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久听到鸡叫声,乍一听,还有一些出戏,只是片刻她就反应过来,现在不在南城。

元圆揉着眼睛打开房间的门,元二婶已经收拾利索,在阳台洗着衣服,听到动静,伸着满是泡沫的手探出身张望:“圆圆,起来了,赶紧去洗洗,等下一起赶集,早饭就在集市上买。”

元圆赶紧收拾了一下,急忙跟着二婶 出发了,二婶电瓶车,递给她一个安全帽:“戴上,多少能挡点风。”

冬天的早晨,风还是刺骨的,二婶开了十来分钟,就到了集市,快过年了,天天都是大集,这么早集市上就人来人往,鸡鸭鹅啥的叫声混在一起,很是热闹。

元圆跟在二婶后边买着年货,也没啥别的买的,二叔带了好些回来,再加上顾教授买的那一堆对联福字啥的,现在就备足吃食差不多就齐活了。

二婶这三年一直陪着元凯在这里上学,赶集碰上好些熟人。

“呦,元老二家的,这么早就来赶集啊,你男人回来了没,这姑娘谁家的啊,长的也忒俊了。”

二婶豪爽的回答:“昨晚刚回来,这不我侄女一大早就来跟我来凑热闹。”

“奥,你家老大那个是吧,都这么大了啊,毕业了吧。”

“还没,明年就在南城上班。”元圆笑呵呵的应着。跟在二婶身后向前走去。

“哎呦,在大城市上班啊,这可了不得,大城市工资高吧!”那个大婶跟在一边,边走边问。

二婶在猪肉摊子前看着猪肉,盘算着过年要吃多少。

一直到年初五,他们家都不会出来买菜,这是风俗。过年这几天不能花钱,不然这一整年都攒不下钱。没办法,这里的人都信这个。

“还好还好,”元园打着哈哈应付着。

这帮人可是小情报传播的中坚力量,只是传着传着就变了样。

“你知道了没有,元家老大留下那个毛丫头,了不得了,现在在南城上班,工资可高了。长得白白嫩嫩的,看着就让人稀罕”

“什么,元家那个没人要的野孩子现在在大城市一年赚好几十万!还好看了,我看是在大城市里开了眼,会打扮了吧。”

“真的假的啊,你再给我们说说,她一个女娃干啥工作能赚这么多钱,长得好看,别不是干啥不正当的勾当。”

“瞧你酸的,人家当初可是第一名考出去的,有点本事。”

………………

片刻间,一个有为励志女青年夹杂着某些不三不四的传闻开始在人群中缓慢传播开来。

元园不知道最后流言能传成啥样,总不过逃不开她们最关心钱。而这恰恰是某些人最关心的事。

元园随便在集市上买了点东西吃,看到已经在路边摆上的衣服摊,高低得给整几套。

我们元园最是懂理,拿出手指头盘算了一下明天要见的人:“大婶,你给我随便配个几套,一套男装,两套女装,都是上了岁数的,再给我两件男孩子的外套,大一些的,款式啥的不讲究。”

三两下手里就多了三个大袋子,元园好心的问店家要了几个漂亮上档次的袋子。

然后准备去路边的店铺给二叔买套毛绒睡衣,二叔每次都说这衣服他穿不了几次,他买了浪费,可是偶尔他那双眼睛还是会不由自主的盯过去看。

元二婶从路边的摊位钻出来,一眼就看到自己白生生的侄女俏丽的站在路边,不知道在找什么东西。

“你买了啥,这才一会儿不见就这几袋子。”

元园笔划了一下:“给那边买了几套衣服,免得到时候说我没教养,也没花几个钱。”

二婶随手讲他手上的袋子挂在自己手上:“二婶先回去一趟,东西太多了,今天赶集的人多,放着也不安生,你跟婶回去还是再逛会儿。”

