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做战神 > 第752章 秘密武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玉米乃是为夫手中的一把绝世利器,如果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种植推广,那么我大唐必将告别饥荒之苦,威震四方、君临天下亦非遥不可及之事!”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最为稀缺之物并非众多的人口,而是赖以生存的粮食资源。

房俊身为一名来自现代社会的穿越者,对于人类历史的演进历程可谓了如指掌,特别是对中原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更是如数家珍。

想当年,大明王朝曾号称拥有两万万子民,这背后的原因便是当时明朝的粮食产量已然颇为可观;

而到了大清时期,其人口规模竟然高达四万万之众,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在于玉米、地瓜等农作物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应用,再加之大米的充足供应,方才使得清朝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

此后,人口数量一路飙升至十几亿之多,这无疑要归功于粮食产业取得了更为显着的进步,尤其是杂交水稻的横空出世,极大地推动了粮食领域的蓬勃发展。

反观当下的大唐帝国,其总人口约摸在两千万左右徘徊。自隋朝末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乱过后,大唐的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更糟糕的是,在贞观初年之际,全国各地频繁遭受天灾肆虐,尤以蝗灾为甚,这场可怕的灾难给整个大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致使大唐的人口再度大幅削减。

当今之世,大唐帝国的总人口数大致徘徊于两千余万之间。然而,这些人口中的绝大部分皆掌控于世家门阀之手,而年老者与体弱者亦不在少数,可以说已然初现老龄化之端倪。

尽管新生婴儿数量众多,然粮食供应却难以跟上需求步伐,即便生育能力再强,也无法实现人口的实质性增长。

\"夫君,玉米真的是粮食?\" 李丽质不禁出言问道,美眸之中满是惊讶之色。

\"诚然!玉米是粮食,且其产量较现今之粟米更为丰硕。每单位面积之产量可达约八石,若精心管理得当,甚至有望突破十石之数。\" 房俊应道,言语间透露出自信满满。

此时此刻,李丽质瞠目结舌,惊愕之情溢于言表。她虽身为尊贵的皇女,亦是饱读诗书、通晓事理之人。

在长孙家族中,她同样身负管事之责,更拥有属于自己的食邑封地。对于粮食产量之事,她自是心知肚明。

通常情况下,最为肥沃的上等良田,若经营得宜,至多不过亩产四石而已,此乃管理臻至极致的成果。

而普通的上等田地,产量则约为三石,此乃上等田地之常规标准。至于中等田地,其亩产量约莫为两石;而下等田地,则往往仅有一石甚或不足一石之收成。

李丽质所拥有的食邑之中,绝大部分都是品质上乘的良田,其中中等田的数量亦是颇为可观。

然而,即便如此,能够达到每亩四石产量的田地却少之又少。为了确保这些上等田能够持续保持肥沃,必须源源不断地向其施加农家肥才行。

十石!这样惊人的产量简直超乎想象,如果真能实现,那么整个大唐将彻底告别饥荒之苦。

“俊哥,我马上就启程回去,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被其他人知晓,更不能出现丝毫闪失。”

房俊颔首示意,表示认同妻子的想法。他接着说道:“为夫我其实也打算动身返乡了,只可惜那刘叔不太情愿,执意要在此地训练出一支精锐骑兵后才肯返程。”

李丽质面露疑惑之色,凝视着房俊问道:“为何非要在此处练就精锐骑兵呢?难道回到雍奴去训练就不行吗?”

房俊狡黠地笑了笑,心中明白自己的计划已然接近成功。他轻声解释道:“并非在雍奴无法训练,而是因为柴林等人一旦抵达雍奴,便需即刻赶回长安。毕竟,他们的营地就设在长安城啊。”

李丽质微微颔首,若有所思道:“俊哥的意思莫非是说,这些教头即将离去,如此一来便无人能够指导骑兵训练了?”

她深知骑兵与其他兵种大不相同,其中关键之处在于其训练难度极高,若无专人悉心指点,根本难以有所成就。

房俊不禁叹息一声,感慨万分地说道:“质儿啊,雍奴之地迫切需要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而且依我之见,不出差错的话,陛下此次赏赐将会赐予封地,并且极有可能就在此地。”

毕竟,李二何等精明睿智之人?对于授予爵位之事,他必定会深思熟虑,绝不会轻率行事。如今房俊年仅十七岁,倘若此时就封为国公,那么日后恐怕再无晋升空间。

相较之下,封地则要容易处理得多。放眼整个幽州地区,除却范阳周边一带还算繁荣外,其余皆是荒芜之地,早已废弃多年。

自汉末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乱过后,这些地方已然沦为北方蛮族肆意驰骋的马场。无论是先前的北齐,还是更早时期的燕国,面对这般困境皆束手无策。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着实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唯有仰仗上天恩赐方能勉强糊口。

