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梨花满地不见影 > 第122章 水灾真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知道了第二次发大水的真相,所有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个真相暂时不能透露出去,可赵君诚又想借此机会能够再夺回上官家的权势。

“他们当初可以嫁祸他人,那我们也可以拉人垫背啊!”萧怜卿提出一个建议。

“不错殿下,以彼之道还之彼身。”陆云飞也附和道。

“这个府衙摆明了就是上官家的人,既然不能直接拿他们开刀,那就杀鸡儆猴吧!”

他们说的这些,赵君诚自己也想到了,但这件事要合计起来却又不是那么简单的。

一旦这里的衙差出了大事,燕都那里就会派人过来详查,到时候依旧会惊动那些人,这样不止抓不到幕后的人,又会有人被拉出来垫背。

“到时候事情闹大了,朝廷派人过来,他们就会有所准备到时就会功亏一篑。”赵君诚把担忧说给他们听。

“殿下担忧的事我也想过,不若把治水的事和府衙贪污的事结合在一起,我们还要好好查一查救灾款的去向,只要是冲着这些去的,那些人只会想办法将所有罪证都加在府衙身上的。”

萧怜卿这些天也没少在想主意,也想到了这些可能,左思右想唯有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才能既惩戒了上官君撷和上官家又能不打草惊蛇城外的那些。

“这法子是好,但终究还是知县顶下所有罪状,上官君撷已然是庶民,父皇也已经不太想继续惩戒他了。”

元惠帝再不爱但上官君撷依旧是他的骨肉,这是怎么改姓都不可能改掉身上流的血的。

“要是能有当初的人证或者物证在就好了。”萧怜卿有些泄气地说道。

“也不是没有,宋主簿不是还有家人在世,无故顶了个罪,怎么会没有人想要查明真相呢?”赵君诚若有所思地想着一个人。

“宋主簿的家人?”

萧怜卿不禁在分析这个已经死去的宋主簿还能有什么家人为他到处寻找证据,证明他的清白呢?

但是越往后想她脑海里的一个人影就开始显现了出来,这个人自己也见过的,空谷幽兰的气质,一双桃花眼漂亮却又总是带着忧伤,明明活生生站在那里却给人一种随时随地会消失不见的感觉。

“宋主簿...娄县...宋...宋幽兰?”

她有些震惊地看着赵君诚,企图得到他的否定,可惜赵君诚对她点了点头。

“她是宋主簿的女儿?”

“不错。”

“所以,她待在上官君撷的身边其实是为了报仇?”

“没错,我当时查到这条线索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她了。所以,我把她送到了上官君撷的身边。”

赵君诚毫无保留地将这些说给她听,或许她会生气,但也总比将来她从别人嘴里听到这些要好得多。

“殿下为何要这么做?这太危险了!”她有些激动又有些质问。

“我是在靠近娄县的一个小城镇救下她的,她那时因为进了妓院被人糟蹋一心求死,即便救下她也是执意要去黄泉见她的父亲。唯有复仇才能阻止她求死,怜卿我们不是她,不知道她的痛苦,这是唯一能让她活下去的办法。”

他在查到宋幽兰这个人之后,就派陆云飞去找了,当时救下她的是陆云飞,回信给自己后,便立刻赶到小城镇那里。

没了家,没了亲人,还被卖进妓院失了清白,对于宋幽兰而言这都是致命的打击,自己又想利用水灾打压上官君撷。

所以便告诉她可以送她去上官君撷的身边帮她报仇,这才让她打消了自尽的念头。

“这也难怪那时幽兰姐姐怎么也不肯和我们一起走,还说有一件比命还重要的事情要做。”

宋幽兰当时那种赴死的决绝和眼神,她终于明白了。这是抱着杀不死便自裁的决定留在上官君撷的身边。

“那就更要保护好幽兰姐姐才是,她的日子实在太苦了,我不想她的手上再沾血,尤其还是那种恶心的血。”

如果不是这次来娄县,恐怕自己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宋幽兰的苦,她可以为了那些孩子豁出去,那自己也可以为了她豁出去。

“你想替她报仇?”她心中的想法赵君诚很快就能猜到。

“报仇最好的方式便是亲手杀了仇人,可那样之后她就会没了活下去的理由,幽兰姐姐这么好的人不该是如此结局。她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才是,不该为了如此烂人葬送自己的一生。”

萧怜卿早就把宋幽兰当成自己的姐妹看待,既然姐妹有难怎么可以不帮忙呢!

原本想要利用宋幽兰将上官君撷彻底拉下马的,但若是萧怜卿不同意,自己也不能强制出手。

“殿下,我们先从救灾款开始查起吧!银子拨下来这么久了,可这娄县看着完全不像是返修过的模样,只怕是被吞了。”

找人扮鬼吓人一是为了城外的东西,二则便是不像人知道快两年过去了,娄县居然还是水灾后的样子。

只要能证明救灾款被吞,就能将此消息传回燕都,这样元惠帝势必会派人来娄县彻查,届时再顺势盘查当初发生水灾时,所有官员负责项目,就能牵扯出水灾的真相了。

第二日,赵君诚带着人来到府衙,府衙尹大人着急忙慌地出来接驾,太子巡防娄县他是一点风声也没得到。

“太子殿下驾临娄县,不知有何贵干?”尹大人跪在地上,说话的语气却又气息不稳。

“这次来是查探娄县灾后的建设的,朝廷拨下的救灾款有没有物尽其用。”赵君诚说完刮了尹大人一眼。

“有!朝廷拨下来的救灾款怎么会不用在重建上呢!殿...殿下可以...可以去查账簿啊!”

