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高科技产业
赵方林虽然没有专门出面邀请,但是整个华语歌坛,所有能挤出时间,来参加第一届华语劲歌金曲奖颁奖典礼的人,都来共襄此盛举。
陈丹尼参加完国家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也特意飞回来,参加典礼。
钱朝英当然联袂而至。
许关杰虽然已经在1992年,宣布退到歌坛,但是依然出现在颁奖典礼现场。
港岛歌坛第一代天王中的关正杰,早就隐退,并移居加拿大了,这一次也专门飞回来。
颁奖典礼前的红毯环节,成为各家歌迷连连看现场。
在港岛歌坛拥有名字的歌手,几乎全都出席,包括宝岛、内地的诸多歌手。
内地歌坛这个时候的发展,虽然相比于港岛歌坛、宝岛歌坛,略显劣势,但也有几名代表性歌手。
颁奖典礼在红磡体育馆举行。
在赵方林投建的屿山体育馆建成之前,红磡体育馆依然是港岛最重要的文体场馆。
tVb明珠台和音乐台,联袂对这场颁奖典礼,进行全程直播,包括了前面的红毯环节。
鹏城卫视没有直播红毯环节,只直播了颁奖典礼。
据权威机构统计,一共有超过5000万人,收看了第一届华语劲歌金曲奖颁奖典礼。
单就收看人数而言,已经超越了格莱美奖。
90年代的格莱美奖,平均收视人群,大约保持在3000万左右,在此之前,是世界范围内收视率最高的音乐颁奖礼。
刚刚创办的华语劲歌金曲奖颁奖典礼,虽然影响力还不能和格莱美奖相提并论,但是在收拾人数上,已经完成了超越。
尽管这项记录,不被欧美音乐界接受,但也足够华语音乐界自嗨了。
此时的内地、港岛、宝岛,普遍存在慕洋情绪,在面对欧美的时候,不论是那个行业,都会自觉低人一头。
虽然这一点在某些方面,是实际存在的事实,但是对赵方林这样的伪愤青而言,心中却不太接受。
因为,赵方林知道二十多年之后,华国在绝大部分领域,已经全面超越欧美。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米国的空气更加香甜的言论,是赵方林一贯鄙夷的。
这也是赵方林已经拥有了一些能力,却始终在港岛、宝岛、内地这片华国地盘运筹帷幄,没有去欧美闯荡,接着重生者的先知便利,攥取更多利益的原因。
不愿去做欧美的舔狗。
在港岛,哪怕事业发展会受到一些限制,成长的速度会慢一些,赵方林也有耐性,一步一步来。
就像现在,赵方林明知道互联网大潮即将到来,却只是把龙辉基金作为闲笔,放在硅谷,自己并没有在运营方面,投入太多精力。
主要精力仍然放在港岛,借这里的地利人和,默默地为华国互联网的发展,添砖加瓦。
港岛在原时空,只有一个金融中心的名头。
在内地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港岛的重要性会被削弱,因为那个时候,港岛无法再为内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港岛民众会产生一些心理落差,从而闹出一些乱子。
赵方林先提出,把港岛建设成为亚洲娱乐中心,就是要在金融之外,再为港岛的未来发展,增加一个支柱产业。
现在,赵方林又冒出一个想法:把港岛打造成为亚洲的互联网中心!