“俊哥,若是再增添封地面积,那咱们岂不是......”李丽质不禁面露惊慌之色。

要知道,如今房俊所拥有的封地规模已然极为庞大,远超国公之封,即便是程咬金、秦琼乃至李靖等功勋卓着之人的食邑与之相较也相形见绌。

倘若再度扩大其食邑范围,只怕朝堂之中众多官员皆会心有不满,进而群起而攻之。

房俊自然明白李丽质心中所忧何事,遂出言宽慰:“质儿莫要担忧,虽说这片土地看似广袤无垠,实则尽是荒僻之地。若有人心生妒意,大可与我置换一番,本公子自是欣然应允。”

话说这幽州全境竟是一派荒凉景象,昔日隋炀帝杨广曾三次征讨高丽,期间大量兵员皆是从此地征召而来,致使此处民生凋零,破败不堪。

实际上,自隋朝至唐朝,全国户数由原本的九百多万骤减至区区三百余万,足足减少了三分之二有余!

而造成幽州如此萧条之局面的缘由,一来此地着实不太适宜农耕作业;二来又历经战火纷扰,致使许多民众纷纷背井离乡,前往更为富庶宜居的南方寻求安身立命之所。

李丽质突然间发出一阵清脆悦耳的笑声:“俊哥啊,莫非你心里正在埋怨阿耶把你发配到如此偏远之地么?”

房俊挠了挠头,咧嘴嘿嘿一笑,倒也并未矢口否认:“难道不应当有所怨言么?众人皆知我已然成功赢得美人归,可偏偏却将这样一片荒芜之地赐予于我,你说说看,陛下此举是否有意令你心生愁苦呢?”

说着,房俊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四周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

“我来到此地不过短短数月时光,然而却已历经数十场大小战事。依我之见呐,陛下定是瞧我不顺眼,欲置我于死地而后快!”

李丽质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旁人或许难以洞悉房俊内心真实所想,但她又怎会不知晓呢?

“好啦好啦,莫要再这般得了便宜还卖乖啦!这片土地带给你的益处可是相当之大哟!”

房俊又是嘿嘿一笑,仔细想来,这地方确实给自己带来不少好处。首当其冲的便是世家大族数量稀少,且大多集中在范阳周边一带。

而范阳又有卢氏一族坐镇,那可是个令人闻风丧胆、实力异常强大的家族。其他世家要么被其兼并吞噬,要么便只能选择归附于卢家旗下以求自保。

雍奴这个地方相对来说较为贫瘠,其资源匮乏、土地荒芜,因此自然而然也就不存在那些实力强劲的世家大族。

而这一情况对于房俊而言,着实减少了诸多烦恼和困扰。

毕竟,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存在着世家势力,那么行事必然会受到重重阻碍与束缚。

世家往往会将周边所有事物皆视为自家之物,哪怕仅是路旁一棵普通树木,亦归属于他们名下。

倘若有人企图在此谋求发展,必定会遭受来自世家的种种掣肘与限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雍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出海口。

正因为如此,这里具备了打造优良港口的潜在可能性。再者,作为运河的交汇之地,这无疑为雍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其有望实现跨越式的巨大发展。

不仅如此,雍奴距离广袤无垠的草原并不遥远,加之交通运输便捷通畅,同时兼具海、陆、水三种运输方式之利,可以说这几乎称得上是世间最为理想的风水宝地。

然而,面对这样一处看似完美无缺的所在,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质儿此言差矣!大唐向来是以农业耕作为主,而雍奴这片地域确实不太适宜从事耕种活动,以至于大片土地已然沦为荒草丛生之所。”

尽管房俊从其中获取了不少益处,但不得不承认,这些所谓的好处唯有像他这般独具慧眼之人方能将其转化为珍贵无比的财富宝藏。

此地之所以没有世家存在,原因在于此处着实过于荒凉贫瘠。即便掌控再多的土地,也难以令其变得富饶丰裕。

此地临近广袤无垠的草原,若是寻常之人在此定居,恐怕早已被凶悍残暴的草原蛮族所剿灭;

而若毗邻水运,那么则必须拥有充足的货物可供运输贩卖才行,但大唐朝廷绝对不会准许房俊设立关卡征收赋税。

李丽质对此心知肚明,她深知房俊所言句句属实,此人确实与众不同。

“俊哥,此等地域唯有我们才有能力加以开发建设,然而待其蓬勃发展之后又将如何呢?”李丽质自然清楚,历代帝王皆是厚颜无耻之辈,倘若这片区域真的兴旺发达起来,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

