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系统不逆天 > 第247章 建立王朝,大封百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7章 建立王朝,大封百官

冬去春来,主持完春种祭奠,李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做准备了。

原本李骏是想用玄色龙袍的,不过被所有人否决了。

最终李骏选择了妥协,第一次启用了杏黄色的龙袍服饰,杏黄色也被确定为皇家专属颜色。

紧接着礼部的奏疏就又递到了李骏的案头,关于禁止民间穿黄袍,以及避讳的问题,这都是一些常规。

李骏看完以后忍俊不禁,提笔在奏疏上写下朱批就发还了回去。

鲁肃没想到李骏当天就会批复,打开奏疏一看,不禁有些惊讶

“禁用杏黄色即可,至于避讳大可不必,若是我大唐传承万世,百姓就不起名了?”

李骏用一种半调侃的语气拒绝了礼部的提议,这是让鲁肃没想到的。

因为这些都是帝王登基的常规,用以显示皇帝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

不过想想李骏好像一直不太在意这些,鲁肃也就了然了。

在把情况汇报给了内阁其他成员,大家讨论之后也决定接受李骏的建议。

大典前一夜,李骏彻夜未眠,和自己的女人们一起聊天,回味这些年的经历,回忆这些年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李骏很庆幸自己能拥有这么多独一无二,国色天香的美人儿。

甚至有时候李骏在想,一辈子太短了,远远不够自己陪着这些美人。

是……真的没有睡够,如果可以,他想向苍天再借五百年。

女人们也很庆幸遇到李骏,这个全天下最厉害的男人疼爱她们,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没有把她们当做货物、筹码。

最让李骏觉得庆幸的是,家中和睦,女人们时常会争宠,但是却没有搞出什么阴谋诡计。

孩子们之间也很和善,没有为了那个位置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兵戎相见。

李骏至今还记得,在李承出发去北疆任职的时候,李纯一帮小家伙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

李骏想到了什么,暗暗下了决心。

翌日清晨,李骏早早就在众女的服饰开始更衣。

登基大典要穿的礼服不是一般的繁杂,像刘慕的凤袍就更是夸张,一个拖尾长度超过了两丈。

牵着刘慕的柔荑,带着一群女人和孩子,李骏登上御辇,前往城外受禅台。

今天驾车的是凌统、邓艾和姜维三人,这三人的另一个身份就是李骏的驸马都尉。

高台之下,数万将士列队,旌旗飞扬,数十万百姓翘首以待,等待自己的新皇到来。

身穿明光铠,外罩红袍的宇文成都和典韦一马当先,虎贲军护卫着长长的车队到达了受禅台前。

随后身着杏黄色龙袍的李骏走下御辇,牵着刘慕的手开始一步一步地登台。

每走一步,李骏都会回想起这些年走过的征程。

表面上他似乎很惫懒,但是其实他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只是他懂得放权,知道作为主君应该做掌握大方向的事。

像历史上诸葛亮那样大事小事一把抓是管不好一个国家的。

脑海中像幻灯片一样闪过自己的一个个对手。

从雁门关下的于夫罗,到辽东的丘力居、踏顿、楼班父子。

还有统领百万黄巾的张角、张梁、张宝三人。

自己一步一步踏着他们走上高位,奠定了大唐今日的基础。

然后是天下争霸,有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袁家兄弟,也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坚韧不拔的刘备,懦弱无能的刘璋等等。

自己踩着一个个对手走到今天。

最后几级台阶的时候,李骏想到了那个无奈摆烂又被自己改写命运的汉灵武帝刘宏,还有被自己保下来的少帝刘辩。

以及现在站在自己下方,一脸轻松的汉献帝刘协。

可以说刘协是可悲的,他终究是没有逃过亡国之君的命运。

唯独和历史上不同的是,现在他至少保全了妻儿,能够一家人安稳的过下半辈子。

作为帝王,李骏觉得自己是心软的,他不希望自己真的成为孤家寡人。

同时他也是自信的,他不怕刘协这些人的存在会影响自己。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己能给他们安定的生活,吃饱饭,甚至吃上肉,他们为什么要造反。

