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向仁率先开口道:“殿下,我认为这件事其中有诈,那处罗可汗当初可是吞并了靺鞨等部落的人,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放弃。

他们对我们北方的州县可是虎视眈眈,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更何况如今正是冬季,还未开春。

突厥三座城池粮草足够,他们不可能就此罢手。”

三皇子点了点头。

“我也是这么觉得,如今北方三座城池都落入了他们手里,眼下正是他们进攻的最好时候。

但是现在他们说要退兵,无论如何我都不相信。

这几日让全军戒备,等待斥候的消息。”

向仁看到这情况,继续说道:“殿下,如今我们虽然占据下风,但只要不和突厥正面起冲突,也不是没有机会。

更何况如今朝廷正在征兵,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兵马支援过来。

那时候,突厥的粮草也消耗的差不多,必然会退兵。

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在这时候放弃。”

刘渊听到这话,也是点了点头。

虽然他的谋略不如两人,但形势他还是能看出来的。

眼下的情况确实没有偏向大夏这边,突厥无论是人数还是战力都比他们要强。

更何况如今突厥还占领了幽州城北方的三座城池。

这么好的机会,只要那处罗不是傻子,就不可能退兵。

“将军,我也认同向兄的话,这突厥肯定又在憋坏事,我们这时候必须要保持谨慎,以免突厥突然偷袭。”

三皇子轻轻点了点头。

“刘渊,你派人加大巡逻力度,务必要盯紧这三个城池的动静,尤其是同州。”

“是!”

等到刘渊出去之后,三皇子走到地图前,面色微皱。

向仁看到这情况,不由得出声问道:“殿下是在思索处罗可汗所行是为何事?”

三皇子点了点头。

“虽然我们赢了几场小规模战斗,但是突厥仍然是占据优势的一方。

所以我在想,他们这么做究竟是想干什么。

那处罗可汗明明知道我不会上当,但依然把这封信送来这里。”

说着,三皇子换换转过身。

“他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向仁听到这话,也是面色一滞。

因为三皇子说的话不错。

以处罗可汗的能力来看,必然是知道三皇子不会退兵的。

那他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那殿下认为处罗可汗的目的是什么?”

三皇子微微摇头。

“我若是知道,便不会站在这里了。”

……

上京城,皇宫,早朝之上。

所有文武百官正齐聚一堂。

此时,许多大臣朕跪倒在轩辕拓的面前。

其中以秦泰为首,户部右侍郎为辅,还有其他的官员。

“陛下,如今北方战事正打的不可开胶,百姓心中十分不安。

臣建议,尽早立下太子之位,以安抚众多百姓的民心啊。”

其他大臣也是纷纷开口。

“陛下,如今南北两方皆是受到外敌侵略,为了防止动摇国本,还是尽早立下太子,方能平定百姓。”

……

诸多大臣纷纷开口。

而几位皇子的脸色却是各不相同。

大皇子淡然一笑,但笑里藏刀。

二皇子则是一脸淡漠,仿佛这件事跟他没有关系一般。

这几个开口的大臣都是大皇子的人,是谁派他们去的还用多说吗?

四皇子则是紧贴着大皇子,一脸坏笑。

五皇子则是一脸平静,平静的能够滴出水来。

闻言,轩辕拓皱了皱眉头,同时也打量起了几位皇子。

这些大臣说的意见其实他早就考虑过了。

再加上如今突厥虎视眈眈,大夏正值危难之间。

若是再不立下太子的话,民心必然会动摇。

但他却依旧拿不定主意,因为实在是太难选择了。

眼前的这几位皇子各有优劣。

想到这里,轩辕拓不禁在几位皇子的身上又打量了一番,而后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候,三皇子的奏章传进了宫中。

“陛下,前线急奏。”

见此,轩辕拓心中大喜,接过奏章。

而后他缓缓打开。

当他看到三皇子守住幽州城的时候,心中登时一喜。

随后又看到宋同在斡科河堤坝大败突厥骑兵,轩辕拓心中更是大喜。

看完之后,轩辕拓已然笑得合不拢嘴。

大皇子看到这情况,心中忽然一紧。

这该死的奏章,偏偏这时候呈上来!

“好好好!”

轩辕拓缓缓站起身,面露笑意,而后长叹一声。

“老三不愧是我大夏的统帅,连续破敌三次,且并未消耗多少人马。

如此情况,倒也好选择一些。”

说罢,轩辕拓大手一挥。

“既然如今北方战事已经平息,传朕旨意,命老三速速回京,待到太子立下之后再返回也不迟。”

“父皇!”

听到这话,二皇子心中一紧。

“父皇,万万不可啊,如今北方突厥虽然被连续击退,但他们的兵马仍然是我们的数倍。

若是此事老三回来的话,那处罗可汗一旦得知此消息,必然大举进攻幽州城。

若是因为此事丢了幽州城的话,那便得不偿失了。”

“二哥?”

这时候,四皇子缓缓站了出来。

他走到二皇子的面前。

“你之所以不想让三哥回来,是因为怕他回来抢了你的东西吧?”

闻言,二皇子只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并未说话。

见此,大皇子也是附和道:“老二,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老三在边疆每天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为大夏抵挡突厥大军。

而如今父皇要立太子,你却不让他回来,这岂不是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你到底是何居心?”

闻言,一直沉默寡言六皇子也站了出来。

“父皇,我有五万兵马镇守通州,随时都能北上驰援。

即便是三皇兄回京之后,北方遭遇不测,我的军队也能第一时间北上,挡住突厥的大军。

如此一来,二皇兄便无需担忧了。”

听到几人一起开口,二皇子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他最后只能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的话,希望几位为自己说的话负责。

一旦北方有任何闪失,到时候可别推卸责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