届时,皇帝只需要轻飘飘地颁布一道圣旨,那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瞬间就能让房俊之前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和心血化为泡影,全部付之东流,所有的功绩也将烟消云散、前功尽弃。

然而,当人们以为房俊会因此而痛心疾首、愤怒不已时,他却只是淡淡地一笑而过,说道:“呵呵,如果这个地方真的能够变得繁荣昌盛起来,那么皇帝若是想要将其占为己有,那就尽管拿走好了。”

难道说房俊当真就不在意这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他真正向往的地方并不是这里,而是那片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的大海。

因为他深知,作为一名穿越者,未来等待着他的道路必然布满荆棘、充满艰难险阻。要想凭借一己之力去推动整个民族的不断进步与蓬勃发展,除非当上皇帝,否则必将难以逃脱被皇帝诛杀的悲惨命运。

对于这一点,房俊的内心可谓是一清二楚:自古以来,无论是哪朝哪代的皇帝,都绝对不可能容忍有人比自己享有更高的威望,更不会允许有人比他们本身还要强大。

面对着这般严峻的形势,房俊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苦涩的笑意,同时暗暗思索着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

“俊哥啊,你真的就一点儿都不在乎吗?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太委屈自己了吗?”面对对方充满疑惑和关切的询问,他却只是微微抬起头来,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看似轻松自在,实则隐藏着无尽的无奈与苦涩。

在旁人无法察觉的心底深处,他暗自思忖着:就算心中有所在乎,那又能怎样呢?难道凭借一己之力就能掀起惊天动地的波澜,甚至起兵造反不成?这显然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之事。

想到此处,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然后用一种坚定而沉稳的语气回应道:“不在意,我所追求的不过是尽自己所能,为大唐这片广袤的土地贡献出属于我的一份力量,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而已。”

这番话一出,不仅令提问者瞠目结舌,就连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李丽质也不禁大为震惊。她瞪大了美丽的双眸,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在她看来,世间芸芸众生,又有几人能够真正达到如此高深莫测的心境呢?或许只有那些超脱尘世、超凡入圣的仙人才能拥有这般豁达大度吧。

然而,就在众人皆陷入沉思之际,房俊却再次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目光变得愈发深邃悠远,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未来的景象。

他缓缓说道:“其实,我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我也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欲望和追求。只是,我的梦想与常人略有不同罢了。”

原来,房俊虽然并无反叛之心,但他那颗炽热的心却始终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只要能够确保自身安然无恙,不受任何威胁,那么他必将全力以赴,试图对大唐王朝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从而改变现状,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自己可以过上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幸福生活。

只可惜,理想总是美好而丰满的,现实却往往残酷而骨感。想要将这一愿望变为现实,其难度之大简直超乎想象!

前方等待着他的究竟会是怎样的艰难险阻?又或者是否存在一线生机呢?这一切皆是未知数……

恰在此刻,高阳风风火火地赶了回来。待她得知玉米居然具有这般举足轻重的地位之后,丝毫未曾犹豫,旋即火速寻觅到了刘仁轨。

只瞧着那女子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决,朱唇轻启,声音清脆而决绝:“我与驸马务必要即刻返程了,尚有至关重要之事务等待我们去处理,此处就全然交托给你啦!”

话音刚落,高阳公主没有丝毫迟疑,果断且坚毅地转过身来,然后如疾风般向着雍奴的方向狂奔而去。

此时此刻,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两人惊得目瞪口呆,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实在想不通眼前到底发生了何种情形?

“老三……”程处默情不自禁地呼喊出声,房俊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深知这位老兄肯定有话要说。

旋即,房俊身手矫健地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驱使坐骑来到队伍的最前方。“老大、老二,你们两个怎么还没回长安呢?”

面对房俊的询问,程处默与尉迟宝琳双双叹息道:“此次我们所立之功甚巨,然而天津城亦非安全之地,故而我们只得留驻于此,静候圣旨降临。”

房俊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娘娘陛下在此,你们确实需要留下来。此次分别之后,或许你我将真正各奔东西。”

听到这话,程处默不禁面露沮丧之色,心中暗自叹息。毕竟一直以来跟随房俊着实带来诸多益处。然而此刻,形势已然不由他们掌控。

一旁的尉迟宝琳神色平静,缓缓说道:“老三啊,这实乃无奈之举。此番过后,咱们理应能够获封侯爵之位,武职想必亦会有所晋升。”

