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胎满月后,苏宁也出了月子,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整个人轻松多了。
房间里,安京墨站在妻子身后帮她擦头发,低头就能瞧见被奶团子叼住的那一抹莹白,他喉咙滚动,耳尖泛红,不敢再看。
苏宁感受到某人动作缓慢,转头一看,微微一愣,嗔了他一眼。
喂饱了儿子喂女儿,两个孩子没有特意取小名,平时就大宝小宝叫着,偶尔也叫小谦和忧忧。
都说刚出生的孩子,一天一个样,眼瞅着两个奶娃娃越长越好看,跟个奶团子似的,让人瞧着恨不得咬一口。
苏宁就经常“欺负”两个小家伙,超级喜欢捏他们的胳膊和腿,时不时还捏捏小脸蛋,软乎乎的,跟白面馒头似的。
自从家里添了人,黑白两只更听话了,还能帮忙带孩子,龙凤胎一有动静,准有一只会跑去喊人。
没多久,安京墨要去上班了,苏宁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幸好龙凤胎不是那种高需求宝宝,加上有黑白两只帮忙,不然她一个人肯定照顾不过来。
半年后,苏宁重回单位,顺便把龙凤胎也带去了,就放在公安局旁边的育红班里,里面有专门的人照看,安全有保障,中午吃饭时,苏宁还可以去看看孩子们。
在这之前,她已经给龙凤胎断了奶,现在俩孩子都喝奶粉,不需要她着急忙慌赶去喂奶。
这天刚下班,苏宁在公安局门口看到了熟人。
大队长也是好心,特意跑这一趟,逗弄了一会儿龙凤胎,他这才开口道。
“宁丫头,你那大伯……哎,不对,不是大伯了,就是苏大江两口子出来了。”
苏宁惊讶了一瞬,“时间过的真快。”都十年了。
“可不是。”大队长也是一阵感叹,随后接着说,“苏大江和孙翠凤不是个安分的,特别是孙翠凤,一听说苏云被苏雷两兄弟“嫁”到了大山里,当场就晕了过去。”
苏宁……看不出来,这女人对她那女儿还有几分真心。
大队长:“孙翠凤醒了后就要去大山里看苏云,苏大江拦着不让,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孙翠凤在家大吵大闹,被苏雷和苏雨两人的媳妇联手镇压了。”
那两个女同志也不是善茬,一个比一个泼辣,把苏雷两兄弟管的死死的。
苏雷前头媳妇生的那个孩子更是没好日子过,连件好衣服都穿不上,吃不饱是常有的事。
“那孩子还跑去找他亲妈了,可惜他亲妈后面又生了仨孩子,根本顾不上他,能给她口吃的都要担心被婆婆骂。”
大队长唏嘘不已,自从前两年苏老婆子走了,苏雷和苏雨娶了媳妇,苏老头就没怎么出现在村子里,听说那个家里的家务都交给苏老头,连两个孙媳妇的换下来的衣服都要他洗,一家子混不吝。
“我这次过来,是想跟你说,孙翠凤一直想来城里找你,我估摸着肯定是没好事,就让我侄子拦着没给她开介绍信。”
如今的大队长是他侄子,是他一手培养的。
那婆娘还以为宁丫头像以前一样好欺负呢!大队长冷哼一声。
苏宁连忙道谢,拉着人回家招待一番。
陈有祥这是第一次来苏宁家里,以前都是直接苏公安局找人。
“你这房子不错,比筒子楼要好。”
这左右两边加起来有四间可以住人的房,跟乡下差不多了,挺宽敞的。
看到有客人来了,安京墨出了打了声招呼,回到厨房加了两个菜。
一桌子的菜,让陈有祥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席间,安京墨陪着喝了点酒,两人相谈甚欢。
吃完饭,苏宁突然问起了知青们的情况。
大队长不疑有他,“这几年来来去去,知青点总共有十一个知青,我估摸着这些知青得在乡下待挺多年。”有可能就留在这了。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
“家里有门路的,让孩子待两三年就找门路把人调回去了,就像上个月就走了一个姓王的小伙子,叫什么来着,哦对了,王向安。”
