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三帝国 > 第191章 皇权下乡收回地主士绅权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1章 皇权下乡收回地主士绅权利

“是吗?”王华阳问道:“刘大人掌管吏部,你给朕说说为什么具体的情况?”

刘敬说的情况正是在中国古代皇权不下乡的事情,王华阳在历史书上学习过,在古代中国,一个村子可能就是一个家族,一个乡是几个家族组成的,而一个县是由无数个家族形成的,古代封建王朝要想管理一个县,只能依靠一些大家族,朝廷委派的县令,也只是管理府衙所在地,偏远的山村都是看着家族家规在管理,朝廷的政令往往只能传达到县城,在往下传达,往往没有大的效果。有些大的家族有几千人,地方官员根本不敢管理,还得依仗这些地主豪强来管理,正以为如此,朝廷在一个县城委派的人员往往只有几人,甚至只有县令是拿朝廷俸禄的,其他的人员则都是让当地的豪强大族来担任,这些人自然不在朝廷发放俸禄的名单之列,比如阳谷县令聘请武松做都头,按照大宋律法,犯过罪的人是不能进入官僚系统的,但是武松的这个都头确实阳谷县令自己聘任的,完全不用向朝廷打报告,更不用资格审核,而武松的俸禄不是朝廷发放的,是阳谷县令在正税以外征收的杂税,然后雇用当地的人做县衙的衙役,这也是中国古代吃财政饭的人少的原因,因为很多人吃着皇粮,但是皇粮不是朝廷发的,而是地方上自己筹措的。

然而地主士绅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朝廷的税率是三十税一,到了地主士绅这里变成了十税三,增加了十倍,在灾荒年景,一些地方发生了灾害,地主士绅又希望朝廷拿出银两赈济灾民,如果朝廷不能有效的赈济灾民,往往会激起民变。

百姓并不知道他们所交的赋税百分之九十被地方留用,只有十分之一送到了朝廷手里,一旦朝廷赈灾不力,灾民就会举起抗议的大旗,而别有用心的地主豪强往往会利用灾民的无知,将矛头引向朝廷。

灾民暴乱打的旗号是反朝廷,朝廷自然是派出士兵剿灭乱民暴乱,而始作俑者地主士绅在战后不仅不会得到处罚,反而会因为维持地方稳定而受到朝廷的嘉奖。

吏部尚书刘敬说道:“皇上,您常年住在皇宫里,可能不知道乡里的情况,一个县,一个乡甚至一个村,如果要想治理好,朝廷派人的话可能需要十个人,并且还不一定能处理好,而如果让大家族的族长管理的话,一个人就够了,比如说征税,如果要朝廷派出征税人员,一个村就得需要一个收税人员,大宋六万个村子,就得需要六万个收税员,按照现在俸禄的最低标准,一个人一个月一两银子,一个人一年就得十二两银子,那么仅收税员一年就得需要七十二万两银子,户部现在一年的税赋总额才六百万两,仅一个收税员就要占去十分之一,朝廷如果在村一级设立收税员,那么是不是还应该给村长发放俸禄,还的需要七十二万两银子,如果地方上所有为朝廷办事的人员都吃皇粮,那么吃皇粮的人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朝廷根本负担不起,大宋现在的管理体制正是严重的隋唐两朝的管理体制,只在县一级设立朝廷派出机构,按照朝廷典制,设立县长一名,其余人员三十六名,有县长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行招募人员,而自行招募的人员所用的费用由县长自行筹措,这样的话,朝廷赋税供养的人口将大大降低,而县长雇用的人员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人,他们管理起当地来更加顺手,也更加顺利,如果由朝廷派驻人员管理各乡各村的事务,在到处都是家族和人情世故的社会,朝廷人员根本无从下手,最后还得仰仗地主士绅来处理,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让他们管理,朝廷还不用给地主士绅发放俸禄。”

文天祥补充说道:“在隋唐之前,中原王朝也曾经将皇权深入到村里,那就是秦朝,秦朝自商鞅变法后,将村长、里长、亭长纳入朝廷官僚体系,村长负责村民的四季劳作、官府赋税,军队征兵、府衙徭役,村长事无巨细的管理者自己村子的人,但是那是在秦国还没有统一天下之前,秦国只有五百万百姓,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快速的执行朝廷的政令,但是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管理的疆域扩大,这种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使得朝廷的管理机构满负荷运转,使得人人被束缚在土地上,最终酿成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叛乱。后世的汉朝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开始慢慢的将皇权收回到县级,县级以下就让地主和士绅来管理,发展了一千年,慢慢的就形成了现在这种皇权不下县的局面,皇权不下县,但是并不意味着乡村不受朝廷管理,而是朝廷将乡村的管理权委托给了地主和士绅,中原王朝发展到现在,实际上就是皇权与地主士绅共治的局面。这种局面已经延续了一千年,皇上现在要在地上上委任官员管理乡村,等于就是夺了地主士绅的权利,地主士绅在当地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没有他们的配合,朝廷很难维持在各地的统治,皇上的军政分离臣是赞成的,但是皇权下乡臣持反对意见。”

众多官员见文天祥明确了反对意见,纷纷附和。

这也不怪他们,大宋虽然采用的是科举考试制度,但是在当时,能够读书的百分之九十是地主士绅子弟,一般农民,手工业者是没有多余的银子给孩子请私塾先生的,商人的子弟更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而地主士绅就是当年隋唐之前的贵族世家,经历了千年,当年察举制的得利者依旧是科举制的得利者,只不过科举制给了穷苦书生一个上升的机会,小说里那些穷书生中状元的情节在古代是很难发生的,一个成年男子如果没有足够的家底做支撑,仅靠父母在田里劳作是支撑不了他读书的。

