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闻言,淡然一笑。
“饶是你说出花来,我也断然不会回去。
想必你此行是被下了死命令,所以才如此规劝于我。
放心,待你回去时我会亲笔书信一封交给父皇,我必然会保护你的安全。
只是此时再无商议的可能。”
说罢,三皇子大手一挥。
“来人,将其带下去,好生招待。”
那使者听到这话,心中悬着的一块巨石终于放下。
但他还想再劝劝三皇子。
“殿下,这……”
闻言,三皇子的面色微微一变。
“我说了,此事再无商议的可能。”
使者听到这话,只好作罢。
待到使者走后,帐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看向了三皇子。
惋惜,不甘,幸灾乐祸。
众人心思不一。
唯独向仁此时对三皇子肃然起敬。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皇子能做到这般。
为了家国领土,毅然决然的放弃太子之位。
因为以三皇子之前的作为,只要回到京城中,这太子之位十之八九会落入他的手中。
其他皇子虽然也不错,但像三皇子这般能文能武之人,不多。
更重要的事,如今三皇子深得民心。
有了百姓的支持,这太子之位更是十拿九稳。
但现在,他却为了阻止突厥进攻,放弃了大好的机会。
这就相当于将本属于自己的江山拱手送人。
光是这般气魄,便让人敬佩不已。
刘渊等人却是不理解。
如今处罗可汗已经宣布退兵,起码短时间内不会再犯大夏。
这时候正是最好的机会。
再者说了,即便没有三皇子在,他们守住幽州城十天半月还是没问题的。
不如先回京立下这太子之位,而后再来。
“将军,这……”
“住嘴!此事我已经决定,若是再敢议论,便军法处置。”
刘渊听到这话,仍然继续。
“就算是军法处置,我刘渊也要说。
将军,既然陛下如此看重你,那他心中必然已经打算将你立为太子。
将军你当初来军营历练,不正是为了这一天吗?
此时,机会便摆在将军的面前,只要回京,太子之位必然毫无悬念。
我等将士,虽然不如将军你,但守住幽州成还是没问题的。”
三皇子见此,长叹一声。
“那处罗可汗诡计多端,若是我离开,他必然会起兵南下。
先前光是先锋部队都让我们损失了将近千人。
若是突厥全军出动的话,我等实在是难以抵挡。
太子之位,我当然知道很重要。
但我想要当这太子,便是为了这大夏的百姓。
若是我离开的话,那与放弃这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何异?
此番行为岂不是与我的初心背道而驰?
当了太子,是为了百姓。
如今,阻挡突厥南下也是为了百姓。
我为何要舍近求远?”
闻言,众多将领以及向仁皆是呆滞在了原地。
因为三皇子说的这个话,他们毫无反驳的余地。
是啊,当了太子是为了百姓,如今留守幽州城也是为了百姓。
何必舍近求远。
听到这话,刘渊还向继续开口,但却被三皇子阻拦。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若是其他的皇兄弟得到了这太子之位,我将来必会受人牵制。
但我即便是夺得了这太子之位,便能安枕无忧吗?
难道就能保证其他人不会觊觎这太子之位吗?
更何况我一直镇守北疆,只要不回京城,就算他们想要牵制我,又能奈何?
或许,在这幽州城比那京城更安全也说不定呢?”
闻言,众人皆是愣了一下。
这话,好像确实有道理。
当今陛下是如何上位登基的,大家虽然并未明说,但心中也知道。
即便是夺得了这太子之位,也不一定就高枕无忧。
至此,所有人才沉默下来。
三皇子拍了拍刘渊的肩膀。
“你们都是我的部将,为我着想我能理解,但如今这太子之位如同烫手山芋。
此事,就不要再提了。”
刘渊听到这话,也只能点头答应。
随后三皇子看向向仁。
“向仁兄弟,你觉得呢?”
向仁面色尊敬道:“三皇子人中豪杰,自然有自己的道理。”
“好!”
三皇子大笑道:“我就喜欢向仁兄弟这种人。
我们继续谈论针对突厥的方案。
至于刘副将军你……先去打二十大棍吧。”
“啊?”
翌日,三皇子亲自书信一封,交给朝廷使者,让他回去复命。
……
京城,御书房之中。
此时,朝廷的使者已经回来复命。
他将三皇子的亲笔信颤颤巍巍的递给轩辕拓。
他心中只祈求三皇子说的话有用,否则的话,他今天是出不了这御书房的门了。
当然,轩辕拓的心中已经明白了三皇子的意思。
因为使者是一个人回来的。
他打开书信一看,面色愈发难看。
“荒唐!竟然连朕的旨意都敢违抗!这逆子是想做什么!”
听到这话,那使者直接瘫倒在地,浑身冷汗直冒。
他浑身一颤,急忙将头埋进胸口,不敢多说一句话。
因为现在轩辕拓正在暴怒之中。
轩辕拓猛地站起身。
“如今朕是想要将这大夏的江山交给他!他却弃社稷于不顾!非得守那幽州城!
难道这大夏的江山还不如那小小的幽州城有吸引力吗!”
轩辕拓的胸口不断起伏,面色涨红,显然是被气的不轻。
许久之后,他才平复好心情。
他低头看向那使者,缓缓开口道:“将老三说的话,一字不落的复述一遍。”
闻言,使者急忙开口。
将当日三皇子所言全部都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轩辕拓也是叹了口气。
“罢了,你先退下吧,朕要休息一会儿。”
听到这话,使者的眼前忽然一亮。
连忙磕了三个响头,急忙逃离御书房。
等到他跑出京城后,这才松了口气。
竟然没事!
御书房中,轩辕拓看着手中的书信,再次长叹一声。
他怎么不知道三皇子的意思。
但眼下所有的皇子中,唯有他一人深得民心。
若是立其他人为太子的话,那百姓必然不会同意。
眼下,唯有立老三为太子,才能安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