港岛虽然地狭人少,但是背靠内地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
港岛国际自由港的定位,让它在发展互联网上,敏感性要低一些。
就像赵方林投资建设的蜡嘴雀电子科技,虽然生产的只是最低端的视频解码芯片,但是如果要把厂址选在内地,难度要比建在港岛高很多。
互联网科技,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柱产业之一,重要性毋庸置疑。
这一次,赵方林要尝试着,把内地互联网上市募资的首选地,定在港岛。
如此一来,既能给港岛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添一把助力。
又能给港岛的经济发展,再添一项支柱产业。
互联网科技属于无烟工业,正适合港岛这样不适合轻重工业发展的地方。
再过两年,港岛政府会提出,把港岛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城市,重点扶持电子商务和软件开发行业。
港岛十大富豪排名前三的李超人家的二公子,会接着这股东风,顺势提出,在港岛建设数码港,打造属于港岛的硅谷。
但是,李二公子虽然是斯坦福的高材生,近距离观察过硅谷的生态建设,但是思维依然停留在陈旧的房地产行业。
最终,那个所谓的数码港,被他搞成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实际上仍然是在进行房地产开发。
港岛政府那个时候,刚刚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财政出现赤字,无力承担数码港的建设,只能把数码港交给李二公子操作。
李二公子接着数码港的名头,把自己的公司在港股上市,凭空创造出1000多亿港币的市值。
但是却没有为港岛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提供什么助力。
港岛目前,确实拥有建设高科技城市的优势。
港岛股市恒生指数,现在已经收复点关口,是世界范围内第二个万点股市,股市总资产超过了1万亿港币,正在稳步向2万亿挺进,不缺资金。
港岛大学、港岛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拥有一定的实力,可以为高科技行业,提供科研支持。
港岛作为世界自由港,开发的政策,也能吸引内地以及全球的高端人才。
万林游戏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游戏开发也属于互联网高科技领域,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
万林游戏一开始,是从英国高薪挖来几名游戏行业的高手,在港岛,利用这里的工资、人工优势,大量招募行业新手,以老带新,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之后,又在鹏城建设游戏开发中心,在内地招募计算机人才,人工工资的优势更大。
内地十几亿人口,各种人才应有尽有。
米国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少不了内地留学生的功劳。
港岛完全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吸引更多内地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为港岛高科技产业,添砖加瓦。
李家二公子没有超前的眼光,看不到互联网的未来,只能看到房地产的短期利益。
赵方林却没有他的局限性。
赵方林也有这份实力,率领港岛走向高科技发展路径。
实际上,龙辉基金已经在港岛大学、港岛科技大学,投资了几个高科技项目,已经在做风险投资的事情了。
高科技产业,不只是互联网科技,也包括了智能控制、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领域,市场前景非常宽广。
龙辉基金现在的一分投入,未来可能会收获百倍回报!
而且,有赵方林重生者的先知优势,能够尽可能地控制风险投资的风险,从一开始就选择更有市场前景,并且能够实现量产的项目。
赵方林就是要以身作则,改变港岛富豪投资方面的陈旧思维。
在此之前,老牌港岛富豪,基本上都会选择像房地产、物流、珠宝等实体经济领域,作为自己的投资方向。
这也是现在的港岛十大富豪中,只有赵方林一个人,属于娱乐产业,其他九人,都属于房地产行业的原因。
娱乐产业是赵方林的基本盘,这一点不会动摇。
互联网高科技产业,则是赵方林未来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放在这上面的精力,会越来越多。
第一届华语劲歌金曲奖颁奖典礼,在万众瞩目之下,成功落幕。
张天王获得“年度最佳男歌手”。
张天王在1995年,发行了三张专辑,两张国语一张粤语,其中国语专辑《真爱》,内地之外的全球销量,超过了1000万张。
这张专辑里的《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和《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传唱两岸三地。
张天王还在1995年8月份,开启了新一轮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开场就在红馆连唱34场。
在第一届华语劲歌金曲奖颁奖典礼举办之前,张天王这次世界巡回演唱会,已经走遍亚洲、澳洲、北美、欧洲多地。
在米国纽约的麦迪逊花园广场开唱,成为第一位在这里举办演唱会的亚洲歌手。
这场世界巡回演唱会的行程,仍在继续,在1996年接下来的时候,会走进内地。
这场“友学友世界巡回演唱会”总场次,高达100场,总观众人数超过了200万人次,创造了华人歌手巡回演唱会的记录!
1995年,正是张天王歌唱事业的巅峰期,获得“年度最佳男歌手”奖,实至名归。
获得“年度最佳女歌手”的,是王静文。
这两年,叶倩雯、林一莲的声势渐颓,王静文成为港岛声势最高的女歌手。
郑秀雯这两年的发展也不错,在梅安蒂减少演艺工作的情况下,她被冠以“小梅安蒂”的名头,成为港岛女歌手后起之秀中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