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章 去卖菜吧

当天晚上,杨盼就尝到了用空间井水和普通河水浇出来的青菜的区别。

用空间井水种出来的青菜特别清甜,而且特别鲜嫩。

只吃一口,杨妈就惊讶了,“咦?今晚的青菜怎么这么好吃?难道我们后院那片地已经改造好了吗?”

想到前阵子那些青菜瘦巴巴的模样,杨妈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们选择的这个地方,适合建屋子,却不适合种菜。

这两年,她可没少给那片地施肥,可就是肥不起来。

那么唯一的原因,就是大女儿这段时间给青菜浇了水,可是,不都是一样的河水吗?

“盼盼,你给这些菜浇了什么呀?”

杨盼自然是不认的,“就我爸挑回来的河水呀,可能是妈你这两年把地养好了吧?”

杨妈斜睨了女儿一眼,“你妈我有眼睛,那地养没养好的,我能看不见?”

杨盼讪笑,“呵呵,那我也不知道。”

杨盼不想让杨妈再纠结这个话题,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妈,你说若是拿这些菜去卖,会不会好卖?”

“谁家没种有菜,还花钱去买菜吃?”杨妈脑子没有转过来。

或者说,她大半辈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连县城都去得少,所以根本没想过外面的人要买菜吃这个问题。

所以杨盼一说,她就以为女儿说的是卖给村里人家。

杨巧脑子还是很灵活的,杨妈一说完,立刻明白自家姐姐说的是什么意思。

“妈,我姐的意思是去城里卖,那些城里人不种菜,就是一根葱都得掏钱买。”

“真的?”杨妈惊讶,“那一个月得花多少钱啊?”

这已经超出杨妈的认知了。

杨盼点头,“这是真的,我们班上家里在县城的同学,家里都是买菜吃的,妈,不如您去县城卖吧,县城领工资的人多。”

从杨家村到镇上和县城的距离都差不多,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去县城,说不定县城卖得更好,价格也能高一些。

心动不如行动,杨盼觉得明天正是好日子。

“妈,咱们明天就去吧,咱们吃了早餐就去,如果好卖的话,以后咱们家也能多一个进项。”

“可是不会被抓吗?”杨妈也有些心动,但是想到前些年的局势,就怕被人抓。

“妈你放心吧,肯定不会的,报纸早就说了,现在可以自由买卖,城里现在都有很多个体户了呢。”

杨盼在县城上学更加清楚现在的局势。

虽然票据还没有彻底消失,但是在县城用到票据的也少了。

街边、学校旁边更是很多开店的、摆摊卖零食的。

杨盼知道,再过不久,票据会在全国彻底消失。

杨盼也不怕会没有菜卖,自从发现那片浇了空间井水的青菜长得更好后,她就把后院所有的青菜都浇了空间井水,现在都长得水灵灵的。

最后,杨妈被杨盼给说动了,答应明天就去县城卖菜。

杨巧跃跃欲试,在杨妈答应下来的时候就举手表示自己也要去。

杨倩左看看大姐,右看看二姐,最后,也表示要跟着去县城。

杨妈大手一挥,“咱们一家都去,正好也快开学了,卖完菜顺便去扯些布给你们三个做一身新衣服。”

杨爸杨妈的衣服都是烂了就缝一缝、补一补,都找不出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

但是对三个女儿,杨妈却是咬咬牙,给每个都做了一些没有补丁的新衣服,她怕孩子们在学校因为穿着浑身补丁的衣服会被人嘲笑、欺负。

想到这样,杨盼觉得眼角热热的。

嗯,明天正好去书店看看,是不是可以投稿或者翻译,这样也能多赚一些钱,到时候给爸妈都换两身新衣服。

第二天一家人都早早起床了。

一家人吃了早餐,分工合作喂了鸡和猪,打扫了院子,才一起去后院摘菜。

摘下来的青菜一根根整整齐齐地码在箩筐里,正好两箩筐。

杨爸挑着箩筐走在前面,杨妈走在最后,锁好门,带着三个女儿跟在杨爸后面。

今天刚好是圩日,村里有牛的人家会赶着牛车等在村口,把去赶集的人拉去镇上和县城,赚些车费。

不过多数都是去镇上的,很少有去县城的。

杨盼一家人到村口的时候,正好有两辆牛车停在那里,其中一辆差不多坐满了人。

“杨盼妈,你们一家人都去赶集啊?”一个婆子盯着杨爸挑着的箩筐看,嘴里问着杨妈。

这人也是杨家人,杨盼姐妹三人得叫她一声“五奶奶”。

“和安这是挑什么好东西去卖啊?”

五奶奶说着,还想用手去翻箩筐上面的芭蕉叶。

小青菜摘下来后,为了保持新鲜,杨盼姐妹三人都用清水简单洗了一遍,又在上面盖上芭蕉叶,防止太阳出来后把水晒干。

杨妈眼疾手快地阻止了五奶奶的动作,“五婶,没什么好东西,不过是家里种的青菜而已。”

五婶明显不信,“你哄我呢,遮得这么严实还不让我看,肯定是好东西。”

因为五婶的话,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他们这里。

还有人起哄,“杨盼妈,你就让我们看看呗,我们还能抢你的不成?”

杨妈无奈,翻起芭蕉叶,“你们看,真的只是青菜而已。”

她并不是不想给大家看,也不是怕大家看到了都模仿她们家摘菜去卖,而是当时五婶那动作,要是真的让她去翻,说不定会把自家闺女摆得整齐的青菜弄乱。

芭蕉叶子掀开一角,里面的青菜露出来,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众人顿时都不感兴趣了,但是对于杨家挑着青菜去卖的行为赶到惊奇。

“杨盼妈,这家家户户都种青菜,谁会买啊?”

“这不是快开学了嘛,孩子们的学费还没凑齐,正好家里的青菜长得好,就想着去试试,要是卖得出去,正好给孩子攒点学费,若是卖不出去,那就挑回来喂猪喂鸡,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这倒也是,还是杨盼妈你脑子灵活。”

“这不都是穷闹得吗?”

应付完这些人,杨妈就问赶车的两位老人,“六叔、八叔,你们今天谁去县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