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升官有术 > 第612章 那把壶让陆皓明更加有了信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2章 那把壶让陆皓明更加有了信心

陆皓明走进休息室时,韩省长和刘副省长在一起交流。张立陪着陆皓明坐在进门的沙发上。

过了一会儿,两人谈完了,刘副省长招招手,叫他们坐过去。

两人走过去坐下,工作人员进来给他们送来茶水。

刘副省长说:“皓明,韩省长的意思是想去三禾看看,但是有三个要求,一是不扰民。二是不兴师动众。三是不报道。

总之,算是一个小范围的考察。因为水上舞台与星空秀都在晚上,你看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陆皓明略微沉思了一下,说道:“先看晚会。晚会的节目缩短至40分钟以内。晚上七点开始,那么八点半就可体验星空秀。

为安全起见,只通知淡水县委书记何勤奋作陪。晚会以排练节目为名,挑一些精彩节目的演出。目前景区没有正式开张,一般排练只有村民来观看,我们可以坐贵宾室。”

韩省长点点头,笑道:“这样安排比较妥当。那就下周由曹秘书与开来省长联系,提前一天再告诉你。”

刘副省长叮嘱道:“注意保密。到时,你和张立坐我的车。”

韩省长说:“那就这么定。”说完起身走了。

刘副省长也站了起来,对陆皓明说:“韩省长对今天的短片很满意,之所以小范围去看一看,就是想他自己看了之后,再向董书记汇报。”

大家走出休息室,分手回家。

上了车,小谷说:“我今天清理车子后尾厢,发现那把紫砂壶,你忘记拿回家了。”

陆皓明没吱声,一会儿才说:“那把壶仍然放你车上。下午上班,你打个电话给省文物局李志明到我办公室来。”

李志明是省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陆皓明想让李志明看看这壶的做工如何。

小谷送陆皓明到家。这从手机电话簿中找出李志明的电话,要他下午上班时赶到陆厅长办公室。

下午三点,车到厅里,小谷就从后尾厢的一个泡沫箱子里取了那把壶。跟着陆皓明进了办公室,把壶放在陆皓明的书桌上。

一会儿,李志明就进来了,喊道:“厅长好。”

陆皓明伸手道:“坐。”

小谷进来泡荼,退去,掩门。

陆皓明说:“你帮我看看这把壶。”

李志明坐下,拿起壶看起来。看了一阵,问道:“厅长,你这壶从哪里来的?”

陆皓明对这种专家型的干部很尊重,嘴角微微上扬,笑道:“先要问清是从哪里来的才鉴定吗?”

他的目光落在李志明身上,似乎在等待他的回答。

李志明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解释道:“厅长,紫砂壶有多种制作工艺,分别是泥片拍打、镶接、捏造和雕刻等。

每一种工艺都需要师傅们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

“泥片拍打是制作紫砂壶的第一步。师傅们会用特制的拍子将泥片拍打成长方形,然后将其切成所需的形状。

这个过程需要很高的技巧和耐心,因为泥片很容易变形或破裂。

“接下来是镶接。师傅们会用泥浆将泥片粘合成一个整体,然后用手指或工具将其捏成所需的形状。

这个过程需要很高的手指灵活性和创造力,因为紫砂壶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李志明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在演示给陆皓明看。

“然后是捏造。师傅们会用手指或工具将紫砂壶的细节部分捏出来,如壶嘴、壶盖、壶把等。

这个过程需要很高的技巧和耐心,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处理。

最后是雕刻。师傅们会用刀具或工具在紫砂壶上雕刻出各种图案和文字,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这个过程需要很高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上等壶的每一个图案和文字都需要有深刻的寓意和内涵。”

陆皓明听得入迷了,他仿佛看到了师傅们用心制作紫砂壶的场景,便问道:

“那么,这些制作工艺中,哪一种是最重要的呢?”

“厅长,我认为每一种制作工艺都很重要。因为每一种工艺都需要师傅们用心去做,才能制作出一把精美的紫砂壶。

如果其中任何一道工艺做得不好,都会影响到紫砂壶的质量和价值。”

陆皓明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是百分制的话,你给这把壶打多少分?”

“一百分。”

“为什么?”

“因为这把壶的工艺水平可打90分,但上面这股清泉刻画得非常好,加一分。最关键的是旁边的这句题识写得好,加九分。

陆皓明接过壶一看,上面刻着两句诗——钟期若懂我,不煮茶已沸。海生题。

毕竟是中文系的高材生,他马上明白了这两句诗的含义。

前面一句借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叹;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这两句诗合起来的意思是——如果有知音理解我,懂得我的心。这壶茶要煮吗,它早已沸腾了。

下面的【海生题】就是表明这不是抄前人的,是自己写的诗句。

陆皓明反问:“这两句诗确实不错,就可以加九分?”

李志明说:“厅长,这紫砂壶就是一种工匠活,其制作工艺有个尽头。

不是说大师制作的,其他人就一定制作不出。相同水准的大师,国内有一批,主要集中在江苏宜兴。

但一个工匠活总是有天花板的。比来比去,就只好在文化上下功夫。绝大多数的工匠师傅,偏偏文化程度不高。

不想事的就刻上【茶可清心】之类的俗套话。再高一个层次的就抄古人的诗句刻在上面。

而这个叫海生的人,这两句诗是他自己写的。一下就把这把壶的格调提上去了。好工艺,好品相,好诗句。集三者于一体,就是上乘之壶。”

陆皓明笑道:“文物专家,名不虚传,所以我请你来看看是选对人。”

“谢谢厅长鼓励。”

“你看了可以打一百分,我就放心了。是一位朋友送给厅里的。”

“送给厅里?”

陆皓明笑笑:“这是一个故事,以后你会知道的,谢谢你。”

李志明走后,陆皓明打了一个电话给南水县文化局向局长,问起魏海生的身世。

向局长说:“说来话长,他家祖上是江浙一带人,原来家资富有,祖上喜欢玩壶。后来渐渐衰落,从玩壶变成制壶。

即使是制壶,家里还是有读书风气,魏海生的父亲生前是我们县楹联协会主席,写得一手好字、好对联。”

“哦,那下次,我就以私人身份到老魏那儿转转,请你陪一陪。”

“好的,厅长,上次在车上我提了个请求,为我们县文化馆解决20万元经费,过几天我送报告上来。不知厅长这段时间在不在家。”

“寄上来就行。我说话算数。”

“我还是来一趟吧。”

陆皓明想了想:“来一趟……那你干脆把魏海生叫上,两人一起来。”

“好的,再次谢谢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