自古以来,这个伟大而辉煌的民族是最包容,最坚韧,最能吃苦耐劳的。

没有到吃不饱饭,没有人会愿意提着脑袋造反。

走上最后一级台阶,李骏脑海中的画面终于结束。

转身看向祭台下浩浩荡荡的人群,李骏心中反而异常平静。

王猛出列,拿出刘协亲笔的禅位诏书开始宣读。

(具体的请恕作者能力有限,写不出那么大篇符合规矩的文言文)

无非是说自己才能浅薄,德行一般,难以承担天下重任,为天下苍生计,要重新选择一个贤德之人为君。

而唐王李骏,多年以来抵御外敌,征讨不臣,是值得托付天下的不二人选。

所以刘协“自愿”地选择禅位于唐王李骏。

然后的流程就是李骏“谦虚”的说自己没有刘协说得那么好,担不起如此重担。

刘协和百官三请,李骏三辞,最后“不得已”接过刘协的禅让诏书和传国玉玺。

最后李骏携刘慕带领百官焚香祭天地,整个流程才终于走完。

最后的最后,李骏开始了自己的“就职演说”

“朕出身微末之中,原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然为上天所托,为天下苍生,受命于危难之际,夜不能寐时也时常惶恐,怕担不起如此重担……”

(一堆官面套话,实在水不下去,太恶心了)

“今日登基称帝,立国号大唐,望诸公辅佐朕建立繁荣盛世,愿天下从此以后,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庐,老幼有从依,黔首不曾愚,言者无忧惧,各尽其才,承古萌新,我民之安将如日之恒久,与国之泰定如星之璀璨。”

下方的军方将领带头,数万将士和百姓开始高呼

“万岁……万岁……”

李骏也高举右手握拳高喊

“大唐万岁!”

黄昏时分,大典结束,众人返回皇宫,吃了些饭食,早早就休息了。

明日还要早朝,李骏还要养精蓄锐。

李骏不是那种疯狂的皇帝,有事没事都要开个朝会刷存在感。

有那时间搞早朝说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如多做点实事,那不香吗?

在他的力主之下,早朝改为巳时召开,而且规定五日一次小朝会,一月一次大朝会,如果有特殊要求再另外通知。

第一次朝会,主题自然是册封百官。

大家跟随自己多年,勤勤恳恳,现在到了丰收的时候,自然是望眼欲穿。

大唐第一次大朝,在京六品以上文武官员都来了。

官职其实早就安排好了,毕竟是从王国升格而来,加上李骏放弃了以前的三公九卿制度,所以基本上没什么好说的。

由太子李纯宣读了官职的安排。

让李纯休息了一下,喝口水,然后到了重头戏,爵位的册封。

李纯为东宫太子,刘慕为皇后,何莲、张颖、穆桂英、黄月英和貂蝉为正一品贵妃,协助皇后执掌后宫。

剩下的女人们都被册封为妃,享受正二品的品级俸禄。

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女人,李骏不想亏待谁,贵妃都是跟随自己最久的女人,当然黄月英是个特殊的存在。

自己两世的女人,哪怕因为一些情况不能封她为皇后,一个贵妃还是少不了的。

何莲和张颖原本是不愿意走到台前的,不过被李骏软磨硬泡,加上炮火攻击。

最后两女无奈“妥协”了,这两个女人妥协,像严槿、大小徐氏也就不说什么了,安心接受了册封。

不过李骏没有给儿子们封王,只是下令给内阁女儿们册封公主,享受俸禄,但是没有封地食邑。

李骏的理念就是儿子都是男人,要什么得自己去争取。

能够从小享受皇家的供养已经很好了,成年以后,所有皇子必须自己努力,包括太子在内。

不努力的皇子就老老实实当个米虫,拿点皇家产业分红就行了,不要去祸害百姓。

接下来就是功臣的分封了。

第一档是岳飞、王猛、郭嘉、戏志才、张辽、高顺、于谦、海瑞、程昱、田丰、沮授、赵风、黄忠等人为正一品传命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第二档是典韦、宇文成都、文聘、秦琼、尉迟恭、甘宁、刘仁轨、诸葛瑾、甄俨、甄尧、糜竺、马钧、国渊等等一众数十人为正二品品国公,爵位可传三代,三代按推恩法,逐代递减;

