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章 稿费

此时的杨盼根本不知道,县城的人贩子根本没有被一网打尽,还是有漏网之鱼。

无知无觉的杨盼日子照常过着。

家里的花生收回来后,杨妈就不让几个女儿一起跟着下地了,每天都是她和杨爸两人去翻地,然后种上红薯和黄豆。

地上种好后,杨爸杨妈两人又忙着下田除草。

没有农药的时代,除草就只能依靠人工。

除了田里地里的活外,杨爸和杨妈还要学着做糕点,间或还要去县城卖菜卖鸡蛋。

现在的杨妈已经学会了做粗粮糕和红豆糕,所以夫妻两人去县城卖菜的时候,也会带着糕点去卖。

都卖得挺好。

现在除了地里的产出,家里也算有些进项,杨妈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些。

杨盼甚至还看到杨妈偷偷地翻看日历本,数着报社回信的日子。

当然,杨盼看到了也当没有看到。

她知道,整个家里除了她外,所有人对于她投稿的事情都很紧张,包括对她很有信心的杨巧。

好几次,在杨盼给两个妹妹补课的时候,都看到杨巧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模样,她就知道对方想说什么。

但是最后杨巧还是什么都没说。

杨盼:“……”

她是真的一点都不担心。

就算寄出去的稿子不被录用,不还有翻译呢嘛?

杨盼淡定地等着消息。

她本以为怎么也得等开学了才会有回信,没想到在八月二十号这天,就有邮递员进村了。

这一天,正好是赵明华离开村子去上大学的日子。

村里好多人家都去送行了,这毕竟是他们村子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

而且赵明华现在是村长的女婿,也算半个杨家人,不少和村长交好的人家,都不用村长开口,都主动到村口为赵明华送行。

杨荷花更是夸张,当着众人的面抱着赵明华哭的稀里哗啦的,那架势,仿佛赵明华离开后就回不来了似的。

当然,杨盼没有亲眼见到,是杨爸杨妈告诉她的。

赵明华读的学校就在本省的省城,没有火车直达,只有县里有汽车去省城。

从县里到省城距离不算远,但是坐汽车也要七八个小时,所以赵明华一大早就要起来赶路,正好与准备去县里卖菜卖糕点的杨爸杨妈遇到了。

杨爸杨妈就这么亲眼见证了杨荷花抱着赵明华痛哭流涕的场面。

“啧啧,没想到村长家的闺女脸皮这么厚,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都敢那么抱着男人,真是不要脸。”

杨妈一边说一边啧啧有声,那语气,可以说是十分不屑了。

“你在闺女面前胡乱说什么呢!”杨爸说道,不过语气很从心就是了。

“你懂什么,闺女就得多听些这些,才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杨妈没好气地朝杨爸翻了个白眼。

然后对三个闺女说道:“你们给我记住了,像杨荷花这样没脸没皮的事情可不能做知道吗?”

“知道了。”

“哎哟,你们没看见,当时那杨荷花的婆婆,赵明华他妈的那个脸色呀,黑的哟!我看……”

“好了,快别说了,咱们先看看闺女的信吧,看看人家是怎么说的。”

“对对对,瞧我这脑子,这么大的事怎么就忘了呢!”

杨妈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然后期盼地看着杨盼,“盼盼啊,快快快,快打开信看看,人家怎么说?录用了吗?”

回信和杨爸杨妈是先后到的。

杨盼才收到信件,还没来得及拆开呢,杨爸杨妈就回来了。

杨妈一回来就开始说起了早上出去时的见闻,杨盼都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自己收到信的消息呢。

还是杨爸看到女儿手里拿着的信,又联想到邮递员从家里离开,才想到这事的。

“妈您别急,我先看看。”

看杨妈不说了,杨盼才打开手里的信。

在打开信的过程中,杨爸杨妈、杨巧、杨倩,四个人八双眼睛都目光灼灼地盯着她……手里的信封。

被他们这么看着,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的杨盼也不由得紧张起来,撕开信封的动作都不由得郑重起来。

信封被撕开,杨盼拿出里面的东西,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汇款单。

“录用了!”

杨盼左手拿着汇款单,脸上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抬头看向杨妈。

“妈你看,一共是一百四十一块。”一边说,杨盼一边把汇款单递给杨妈。

杨妈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似乎不敢相信的模样,又问了一遍,“盼盼,你说这是多少钱?”

“一百四十一块。”杨巧快速回答。

她的脑袋正凑到杨妈身边,看着上面的汇款单,给杨妈解释,“妈这是汇款单,你看这里写着‘一百四十一’,正是一百四十一块,回头我姐去邮局出来,就是钱了。”

邮局就是邮政储蓄所,乡下人统称为邮局。

“真的?”杨妈简直不敢相信。

大闺女写文章的时候她看着了,不过一个下午的时间而已,居然就转了将近一百块!

杨妈觉得自己在做梦。

“他爸,你快掐我一下!”杨妈说。

杨爸照做。

“嘶!杨和安,你下手怎么这么重!”

“这不是你让我掐的吗?”杨爸一脸傻笑,然后说道,“她妈,快给我也看看。”

杨妈没给,“去去去,一边去,这是我闺女赚的钱,我还没看够呢!”

杨爸一脸委屈,“可是这也是我闺女。”

“没说不是你闺女,不过闺女这么聪明,很显然是随了我!”

杨妈一脸骄傲,虽然白了杨爸一眼,“就你这榆木脑袋,幸好孩子没随你,要是孩子随你,可一下子赚不来那么多钱。”

“是是是,随你,随你,你聪明。”杨爸好脾气地附和。

伴随着杨爸杨妈的拌嘴声,杨盼开始看信。

信上先是对她翻译的书籍的赞扬,并鼓励她多多翻译一些寄过去,只要通过,都会按时给她寄翻译费。

再就是说她写的稿子一印刷出来就很受欢迎,如果她后面还有稿子的话,还可以给他们寄过去,当然,如果能写长篇的话就更好了,千字的稿费还能更高些,若是销售情况好的话,可以给到千字十五甚至是千字二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