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1338章 谁敢抢走我的杨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锐到中午时间,才抽出时间与马乔利见面。

他身后的实验室里正在做三维结构的验证实验,一旦成功,就意味着他攻克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第三阶段,妥妥的又是一个诺奖级的成果。

而且,在87年的时间里,攻克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这份难度本身也是逆天的。

到了这个时候,杨锐已经感受到诺奖在向自己招手了。

同样振奋的还有谷强。他自知沾不到诺奖的边,但是,能够在一篇NCS级的期刊上再次署名,由此带来的荣誉是极其丰满的。

苏先凯、范振龙等人已经忍不住向杨锐道贺了。

杨锐亦是喜气洋洋的。

实验室全体都喜气洋洋的。

说起来,自从G蛋白偶联受体的晶体结构做出来以后,离子通道实验室在三维结构方面的投入是相当不少的,谷强固然是开启了天赋强运,但是,他的强运是开启在两个前提上的。

第一,离子通道实验室完成了第二阶段的晶体结构的研究,有了开展电子显微镜扫描的前提。

第二,杨锐确定了电子显微镜扫描之可行,然后孤注一掷的采用了电子显微镜扫描。

全球做G蛋白偶联受体三维结构的实验室也有一些个了,但它们没有一个能达到这两个条件。

就是有撞大运决定采用电子显微镜的实验室,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也远远不如杨锐。

在87年,电子显微镜还是很贵的,而杨锐在离子通道实验室草创时期,就已经采购了一台,后来又买了一台更好的,自然也就是更贵的,两份花费就得上百万美元。进入第三阶段以后,杨锐更是租用了一台更好更贵的,并配备了两个小组,专攻电子显微镜。

仪器的成本超过200万,通常意味着单次使用的成本也会高的离谱,实际上也是如此,为了应对如此清晰的电子显微镜,试剂的纯净度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每天上万元人民币和上千美元的投入亦是必不可少的。

这笔钱对于国际顶级实验室并不能说是高昂,但是,考虑到这仅仅只是一个项目的分支方向,那就有些过高了。

正常的实验室,在没有正式确定方向以前,是不会花费这么多钱在一条岔路上的。

科研的岔路太多了,同样是扫描G蛋白偶联受体,究竟是像当年玩弄DNA一样,搞晶体化之后再X光,还是用电子显微镜,又或者用核磁共振,再或者是用某种化学方式?

可供选择的路线如此之多,然而,这里可没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倒是花费巨万之后,碰到鬼打墙的多。

采用了电子显微镜之后,其本身遇到的问题也是很不少的。

要得到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就像是要得到一栋大厦的三维结构,电子显微镜的扫描不仅要得到轮廓,各种开口和电梯的位置,还要对内部有所猜测,这些内容,此前都是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的。

就最终结果来看,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起码能写成一大三小,共四篇论文。

四篇论文自然都是有资格上CNS的,只是深度和广度不同,未来的期许不同而已。

杨锐交给马乔利的是第一篇大论文,整体阐述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剩下的三篇就是分置各项了。

以正常的实验室进度来说,做一个类似的大项目,花费三四年时间者居多,若是两年就做出来,得四篇CNS级的论文,那就是大赚。若是四年做出来就不亏,更久的项目其实更常见,不过,算上边际效应,6年出4篇论文都是能忍的。

至于几个月就出4篇论文,还有一篇超豪华的大论文,这就属于杨锐的金手指光环的作用了,却是其他人比拟不了的。

“杨锐先生的心情很不错呀。”马乔利放下已显寡淡的茶水,瞅着杨锐过来,就连忙站了起来,与之前的态度大相径庭。

杨锐点点头,道:“最近的实验都很顺利。”

“恭喜。”

“谢谢。”

“杨锐先生……唉,这个称呼真是困难,听说您目前还在读书?”马乔利说着寒暄的话。瑞典人是不寒暄的,但在有必要的时候,瑞典人也可以学着外国人那样寒暄。

杨锐点点头,道:“我还没有拿到学士学位,过了暑假才是大四。”

马乔利的嘴角抽动两下,道:“我见过的科学家也不少了,但是,能达到您目前的科研水平的,没有一位是30岁以下的。”

“这算是发展中国家的红利吧。”杨锐淡淡的道:“中国的科学研究与经济都正在发展当中,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马乔利听着点头,倒是并无所谓杨锐说什么。

他观察着杨锐的表情,等杨锐说过,方道:“杨锐先生,我与同事们,刚才仔细阅读了您的论文,不得不说,非常精彩。”

杨锐瞅了一眼马乔利的黑眼圈,知道他一晚上没睡,笑笑道:“能得到瑞典科学家的称赞,我也就可以放心的投稿了。”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是否可以帮您推荐一家期刊社?”马乔利抓住机会,赶紧说话。

杨锐抬了抬眉毛,问:“您想推荐哪一家?”

“我与《自然》期刊社的加文·杰里米关系很好,如果您愿意投稿《自然》的话,我可以帮忙。”马乔利非常殷勤的做介绍,而这种事,科学家们通常是很少做的。

学术期刊的编辑对于是否刊登论文是有一定权力的,但是,越大的期刊社,编辑的决定权就越小。像是《自然》、《科学》这样的期刊,可以说是全球学者都会关心的,同行评审的范围也是非常广的,编辑本身的推荐都不一定有效,社外人的推荐就更弱了。

另一方面,像是杨锐这样的学者,之前在《自然》刊登过文章,自然也有熟悉的编辑,投稿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去拉关系了。

杨锐怀疑的看向马乔利,道:“我还没有决定在哪家期刊投稿。”

“当然,当然。”马乔利微微一笑,道:“但我推荐杰里米,并不是因为他在《自然》工作,更主要的是,他与我一样,都是瑞典人。”

“哦。”

“杰里米博士在诺贝尔奖事务中,能够发挥相当的影响力。”马乔利终于捅破了窗户纸,且道:“我与杰里米博士有多年的合作,我们的共同推荐,能够帮助您走上更大的舞台。杨锐先生,如果能让我们推荐您的这篇论文,将是我们的荣幸。”

他说的不卑不亢,也是练出来的手艺了。

而在内心里,马乔利亦有淡淡的傲娇。

但凡是有志于诺贝尔奖的学者,都很清楚在诺贝尔奖事务中,发挥影响力是多难得的事。

马乔利相信,杨锐就算不立即跪舔上来,也会展示出前倨后恭的模样的。

当然,马乔利会好好的安抚眼前的年轻人——他为了这一刻,已经准备了三十年了。

“马乔利博士。”杨锐的语气略显真诚了一些,道:“非常感谢您的青睐,但是,在宣传方面,我已经有了瑞典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