“我再逛一会儿吧,”想到自己还没买上的东西,元园打算再找找。

元二婶听完就利索的跟她摆摆手:“那我先回去,那别走远了,等一下电话联络。”

元园点头目送着二婶再一次融入人群中,开始寻找自己的目标。

周围都是上了岁数的大爷大妈,元园在人群中也算是独一份的存在。

街上门店没几家开门的,基本上都是摆路边摊的,元园逛了一个来回,干脆蹲在一个买菜的大娘旁边等着二婶回来。

大娘人挺好的,问了元园要不要买菜,一听她在等人,将自己藏在三轮车下的另一个马扎拿出来给她坐,元园也不扭捏,直接坐了上去,拿出手机拍了张自己跟买菜大娘的合照,发给顾教授,配文:早起忙碌的人。

拿着刚买的大馒头,元园一边嚼着一边等人,闲话听了一耳朵。

谁家今年赚了大钱,过年开了辆豪车回来,谁家两口子吵架动了手,把婆娘打跑了,现在家里乱成一锅粥,听着听着,这闲话就听到了自己家。

“岸边村那个元家老太婆你们知道吧,”右边卖瓜的老太太刚坐了一桩生意,看着这会儿没人也凑过来讲,“元家那个泼辣的老太婆,上过还几次派出所的那个。”

“那个老太婆谁不知道,心肠坏的很,这是又出什么事了,”两边的老太太一听都凑了过来,一脸的兴奋。

讲话的那个老太太干脆将自己装钱的小框子垫在屁股下面,好好的讲了起来:“作孽哦,元家老大留下的那个小娃娃,当初十里八乡都知道的,元老太要卖给杀猪家二傻子当童养媳,被元老二报警捡回去养的那个,小姑娘过年要回家。”

小姑娘回家过年不是很正常,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旁边的老太太都等着她下面的话,这老太太清了下嗓子,又压低了声音:“那老太婆放出话来了,给那姑娘相亲,彩礼起码这个数,”说着伸出一个手,“五十万。”

“咋的,卖孙女啊,”周围老太太嘘声一片。这里谁家能收这么高的彩礼。

一方面,元家老太太确实狮子大开口,另一方面现在的人基本上都念过书,家里的老头老太也都被熏陶过,谁家的孩子不是个宝,即使重男轻女,也没这么折腾自家孙女添补另一家儿子的。

元家老三自以为撺掇着自己老娘出这么个馊主意,遮掩自己的目的,又能拿好处,将自己撇的一干二净。明眼人哪一个看不出来最后得利的是谁。

元园在一旁听着,自己这是身价暴涨啊,小时候听那些人讲闲话,卖给杀猪匠可是要了一千,这话无从考究,毕竟她自己也不知道,但是高中毕业那会儿可是打算将她卖二十万,这才过了几年,又涨价了。

这帮人真是记吃不记打,当初的元园没有反手之力尚且折腾的她们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更何况现在。

还真是钱财迷人眼。

元园远远的看到二婶在到处张望,手机这时也震动起来,站起来朝着那边打招呼。

元二婶穿过人群走了过来,其中一个老太太认了出来:“元老二家的,来赶集啊。”

二婶提着一袋子刚买的土豆,拉起元园的手:“是啊,你们聊,我还有好多东西要买呢。”

这帮老太太看着元二婶从旁边拉走的小姑娘,恨不得盯出个洞来。

“这个小姑娘不会就是元家老大家的那个吧,长得还可以啊。”

“人家妈长得多好看啊,当初也不知道怎么被元家老大骗到手的,生了孩子就跑了,”一个貌似知道很多细节的老太太从马路对面从过来,自己的小摊位都不管了,八卦要紧。

看着周围的老太太都看过来,这才说书一样的说了起来:“我嫂子就是岸边村的,我跟你们说,别看着这个小姑娘看着文文弱弱的,没点本事能在元老太婆手底下长这么大,还上了大学,手段高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