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平静的社会舆论场中突然出现了惊涛骇浪。
一大早,各大新闻同时刷屏,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在瞬间占领了公众视野——有科学家质疑可控核聚变技术存在辐射危害!
这则消息一出,便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原因是此前所有报道和权威科普都明确指出,可控核聚变和传统核裂变完全不同,是真正清洁无公害的能源利用技术。而现在某些自称“科学家”的人突然跳出来宣称核聚变会产生大量辐射污染,这与常识相悖,显然存在别的目的。
很快,大量类似报道铺天盖地而来,内容大同小异——都在以所谓“科学论证”为名,散布核聚变技术存在隐患的谣言。这些报道来源不明,但表面上打着“科普”的幌子,试图误导公众,制造恐慌。
“可控核聚变技术存在严重辐射安全隐患”
“聚变堆可能产生大量中子辐射,危害周边环境”
“我们呼吁政府暂停核聚变电站建设,避免造成公众危害”
类似的言论充斥了新闻和社交媒体。起初,公众还能辨别这些报道的荒谬之处——可控核聚变的原理决定了它不会产生大量辐射。但在高密度的洗脑式传播下,谎言重复一千遍便成了真理。渐渐地,不少普通民众也开始相信这种说法,对核聚变技术产生了误解和恐惧。
与此同时,少数科学工作者和权威专家试图发出澄清声音,指出这些报道毫无根据,是在故意误导公众。
“可控核聚变不会产生长半衰期的放射性物质,它比火力发电的辐射污染还要少!”
“所谓的科学报告纯属捏造,请大家不要被误导!”
等等正面声音虽然也获得了一些关注,但很快就被各种不明力量压制下去了——相关的社交账号被限流封号,澄清文章也迅速从各大网站上消失,科学工作者的反驳声被完全压制。
一时间,谣言飞播,真相难觅。在线下舆论场中,一场真真假假的辩论大战正在展开,争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利弊。支持核聚变的声音正在逐渐被反对的声音淹没。
就在人心惶惶之时,更大的震撼突然爆发,一个重磅炸弹被猛地抛入了沸腾的舆论场——多处油田和管道发生连环爆炸!
“阿曼的海上油田在凌晨发生爆炸,现场浓烟滚滚!”
“狗大户的管道也在凌晨时分起火燃烧,原油泄漏!”
“骆驼的油库同时遭遇袭击,现场十分混乱!”
......
种种新闻轰炸般袭来,地区的多处石油设施同时遭到了袭击。这一消息瞬间就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上升到了头条热搜第一名。
是世界石油的心脏地带,过去这里的战乱就多次造成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好不容易最近几年局势稳定下来,没想到现在又遭遇如此疯狂的袭击。
“天哪,这下又要迎来一次石油危机了!”
“的战火一旦再起,油价肯定要疯狂上涨!”
很多民众预感到未来能源供应的动荡,纷纷表示担忧。的确,这波爆炸直接切断了数百万桶原油的供给,全球市场恐怕会再次陷入混乱。
与此同时,产油国的反应异常激烈。
“我们强烈谴责这起蓄意破坏稳定的恐怖袭击行为!” 狗大户国王在电视讲话中严厉指责。
“一定要找出幕后黑手,绝不姑息!” 骆驼在紧急会议上强硬表态。
其他骆驼产油国也表达了同样的愤怒。尽管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但众国都怀疑这起事件与有关。
“不排除某些国家制造这起事故,意图从中渔利!” 一名木乃伊专家分析称。
但具体证据仍然欠缺,各国也只能在愤怒中等待事态进展。
就在全球为可能再次爆发的石油危机担忧之时,一个惊人转折突如其来——
的几大石油油公司突然联合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他们已经可以大幅增加国内页岩油产量,以弥补供应的损失。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公司还宣称,他们可以比地区提供更低的油价!
“通过新工艺,我们可以再增产百万桶页岩油。” 一名公司高管昂首宣称。
“我们保证提供比更优惠的油价,请各国放心!”
这个突然的声明瞬间就在全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所有国家都意识到,是要彻底颠覆原有的国际油价格局,重新夺取石油定价权!
“这是石油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事件!”
“要用页岩油打击的垄断地位!”
舆论场上议论纷纷,都看出了的用意——它要在这个机会彻底终结的石油霸权,建立起自己的主导地位。
尽管大家都看穿了的算计,但面对其提供的低廉油价,所有国家还是选择了默许。毕竟眼下碳能源仍然是各国经济命脉,没有国家敢拒绝这份大礼。
于是,就在陷入混乱之际,迅速占据了制油话语权。所有国家的石油进口都转向了的页岩油。原油期货价格也在的操纵下持续下跌。一时间,全球石油供给都被牢牢把控。
产油国对这一突变都感到惊愕。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石油地位面临空前威胁。
“这是对我们利益的公然损害!”
“他们想把我们的黑金变成废纸!”
国家紧急召开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会议,商讨对策。但在产量和价格上,他们根本无法与竞争,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被一点点蚕食。
与此同时,在,这一突发事件也引起了高度关注。
能源界的专家们分析认为,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行动,通过制造混乱再配合自身加大产量,成功地夺取了石油定价权。
“这完全是一手导演的好戏!”
“它先制造混乱,后占据制高点,可谓是计谋高明。”
“看来我们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真正威胁到它了。”
公众看法也较为一致,普遍认为这是在与可控核聚变技术进行全面竞争。
的确,商业化运行的核聚变技术,意味着几乎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这对石油的地位造成了巨大冲击。此举无疑是想打破这种局面,重夺石油的主导地位。
面对舆论的质疑,官方还是矢口否认制造这起事件。但谁也不会相信这种可笑的辩解。
尽管其手段遭到谴责,但不可否认,还是凭借着果断的行动打乱了原有的能源格局。至少目前看来,它成功地重建了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