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将门虎子明世宗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子时,戚继光出生在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州鲁桥镇(今属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上。[65]戚家原籍山东东牟(属今莱芜),因避元末战乱,六世祖戚祥举家迁徙到濠州定远昌义乡。戚祥后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在攻取云南的战斗中阵亡。朱元璋称帝后,时追念戚祥开国有功,授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今山东蓬莱)指挥佥事。自此,戚家一直在登州任职。[71]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刚毅好学,有军事才能,先后出任过山东备倭军事都指挥、大宁(今河北保定)都指挥使及神机营副将等职。戚景通五十六岁时才得一子,故对戚继光要求相当严格。他不仅悉心教导读书识字、传授武艺,还常常灌输一些保国安民、为人处世的道理。尽管戚家出身将门,但家境十分清苦。戚继光十岁时父亲回籍奉养祖母,更是艰辛。在这种家庭氛围熏陶下,戚继光自小就喜欢“弄捭阖,多权奇”,少年时代即已“通文史经义”。[71]崭露头角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景通病重,自知将不久于世,就让戚继光迅速赴京办理袭职手续,但尚未等到戚继光回家,他就去世了。这样,年仅十七岁的戚继光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职,开始了长达四十五年的戎马生涯。[6][71]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十九岁的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经过清理整顿,颇收成效。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题了一首名为《韬钤深处》的诗,诗中最后两句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出他要为国为民奋斗一生的远大抱负。[7][71]共2张连环画中的戚继光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开始的五年中,戚继光每年一次率领登州卫兵家子弟前往蓟州戍边,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来在回忆起这段特殊经历时,戚继光曾说:“(吾)弱冠自奋,部署六郡良家备胡,稍习北鄙利弊。”可见此行这对于他后来的影响。在此期间,戚继光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月考中山东乡试的武举。次年九月到京师会试时,恰逢庚戌之变爆发,鞑靼军自古北口直抵北京城下,明廷慌忙筹划保卫京师。戚继光于是“条上便宜,部当其议”,被任命为守卫京师九门的总旗牌官。尽管没有考中这次会试,但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已显露出来。此后,兵科给事中王德等人看到戚继光“青年而资性敏慧,壮志而骑射优长”,都上疏推荐他。[71]初战倭寇御倭山东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六月,戚继光进官署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共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袭扰。[8]当时各卫所由于年久失修,残破不堪,而且军卒逃亡严重,所剩都是些老弱残兵,纪律松弛,缺乏训练,根本不能打仗。戚继光决心“振饬营伍,整刷卫所”。一天,戚继光的母舅(也是他的部下)仗着自己是长辈,不肯听其调遣。戚继光当众按有关的营规责罚了母舅。到了晚上,他又以外甥的身份脱冠向母舅表示歉意,使母舅心服口服。部属将士们目睹了戚继光的执法如山,不徇私情,都有所震动,从而使以前散漫的状况大有改观。这样,戚继光不仅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而且也使山东的海防得到了巩固。[71]镇守三郡嘉靖中叶以后,东南沿海一带的倭患愈演愈烈,尤其是浙江、福建两省,由于官兵征剿不力,倭寇出没无常,如人无人之境,甚至出现数万明军被倭寇“以矛走之”的情况。沿海百姓对此感到十分恐慌,朝廷亦颇为担忧。[71]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七月,戚继光被调往东南,任浙江都司佥事,管理当地屯政。他多次为总督胡宗宪谋划御倭,深得胡宗宪的赏识。在胡宗宪的一再请求下,次年(1556年)七月世宗升任戚继光为参将,负责防守倭寇出没频繁的钱塘江以东地区,即宁波、绍兴、台州一带。[9]二十九岁的戚继光得到了实现“海波平”理想的机会。[71]共9张各类戚继光塑像戚继光上任不到一月,就有一股八百余名的倭寇进犯浙中门户龙山所(位于今浙江镇海)。明廷调集了数千军士防守,倭寇兵分三路突入明军各部。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明军,竟抵挡不住,纷纷溃退。直到新上任的戚继光奋不顾身地射死了三个为首的倭寇头目时,倭军才后退。[71]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月,倭寇再次进犯。在浙江巡抚阮鹗的亲自督领下,戚继光、俞大猷和台州知府谭纶首次协同作战,连败倭寇。但由于冒险轻进,明军又无纪律约束,差点全军覆没。[71]训练浙士以上几次战斗,加上以前其他将领的抗倭战斗,使戚继光深深地感到,旧军队缺乏严格的训练,士兵素质差,战斗力不强,军纪松弛;若不另行组建和训练一支新军,就根本无法抵御武器精良、剽悍勇狠的倭寇。这年冬,戚继光起草了《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首次向上司提出了创立兵营,然后选兵、练兵的建议。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二月,戚继光再次向上司递交了《练兵议》。当时,左右认为这“自有督抚主持且从来未闻”,嘲笑他多管闲事。在《练兵议》中,戚继光分析了明军难以与倭匹敌的原因,要求“得浙士三千,亲行训练。比及三年,足堪御敌,可省客兵岁费数倍矣”。胡宗宪以前曾练兵,但毫无成效。这次他读了戚继光的建议后,尽管心中不悦,但他相信戚继光的卓越能力,还是勉强同意了;阮锷看后,则对此大加赞赏。这年冬季,阮锷从另部拨了三千绍兴士兵归戚继光训练。不出一月,舟山一带倭患大有减轻。[71]岑港之战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