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合力把人埋好,夏樱把削好的木桩插在坟头。

此时天已经微亮了,她不敢耽误,对裴九说:“把你爹娘扶到马上,牵着马赶紧走。”

两个老人加起来有200多斤,马能驮动,让他们坐在马上至少能快点。

等几人出了山林,夏樱对裴九说:“这会儿天刚亮,估计消息还没传出来,到了镇上你先买两辆骡车。如果有人问的话,你就说要去采购原料,顺便把家里东西收拾好,我让安顺跟你一块去,你们尽量快一些。”

三人几乎小跑着牵着马向前追,这会天声微亮,蒙着面在路上被人碰到不合适。

跑了三刻钟后,赶上一行人。

夏樱看前面离青川镇不远了,于是叫停队伍,对几个女人说:“给你们一人十两银子,你们自行找出路,记住,别让官府抓住你们,不然就凭你们刚才杀人的举动就算不判秋后问斩,也会坐几十年牢的,拿着银子就近找庵堂待着,或者自卖自身都可以。别犯蠢就行…”

她说完后掏出四十两银子,让小杏把她们拉到路边树林里,把几人弄晕后,解开她们手上的绳子。又用树枝把她们盖起来,这才回到路上,众人脱下头套,穿上各自的衣服伪装成商队往青川镇走。

夏樱让安顺和裴九各赶了一头骡子走快些去城里搬东西,买骡车,把裴九他爹留下来,老爷子身上有伤不方便亮相,她们不进镇子,在镇外树林里隐蔽着等几人。

至于让裴九和他娘回去,是因为老太太要收拾东西,多个人手能快一点。

安平把之前在厨房里打包的东西拿出来让众人垫肚子。

夏樱快速吃完东西后对大家说:“趁这会先眯一下,等他们来了,除了让牲畜休息,咱们不会再停。”

休息了约摸半个时辰,夏樱率先起来去路边查看,这会儿已经辰时,不能再耽误了,得赶紧离开这里。

她等了一刻钟,正准备让众人赶着牲畜走时,就看到安顺和裴九驾着骡车过来了。

夏樱喊了一众人起来赶紧把牲口赶出来。

过来后没有寒暄,趁着这会路上人不多,赶紧把牲口身上比较惹眼的东西塞到骡车里。

又让裴九把他爹扶到骡车坐好,大家把东西归置好之后,夏樱进骡车打扮成男子,骑着马走在最前面。对一众人说:“大家加快速度,抓紧时间赶路。”

接下来就是急行军,一直走了三个多时辰,直到过了山阳县,牲畜们都不行了,夏樱找了处有水的地方,大家这才坐下休息。

安顺把自己早上在镇子里买的饼子,包子,点心拿出来让大家吃。

朱通吃着包子走过来问:“表妹,今天晚上怎么办?”

夏樱看了眼众人,知道大家一晚没休息白天又赶路,于是对大家说:“除了裴九他爹,剩下人轮番赶车,大家轮换着在车里休息。

咱们今晚顺着官道走,明天一定要回到庄子上,在这里多呆一刻就危险一分,本来我是想顺着山林走,但现在有两辆车在山林走不方便,所以咱们得加快速度,大家辛苦点,明天回去好好休息!到时候除了之前允诺给大家的银子外,我再给大家发赏金。”

众人:“没问题,老大,我们撑得住。”

见大家精气神还可以,夏樱才放心。

这次出来有惊无险,收获不小。从山匪那打劫的东西也不少,她粗略看了下,几乎啥啥都有。到时候给每人额外奖励些东西,以后再想0元购,大家肯定干劲更足。

她觉得自己来到古代后慢慢长歪跑偏了,但她没觉得不好,这样更刺激,尤其是看到那一帮人渣的所作所为后,她觉得自己这样很有必要,自己有一身力气和功夫,总不能就只在家里种地吧!偶尔也得以暴制暴,既然匪盗横行,官匪一家,那她有时出手也没什么不好吧。

胡思乱想时,半个时辰过去了,她站起来,众人见她起来了,也乖觉的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一行人风餐露宿,轮流休息,终于在第二天中午赶到安阳县,谢天谢地,顺利回到自己地盘了。

她叮嘱朱通和安平先到曲溪绕2号等她,她办完事马上回去。

两方人马分开后,她骑着马飞快赶到县衙,经过禀报后见到县令,她没跟段增多寒暄。

只说自己有急事找段志恒,问他平时跟家里是怎么联络的,有没有什么特快渠道把信送去京城?

段增见她着急,而且这副样子明显就是外出回来直接赶过来的,想来确有要事:“我们平日有紧急事情会用飞鸽传书。”

“那太好了,可否用一下你们的飞鸽,这事情还真慢不的?”

段增知道夏樱不是冒失的人, 也没耽误:“那行,你把纸条给我,我让人绑到鸽子上。”

夏樱:“不好意思,段大人,纸条还没写,能不能由我亲手绑?这个事比较重要,我担心消息泄露。”

段增一听更好奇了,但他是读圣贤书的,加上有段志恒的叮嘱,他不好揪住人细问,只得道:“那夏姑娘先在房间写纸条,我让人把鸽子准备好,一会由姑娘看着让下人亲自把纸条绑到鸽子上。”

夏樱一听,对段增很感激,人家是官,这么痛快,这是给她面子。

忙说:“那就有劳大人了,小女给大人添麻烦了,等时机成熟,小女自会告知大人是什么事!”

对夏樱的说法,段增不置可否,他点点头:“嗯,房里有笔墨,夏姑娘自用即可。”说完出去避嫌。

对此,夏樱觉得不愧是世家出身,就是有修养。

她飞快研墨写了张纸条,晾干卷好后出门,下人在外边说:“姑娘可是需要信鸽,请随奴婢来。”

“我去,大户人家就是好,瞧人家多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