“这小伙子人品不错,性格也好,咱们大队婆婆妈妈都喜欢他,想让他当女婿的还不少,不过他挺听他妈的话,说是找媳妇要经过他妈的同意。”
苏宁:……万同志还挺有能耐。
把人送到车站,安京墨透露了个消息,药房那边招一个临时工,可以转正的那种,要有耐心,至少初中毕业。
陈有祥一听,立刻反应过来,连连道谢,随后道,“安同志放心,苏家大房那一家子绝对不会来城里打扰你们。”
安京墨勾了勾唇,“三天后,您把人带到药房那边。”
陈有祥满脸喜意,笑了一路,惹得公车上的人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回到家,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一家子高兴得合不拢嘴,最后经过全家商量后决定,把这个机会给大孙子陈晓东,这小子今年十六岁,正好初中毕业,符合条件。
不过陈晓冬上班后,每个月要往家里交三分之二的工资。
陈晓冬当然乐意,忙不迭同意。
得到好处,陈有祥一家子更加用心盯着苏家大房的人,就连现任大队长知道大伯给家里弄回一个工作后,都开始有意无意关注苏大江一家子。
就想着哪天孙翠凤那婆娘能再犯个错,他再把人抓住,到时候也给家里弄个工作,他要求不高,临时工就行。
可惜事与愿违,孙翠凤忙着和两个儿媳妇打架对骂,连着几次开介绍信被拒绝,她便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对付儿媳妇身上,直接把苏宁给忘在了脑后。
弹指一挥间,1977年10月21日,高考恢复,举国欢呼。
也是在这一年,苏宁调到了市里。
妇唱夫随,安京墨携龙凤胎跟上。
78年年底,改革开放,自这时候起,个体户如春笋般冒出来。
安老爷子隔三差五打电话过来,想要龙凤胎去京都陪他,苏宁让安京墨送两个孩子过去,夫妻俩也正好过段二人世界。
其实苏宁也想尽快调去京都,她知道丈夫已经离家多年,对亲人肯定是想念的。
最终,靠着金手指,苏宁一连破了几件跨省大案,成功带着丈夫孩子调到了京都。
这年,她刚满四十岁。
也是这一年,苏宁第一次见到公公婆婆,婆媳会面很和谐,没有吵闹和争执,大家都是讲理的文明人。
不过,虽然没矛盾,但苏宁还是不打算和长辈住一起,她喜欢自由。
苏宁也没想离婆家人太远,房子就买在离公婆家不到三百米的位置。
那座四合院是三进的,带着后花园,有个大池塘,苏宁很喜欢。
当然,苏宁不止想买一座四合院,她想给儿子女儿各买了一座两进的。
家里的钱肯定是不够的,没要长辈们补贴,夫妻俩在家捣鼓了几种药品,都是中草药制成的,药厂开起来后,收入与日俱增。
有了钱,地皮买起来。
药厂步入正轨后,考虑到苏宁工作忙,安京墨便找了发小帮忙看着,自己跑去开了间中医馆,和安老爷子分开坐诊。
祖孙俩医术高明,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对外宣布只医治急病和重病,普通的病一律不接。
龙凤胎从小耳濡目染,两人对中医都很感兴趣,只不过最后只有妹妹从事了这一行,大家都以为她是热爱中医,殊不知,这孩子是觉得中医能让她变美,才静下心来跟着长辈学习。
而哥哥走了经商的道路,大学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后来也成了苏宁眼中的“霸总”。
哥哥自己开了公司,家中药厂和医馆便由妹妹继承了。
当然,本着公平的原则,苏宁给儿子也分了股份,只拿钱不参与经营。
时间从指缝中溜走,在送走长辈们的同时,家里也有新成员出生。
苏宁是在55岁时退休的,那时候她已经在单位坐上一把手的位置。
退休后,安京墨也没再继续坐诊,而是和苏宁一起四处旅游,有时候带着家中小辈,有时候夫妻俩单独出去。
直到白发苍苍,身体不便,小辈们再不允许俩人出远门。
之后,夫妻俩便在四合院里钓鱼养花,自得其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