接下来一些投靠较晚,又有功绩的文臣武将为正三品侯爵,爵位逐代递减。

再下面的爵位就不能传代了,更多的属于安慰性质了。

所有爵位只有俸禄,没有封地食邑。

“分赃”结束,进入了早朝最后一项,李骏宣布了关于政事的决定

“农部和学部自即日起独立为部,不再隶属于户部和礼部,尚书同为内阁阁臣;”

“自今日起成立立法院,掌管大唐所有律法的制定,具体人员构成另外宣布。”

李骏最终确定的第三极就是立法院,将立法权从刑部、大理寺剥离出去,单独成立机构。

这样内阁及下属机构就只剩下行政权和执法权,这样就形成了三权分立。

最后一项结束,李骏这就宣布了退朝,结束了大唐帝国第一次大朝。

回到后宫,换上一身常服,李骏瘫坐在床榻之上

“这上大朝还真是累,端坐在那里这么长时间。”

刘慕温柔地帮李骏脱下靴子,白了他一眼,嗔怪道

“陛下还真是娇贵,大臣们可是站了这么久呢。”

“皇后可真是不给朕面子。”

“时常劝诫陛下这本来就是臣妾作为皇后的责任。”

“还是我们慕儿最贤惠了,好了,朕也该忙了,皇后先退下吧。”

“诺,臣妾告退。”

等刘慕退下,黄月英和辛宪英两个小秘书便捧着奏折前来了。

大部分事务都由内阁处理了,送到李骏案头的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

李骏打开奏折,第一项就是关于立法院的人选。

这个方面李骏早就考虑好了,立法院长的后面他写下了曹操的大名,同时写下了立法院长入内阁的批语。

打开第二本奏折,是关于交州刺史的人选问题。

李纯作为太子不可能再担任交州刺史了,那就需要一个人前往交州接任。

李骏思索片刻,写下了刺史曹昂,交州长史兼南海太守李承。

只不过这个任命的人选只是提议,最终决定权在内阁全体会议。

十几份奏折一份一份细细批阅完,便到了晚饭时间。

从一开始李骏就要求建一个大饭厅,让自己的女人们还孩子们一起吃饭。

老是分开吃住,时间久了大家感情就生疏了,感情淡了,就容易生出龌龊来,这是李骏不想看到的。

登基之时的喧嚣过去,剩下的就是平淡的日常。

太子李纯回朝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学着如何处理国政,而是被李骏直接打发到了江南坐镇。

余杭的一系列开发已经见到了成果,今年的粮食产量整整提高了五成,这还是大量荒地没有完全开垦的结果。

因此李骏当初的江南开发计划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江南开发如此重要的事情,就必须有一个重要人物坐镇,李骏没有犹豫,直接选择了李纯这个太子。

李纯在南下的路上还在回味出京前李骏对他说的话。

在李纯对于李骏让他去江南之事提出疑问的时候,李骏一脸严肃地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们大唐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是强军猛将?还是武器装备?都不是,是民心归附,这是根本,而你作为储君就不能忘本,要知道百姓在意的是什么。”

“百姓的要求很简单,他们最在意的就是吃饱饭,谁如果砸了他们的饭碗,让他们饿肚子,他们就会揭竿而起。”

“江南如果开发出来,其粮食可以喂饱天下半数百姓,如此重要的事情,就是朕亲自去也不为过。”

“只可惜朕走不开,这才让你代表朕去,好了,你下去吧,去好好想想,如果你想不通朕会很失望。”

被父皇一顿教训,让李纯感觉无地自容,回到东宫之后晚饭都没吃,坐在书房里一遍一遍地在纸上写着那句话

“民以食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