》,票房成绩相比去年的第2部,下降了不少,最终全球票房只与第1部相当,只有2.5亿美刀左右。
显示出一些颓势。
不过,依然让哥伦比亚影业赚到了钱,所以第4部仍然顺利立项。
但是,连大哥成自己,对《世界宝藏4》,都没有太大信心了。
依靠港岛电影产业,《世界宝藏》系列电影的制作速度,远超好莱坞模式。
以往,在好莱坞电影市场,一部像《世界宝藏》这样的动作大片,整个立项、制作、上映过程,往往至少也要两年的时间。
大哥成却把《世界宝藏》的制作周期,缩短到了一年。
《世界宝藏》前三部,连续三年登上北美电影的暑期档,创造了好莱坞电影的一个历史。
已经正式立项的第4部,仍然计划在明年的暑期档上映。
大哥成现在正处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创作力旺盛,能够保证影片的质量,但是系列电影连续上映,不免让观众,产生一些审美疲劳。
就和港岛电影市场上一样,星爷的无厘头电影,经过前面几年的火热,进入到1994年,也出现降温的情况。
李阿杰的情况也是一样,声势衰落的速度,比星爷还要快。
李阿杰凭借与徐科合作的《黄飞鸿》三部曲,在港岛翻红,一度成为港岛影坛,“双周一成”之下,最红的男演员,超越了刘天王等人。
去年,李阿杰有两部电影,跻身港岛年度票房榜前十,与大哥成、星爷并肩而立。
但是今年,李阿杰先是在新春档,避开了发哥、大哥成、星爷、哥哥张的大乱战。
之后接连推出的《新少林五祖》、《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镖》,在港岛的票房,都没有超过2000万港币。
最高的《新少林五祖》,只有1938万港币的票房。
《精武英雄》的票房只有1478万港币,《中南海保镖》更是只收得1119万港币票房。
虽然靠着在宝岛电影市场的成功,依然让制片方大赚了一笔,但是与去年的声势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下滑。
尤其是《精武英雄》和《中南海保镖》,是李阿杰为了打破自己“只能拍古装片”的桎梏,特意选择的近现代背景。
这两部片子,在李阿杰的电影里,评价都不错,但是显然不太受港岛观众的认可。
李阿杰正是有鉴于这种情况,才主动找上赵方林,请他帮忙,运作去好莱坞发展。
赵方林前几个月,一直在思考,该为李阿杰的首部好莱坞电影,选择哪种类型的影片。
李阿杰虽然和大哥成一样,在好莱坞,都以功夫着称,不过,他的电影风格,和大哥成截然不同。
所以,为他选择的电影类型,也不能和大哥成的《世界宝藏》相同。
经过慎重的思考,赵方林最终选定《非常人贩》,作为李阿杰登陆好莱坞的试水之作。
赵方林为这部《非常人贩》,设定的制作费用,是3000万美刀。
超过了大哥成《世界宝藏》第一部的2000万美刀。
3000万美刀的制作费用,1500万用于电影拍摄,500万用于特效制作,1000万作为宣传费用。
李阿杰没有大哥成那样的自编自导的能力,所以赵方林还得为这部影片,挑选一位导演。
最终,选定徐科,作为《非常人贩》的导演。
赵方林以编剧的身份,亲自为影片撰写剧本,徐科导演,李阿杰主演,三巨头的水平,代表了港岛电影的最高水平。
就在《生死时速》,在港岛大肆收割的时候,《非常人贩》剧组成立。
《非常人贩》由邵氏电影公司,和李阿杰的正东电影公司,联合出品,不过并不是由港岛总公司出资,而是由设在好莱坞的子公司出资。
让这部《非常人贩》,成为一部血统纯正的好莱坞影片。
只是影片的主创人员,全部来自港岛。
赵方林是出品人兼编剧,李阿杰是监制兼主演,徐科只是工具人导演。
徐科之前与李阿杰合作拍摄《黄飞鸿》三部曲,闹了些不愉快,不过不耽误他们这次合作。
徐科在港岛电影圈,有“鬼才”之称,是目前的港岛影坛,最适合担任《非常人贩》导演的人。
赵方林选定《非常人贩》,做为李阿杰登陆好莱坞的试水之作,一定程度地受到了《生死时速》的影响。
《生死时速》讲的是,一位米国警探,在一辆被匪徒安装炸弹,行驶速度必须保持在50迈以上,才能保证炸弹不被引爆的大巴车上,发生的一系列惊险故事。
《非常人贩》的故事,虽然和《生死时速》没有什么之间联系,但是讲述的也是一个开车的故事。
李阿杰在影片中,饰演一位冷血出租车司机,业务是为黑帮运送货物。
这部影片,在原时空,由郭达·斯坦森主演,在2002年上映,为郭达·斯坦森打开了好莱坞市场。
现在,这部影片被赵方林提前拿出来,成为李阿杰登陆好莱坞的试水之作。
原版《非常人贩》,故事设定,发生在法国,现在被赵方林改为米国。
李阿杰饰演的角色李,设定为一位二代移民,因为东方面孔,在米国受到歧视,才选择从事这项非法工作。
角色设定,性格外冷内热,身手了得,喜欢独来独往,从业以来,恪守三大原则:
一,一旦接单就要干到底。
二,从不打听雇主的情况。
三,从不私自拆开运送的包裹。
正是因为一直恪守这样的原则,让主角成为业内最好的“送货员”,在雇主那里拥有良好声誉。
电影拍摄,当然不能这样波澜不惊。
《非常人贩》讲述的故事,是主角李,在一次任务过程中,偶然发现运送的货物,竟然是一名大活人,还是一个南美美女。
原来,女主角是一位南美毒枭的女儿,因为父亲与米国人产生矛盾纠纷,米国人就绑架了她,逼迫毒枭就范。
李不忍看到这么一个大美女,命丧歹徒之手,决定破例一次,不再恪守自己的职业原则,帮助女人逃走。
因此陷入米国黑帮,和南美毒枭之间的纷争,经历一系列艰难险阻,最终凭借一己之力,灭掉两方对手,也赢得美女放心。
单就故事而言,是一部正常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
原时空,原版《非常人贩》,虽然登陆北美院线,但是票房一般,北美票房只有2530万美刀,全球票房也只有4392万美刀,算不上成功。
赵方林当然不想重蹈原版的覆辙,不求大赚,至少不能赔本。
这部《非常人贩》的制片费用是3000万美刀,全球票房至少得到7000万美刀,才能收回成本。
对一部东方面孔主演的影片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李阿杰和徐科,都对这部影片的前景,没有太多信心。
3000万美刀制片成本,折合成港币,是2.34亿港币。
徐科作为港岛一线大导演,此前在港岛,执导的投资最大的影片,制片成本也不过两三千万港币。
现在制片成本足足是之前的十倍,身上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李阿杰在这部影片中的片酬,是100万美刀,比他现在在港岛的片酬400万港币,提升了将近一倍。
虽然和大哥成的1000万美刀片酬,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也相当不错了。
发哥去年尝试闯荡好莱坞,演了几个配角,片酬还不如在港岛拿得多呢。
不过,李阿杰并没有拿片酬,而是以片酬为投资,在这部电影中拿票房分红。
如果这部《非常人贩》票房失利,李阿杰不仅要梦断好莱坞,连片酬都要赔进去。
当然,李阿杰冒的风险,还是没有赵方林高。
毕竟,这部影片的3000万美刀制片成本,大部分都是赵方林拿出来的。
这笔钱,是赵方林从《世界宝藏1》中分到的票房分红,对他来说,也配得起。
但是,能不赔当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