话语间虽透着几分淡然,但眼神深处仍难掩一丝不舍与感慨。

须知,房俊所统领的爱字营此番战功赫赫,将会涌现众多伯爵。倘若他们继续留于其中,那么整个队伍人数将多达七百五十人之众,而仅侯爵便有三人之多。

以常理推断,除非李二头脑发昏,否则绝不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若果真如此行事,估计魏征定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斥责,甚至有可能将其骂得狗血淋头。

房俊看着眼前两人,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返回长安倒也罢了,那里终归是天下之核心所在。你们身在长安,我心里多少也能踏实些。”

言罢,他面带微笑地伸出手来,动作轻柔而坚定,分别在两人宽厚的肩膀上轻轻拍打了几下。

那掌心传来的温暖与力量,仿佛是一股无形的暖流,缓缓注入他们的体内,似乎在默默地传递着安慰与鼓励之情。

程处默先是微微一怔,紧接着脸上浮现出一抹坚毅之色,郑重其事地说道:“老三放心,我和老大绝不会让房家遭遇任何不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俊立下的功勋日益增多,房家在朝堂之上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然而,正所谓树大招风,位高权重往往意味着危机四伏。

此次面对的是侯君集,那么下次又将会迎来怎样的挑战呢?

“只要有你们在,我便能安心许多。想必咱们的捷报早已通过八百里加急传送而出,圣上的圣旨应该用不了多久便会抵达。届时,统领幽州之地的人选或许会有所变动。”

房俊心中如明镜一般清晰,此时此刻,李二定然无法容忍他继续肆意妄为,必定会派遣自己的心腹前来接管。至于究竟会派谁前来,目前尚不得而知。

“而且,这雍奴城中的七千大军恐怕也难逃被收编的命运。”尉迟宝琳年长于房俊,阅历自然更为丰富一些。

要知道,在大唐境内,唯有府城方可设立府兵编制。而雍奴不过是区区一座小县城而已,按常理而言,本不该拥有如此众多数量的府兵。

整整七千人呐,若非身处边疆要塞,实难想象会出现这般规模庞大的军队部署。

然而,此次大捷过后,雍奴必然不再仅仅是边陲之境了。那些曾经被三溪族与契丹族所侵占的地域,想必也能够重新收复回来。

如此一来,雍奴若还维持着七千人的庞大军队规模,定然会遭到朝中大臣们的强烈弹劾。毕竟,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是一种浪费资源、劳民伤财之举。

“无需担忧,我这边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差错。”房俊心中早已洞悉了李二的盘算,他深知对方必定会将玉田赐予自己作为封邑。

此时此刻的玉田可谓是一片荒凉景象,土地贫瘠至极,再加之恶劣的气候条件,整个地区宛如一片不毛之地。

就连那些名门望族也对这片土地望而却步,因为在这里所耗费的心血最终都将成为草原蛮族的囊中之物。

无论是玉田还是雍奴,皆是毫无遮蔽之处,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们极易受到攻击。唯有当一个王朝处于最为昌盛繁荣之时,或许才会有世家大族愿意涉足此地。

否则,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过于巨大。尽管如今的大唐展现出了崛起的态势,具备了走向强盛的潜力,但距离真正的巅峰仍相去甚远。

那些野蛮的蛮族依然热衷于向南侵袭掠夺,而世家大族并非帝王,不过是一方霸主罢了,他们绝无可能与草原蛮子拼死对抗到底。

听到这话,他不禁松了一口气,但随即又皱起眉头,一脸郑重地对老三说道:“那我就放心了,老三啊,你可得千万小心!如今雍奴发展得越来越好,这也意味着你面临的危险将会越来越大。”

这种危险,并不仅仅源自于大唐国内错综复杂的局势和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更来自于大唐之外虎视眈眈的强敌环伺。

毕竟,没有谁会愿意看到大唐崛起并日益强大,因为大唐一旦崛起,便会直接威胁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与安全。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房俊却显得胸有成竹,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自信满满地回应道:“放心吧,老大,我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且还准备好了一件秘密武器呢。”

实际上,玉米这种作物最为适宜生长的地区应该是气候温暖湿润的南方,而非此地。但眼下的情况容不得房俊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将其交给李恪,恐怕只会加速李恪走向灭亡的步伐。

这时,一旁的人听闻有秘密武器,顿时来了兴致,迫不及待地追问道:“秘密武器?看样子老三你确实有所筹谋,既然如此,咱们也就不再啰嗦了。老三啊,这临别之际,你是不是该给我们兄弟几个分些丹药呀?”

说罢,几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房俊。

房俊见状,倒也爽快,二话不说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递了过去,口中说道:“拿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