尹大人不自觉的提高说话的声音,说话都语无伦次起来,抬头与赵君诚对视了一眼后又突然眼神看向一旁头低了下去,脸色还有些涨红。

看他这样子便知道是心虚了,除非是绝对的清官或者已经将账簿做了手脚,否则没有哪一个官员敢坦坦荡荡地允许别人查账簿的。

“我不过是问问,尹大人慌什么?”赵君诚似笑非笑地问道。

“没,没,下官没有慌,只是这小地方头一次接待太子殿下有些紧张罢了。”

尹大人尴尬地笑起来,汗早已顺着脸颊流下来。

“我这次来的路上听到不少趣事,说娄县每晚都会闹鬼,这是怎么回事?”

“哦!这事啊!许是发大水死过人的关系,每晚都会有水鬼出来,不少乡民因这事都搬走了,我也找过道士做过法,但依旧还是无用,许是太过思乡了才如此的吧!”

尹大人眼睛都不带眨一下地编着瞎话,但这一本正经的样子却把萧怜卿给逗笑了。

“做官的居然会相信神鬼这等东西,若真相信这些那就该明白他们是为何每晚出没了,他们不过是有冤屈想要申诉罢了。”

真是可笑,一个做官的不为百姓调查真相反而相信这些无中生有的东西,吓得百姓们有家不回只得四处躲藏。

“你是什么东西?这儿哪有你插嘴的份!”

不知道是不是说中了什么,尹大人气得站起来指着萧怜卿质问。

“啪!”

“她是我的妻,你是什么东西敢拿手指着她!”

赵君诚一耳光直接反手甩了上去,当着他的面说萧怜卿怕是不想活了。

“殿下恕罪,太子妃恕罪!下官有眼无珠不知是太子妃,下官知错了。”尹大人捂着脸跪在地上求饶。

“我不是太子妃,是良娣。”

不想将来惹人误会,萧怜卿还是出言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身份。说完还用胳膊狠狠抵了一下赵君诚,白了他一眼。

“是,是,下官记住了。”

“这里不宜商谈,去尹大人的府上吧!”

赵君诚没空理会他的有眼无珠,直接提出要去他的府上,救灾款有没有被吞,看一眼他的府邸就一清二楚了。

众人随着尹大人去了他的府邸,刚踏进去就感觉到了一种格格不入。

三进三出的大宅子门口用的灯笼都是用上等的宣纸做成的,门把手是纯金打造,修剪精良的草木和直接移植过来的稀有花,下人们的穿着打扮也都是广绫做的。

这可不是一个小县城的府衙大人该有的条件,更别说上的茶果点心都是只有在燕都才能看得到的。只怕他私下与燕都的人一直有往来,而且那人身份不简单。

“大人与我说说救灾款下来了,怎么娄县还是一如水灾后的样子?”

看完府邸已经很清楚救灾款的去处,已经外头人所说的都是事实,尹大人贪污救灾款还搜刮民脂民膏。

“这...这...这是因为...那时候水灾造成大批人死伤,救灾款下来后分发给了乡民,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老弱妇孺,他们...他们实在没有办法重新修剪房屋。下官手下人手不足,加上闹鬼这些,所以重建的事便一直一拖再拖了。”

他给出的理由让人没有办法反驳合情合理,但细细分析就会知道,根本经不起盘问。

“既然人手不足,那为何不上报?朝廷当时可是备了不少人手,就是为了以防不时之需的。”

“再者,就算他们是老弱妇孺没有修建房屋的能力,那又为何个个看上去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的样子。”

“乡民们的日子过得如此不好,你的府邸倒是修缮得不错啊!连茶都是只有燕都才有的紫笋茶,瓜果点心更是不用说了。”

“你说你请了道士作法,那为何我连一道符咒也没看到?”

几个问题问得尹大人一句也回答不出,他不停地用衣袖擦汗,腿不自觉地抖动。

“下...下官...”

“你背后的人是谁我清楚,你们城外做的那些我也清楚,是现在自己招了还是我让父皇派人来彻查,这两者的下场可是不一样的。”

赵君诚喝了口茶徐徐说道,他悠然自得地看着面前已经濒临崩溃的尹大人。

“说...下官什么都说!”

原来去年第一次大水并不严重,宋主簿接手后就已经很好的抑制住了水势,谁想到上官君撷因为担心城外的那些,跑来娄县指手画脚的。

他把宋主簿安排的治水方式全部否决了,因为他的办法是把水引向城外,于是他把宋主簿赶去守城门,当晚又下起了大雨,之前的水还没有完全退去,新的雨水又进来,致使第二次大水异常凶猛。

事发之后,上官君撷得到当时的御史台监察御史出谋划策,让他将所有的事全部推给宋主簿身上,又杀了宋主簿身边的人以及知晓此事的所有娄县官员。

活下来的全是上官家安排的人,他们就这样不露痕迹地让宋主簿担下所有罪责,被斩首家人流放发卖,一辈子以罪奴的身份苟活于世。

“真是岂有此理!你们这些奸臣小人把百姓的利益和性命置于何处?”萧怜卿听完忍不住站起来指责尹大人。

赵君诚早已握紧拳头脸色铁青地死死盯着尹大人,这眼神好似要活吞了他一样。

若不能彻底铲除上官家的势力,待他日自己登基就会如先帝一般成为傀儡皇帝,一辈子只能任人摆布。

他的父皇孩童时期就委身在前皇后手下,先帝的发妻被上官家逼死,他不要自己的爱人孩子都因为他们丧命委身于他人身下,这种事情决不能再发生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