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道理出自《左传》,对于唐人来说确实不算是什么高深的道理,但是新罗人真的懂得吗?
李绩觉得未必。
“不试试又怎么会知道呢?说不定新罗人真的会答应,就算新罗人不答应也无妨,我军独自攻打百济也不会在话下。”
如果没有房遗爱的那个计策,李治肯定会被说服,毕竟李绩的建议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李治沉吟道:“朕昨天也问过晋国公,他提了一条计策。”
虽然房遗爱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却总能别出机杼,李绩颇有些期待的问道:“不知道晋国公有何高见?”
李治解释道:“他认为新罗国内并非是铁板一块,新罗王族就要断绝,因为王位的继承,新罗国内也是暗潮汹涌,如今是金春秋和金庾信占据了优势,而且这二人颇有才能。”
“如今还有不少新罗贵族子弟在国子监求学,可以将这些贵族子弟放回去,将辽东的叛乱归咎于金春秋和金庾信,要求新罗交出金春秋和金庾信。”
李绩瞬间就洞彻了这一条计策,他也不得不说承认这是一条妙计,能够让新罗人离心,甚至直接发生叛乱。
“好计策!”
李治微微颔首:“确实是好计策,用了此计,攻打新罗就能事半功倍!”
“可若是许诺新罗好处,联络新罗一起攻打百济,此计就没法用了。”
李绩听了也不由思索起来,新罗还在百济之后,不可能先攻新罗再攻百济。
若是能联络新罗攻打百济还好,倘若新罗不答应攻打百济,到时候再指责新罗就没用了,白瞎了这一条好计策。
李绩笑道:“晋国公献了这样一条好计谋,若是新罗人不答应一同攻打百济,这条妙计就白费了。”
“与其赌新罗人会不会短视,不如用了此计,兵分两路,一路攻打新罗,一路攻打百济。”
虽说需要多出动兵马,可一旦功成,就等于付出更小的代价,取得双倍战果。
李治高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
“这几年,安东都护府也囤积了不少粮草,而且,工部也改进了海船,有了火炮和蒸汽机,海船不但战力大增,运输能力也大增,可以源源不断的运送粮草,大大降低了补给难度。”
相比当初攻打高句丽,补给的难度确实降低了不少。
一方面,安东都护府统治着大片辽东的土地,这几年也累积了不少粮草。
加上可以用海船直接运送粮草前往安东都护府,比在路上运送粮草更加节省。
用人力牲畜来运送粮草,光是路上消耗的粮草就不是一笔小数目,运送的路程越远,消耗的粮草越多。
所以,劳师远征对于补给来说是一大难题。
如果能够就地搜刮到粮草还好,如果敌方心狠手辣不顾自己百姓的死活实行坚壁清野,那么粮草补给将会是一大难题。
相比高句丽,新罗和百济的国力不算强,不会出动太多兵马,又有蒸汽船提高了运送粮草的效率,补给确实不算难题,对于如今强盛的大唐来说不算什么。
征询了李绩的意见之后,李治心里也有底了,既然连最懂军事的李绩都赞同出兵,那么这一次远征确实没什么问题。
在李绩告退之后,李治思索了片刻,立即宣召许敬宗。
许敬宗很有能力,也很会来事,缺点就是太官迷,不太有担当,总体来说,李治对许敬宗还是颇为满意的。
许敬宗跟着内侍匆匆走进了两仪殿,殿中那幅舆图也立即映入了他的眼帘。
两仪殿里怎么突然摆了一幅舆图?
难道皇帝召见他是与战事有关?
他虽然是文臣,对于战事却也并非一无所知,早年也曾投身瓦岗军,和魏征一同掌管文书。
只可惜,归顺秦王之后,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之流,并没有他的用武之地,只能做个学士。
“臣拜见陛下。”
“不必多礼!”
李治并没有起身,而是倚在了龙椅的靠背上。
“先帝在覆灭了高句丽之后,曾有意继续攻打新罗和百济,新罗和百济一日不灭,辽东便无法彻底安宁。”
“只可惜,先帝病重,只能暂且搁置出兵。朕继位已久,想重提出兵之事,卿身为宰相,觉得如何?”
许敬宗在心里飞快的思索起来,出兵攻打新罗和百济风险不大,如果成功却是不小的功绩。
不但皇帝能借此树立威望,彰显功绩,他身为宰相也能平添功政绩。
许敬宗恭声道:“陛下英明果决,慧眼如炬,臣赞同陛下的出兵之举。”
“臣以为可先攻百济,攻占百济之后,再挟大胜之威攻打新罗,必能一战而定。”
李治笑道:“朕想出兵两路,一路攻打新罗,一路攻打百济。”
许敬宗听了不禁迟疑道:“还请陛下三思,出兵之事非同小可,辽东乃是苦寒之地,我军劳师远征,一同出兵两路攻打新罗和百济有些冒险。”
“不如先出兵攻打百济,同时让安东都护府陈兵震慑新罗,使其不敢妄动,待攻占了百济之后,休整兵马,再图新罗,方才稳妥。”
李治笑道:“许卿所说也是老成持重之言,不过,朕新得了一条妙计,可以同时图谋新罗和百济。”
许敬宗拱手道:“臣洗耳恭听!”
李治将房遗爱的籍册再次说了一遍。
许敬宗听完之后,拱手叹道:“晋国公妙计,有此妙计,若是不攻打新罗,倒是白瞎了这条妙计,日后再攻新罗,反倒是更废功夫。”
李治笑着颔首:“朕也是这么想的,不能白瞎了这条妙计,分两路出兵对于我朝来说也并非难事。”
许敬宗沉吟道:“陛下所言甚是,只是兵戎乃国之大事,向来都是慎之又慎,朝臣只怕未必会赞同。”
当初先帝想征讨辽东,大多数朝臣都反对,先帝还是执意出兵了,结果取得了大捷,一举覆灭了高句丽。
这也给了李治信心,朝中有反对的声音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