而考中科举的读书人基本都是地主士绅家的子弟或者旁支,现在王华阳要剥夺地主士绅在地方上的权利,等于是剥夺了朝中大臣家族的权利,他们自然是反对的。

王华阳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增加中央集权,中国只有完成了中央集权,才能将全国的力量调动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如果要中央集权,就要收回地主士绅的权利。

好在大宋没有豪强和贵族,唐朝末年黄巢起义,转战大半个中国,将中国上古时代传下来的贵族集团基本杀了一遍,正是因为如此,进入宋朝后,宋朝之后地主和士绅,当年能够影响中国政治走向的各个大家族都消失在黄巢的屠刀之下。

王华阳既然想完成中央集权,自然是想好了如何应对这些大臣。

将文天祥的职位往上升了一级,由太尉升为丞相,自然而然的剥夺了文天祥的兵权,文天祥的兵权被悄无声息的剥夺,大宋的文官集团就再也没有掌握兵权的人,之后将兵部脱离六部,更是让一个没有统兵经验的谢飞统领大宋三军,正是因为王华阳看到谢飞是张世杰的人,之后被陆秀夫重用,现在张世杰、陆秀夫都不在了,而谢飞在军中又没有任何根基,便是王华阳掌控军队的最佳人选。

王华阳笃信,只要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自己完成中央集权就能实现。

并且王华阳也知道,户部的赵瑞是宗室中人,他是不会反对增加对乡村的控制的,现在大宋的兵权、财权都在自己的手里,现在唯一要搞定的就是文官之首、代表地主士绅利益的文天祥了。

王华阳不紧不慢的说道:“文大人,朝廷与地主士绅共天下朕不反对,这是大宋开国之初便形成的局面,但是文大人有没有想过,朝廷的各项制度让这些地主士绅去执行,本身就是割地主士绅的肉,他们能同意吗?还有吏部刚才说,如果朝廷收回各地县衙属员的任用权,会增加朝廷的支出,朕且问你,这些属员的俸禄虽然不是朝廷发的,难道是天下掉下来的不成?”

吏部尚书刘敬说道:“不是,是县长增加百姓的赋税,留在当地给属员发放俸禄的。”

王华阳说道:“刘大人说的非常正确,这些俸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百姓那里收取的杂税,然后县长再以个人的名义发放给自己的属员,既然还是百姓养着他们,为什么要让县长来发放而不是朝廷来发放?”

户部尚书赵瑞说道:“如果是朝廷发放各地县衙属员的俸禄,那么就得增加朝廷正税,这样就会违背当年太祖皇帝定下的三十税一的国策。”

王华阳说道:“太祖皇帝距今有三百年了,三百年前制定的政策,我们是不是也要改变一下了,就是因为太祖皇帝制定的税率为三十税一,所以朝廷的正税只收三十税一,但是百姓真的只交三十税一吗?三十税一只是名义上的好听,百姓承担的税率基本都在十税三,多征收的百分之二十七都被县长和地主士绅分了,既然百姓的税没有减少,为什么朝廷不能改变一下,将正税增加到十税一,然后县衙属员的俸禄统一由朝廷发放,这样各地就没有借口再征收杂税,百姓的负担是不是变相的降低了。”

文天祥说道:“皇上说的话我们都懂,我们也知道如果朝廷提高税率,将县衙及乡长、村长的俸禄一并发放了,地方上就没有任何借口再征收杂税,这样百姓也不会被苛捐杂税祸害,但是皇权不下县的传统已经一千多年了,各地地主士绅把持着地方权利,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并且咱们光复中原还需要地主士绅的支持,如果咱们在大宋岛取消地主士绅的权利,那么将来咱们光复中原的时候,中原的地主士绅很可能会站在蒙古人那边。”

文天祥最后的话确实是王华阳没有想到的,一项改革很容易制定,但是要让大部分人支持却不容易,地主士绅掌握乡村权利已经一千多年,与皇权已经形成了默契度,皇上保证地主士绅的权利,地主士绅维持地方上的稳定,二者相辅相成,一旦皇上收回了地主士绅的权利,那么就会失去地主士绅的支持,这帮地主士绅很可能会换一个人或者换一家人做皇帝,隋炀帝杨广大搞科举制,目的就是摆脱关陇贵族的控制,关陇贵族感觉到了危险,直接将杨广赶下台,让听话的李渊家族代替杨家,建立了唐朝。

但是大宋要想超越大元,光复中原,必须进行一次深彻的变革,使得位于社会底层的农民能够支持朝廷,地主士绅阶层只占了整个社会人口的百分之五,而农民却占了百分之九十五,只有让农民参加到国家的变革中来,并且让农民得到实惠,才能让大宋变得富强。

王华阳说道:“文大人,大宋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农民,你觉得农民重要还是地主士绅重要?”

文天祥说道:“皇上,不能以人数决定谁更重要,地主士绅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大量的资源,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朝廷才能正常的运转,如果没有地主士绅的支持,仅仅依靠农民,朝廷的正常运转都是问题,并且农民大部分目不识丁,不知教化,不懂礼仪,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的是地主士绅而不是农民。”

王华阳知道自己已经陷到了文天祥的陷阱了,如果自己与他辩论农民和地主谁的素质更高,那么农民的素质永远会低于地主,如此,自己的计划将不攻自破,王华阳决定另辟蹊径。

王华阳说道:“文大人,在中原咱们可能需要地主士绅的支持,但是在大宋三岛和海东岛,我看未必吧,大宋三岛的土地,除了曼古达图部落和阿罗约部落领地,阿基诺部落故地和海东岛全岛的土地都是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