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汴京。

陈宁也在密切关注着定州辽宋战争的情况。

当听闻辽人以如此快的速度集结了三十万大军,迅速抵达定州边境,开始和宋军对峙的时候。

陈宁心中一凛。

辽人的国力是开始倒退了,但军队的素质却没倒退太多。

这么短时间内能集结三十万大军,并且开始入侵大宋边境,这足以说明辽人军队的不简单。

陈宁是担心的,但大宋的高层却一点都不担心,甚至还带着莫名的自信。

自信的来源在于他们的兵力远远高于辽人,不仅仅宋人自己有三十七万的军队人数,还有金人的八万人数。

如此之多的军队数量,怎么也能在这场战争取胜。

这几日,朝廷天天开大朝会,今日一早赵官家又召了在朝文官六品以上的入朝开朝会。

现在朝官们谁不知道大宋正在和辽人在北方展开军事对垒。

赵佶看着文武百官,兴奋的开口道:“诸位,这一场战争之后,我大宋百年的耻辱将在这一刻全部洗刷。”

“诸位不妨去群策群力,此次战争胜利之后,我们如何安排燕云十六州,如何做接下来的防范?”

赵佶说完后,陈宁脸都黑了,尼玛,这都还没开始交战呢,你现在已经注定大宋能赢了吗?

怎么赢你告诉我?

蔡京笑着抱拳道:“启奏陛下,臣窃以为,我们可以将西南的百万百姓朝辽东移动,让他们定居在燕云十六州。”

“除此外,现在我大宋境内因为各天灾还有许多流民,这一批流民现在就可以聚拢起来,待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之后,我们便将这一批百姓全部移到燕云十六州去。”

蔡京说完后,六部尚书纷纷附议,皆认为蔡京的安排十分妥当。

赵佶也认为蔡京这个安排不错,很靠谱,于是便对蔡京道:“好!蔡相果然是我大宋第一人才。”

“此安排十分妥当,就这么办吧!”

就在这个时候,陈宁抱拳出列了,他对赵佶道:“启奏官家,臣认为此事不妥。”

百官都不悦的看着陈宁,怎么大家在兴头上的时候,你总喜欢过来捣乱啊?

怎么就不妥了?

这安排不是十分妥当吗?

陈宁抱拳道:“陛下,现在宋辽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如果现在去收拾流民,那又会付出许多财政。”

“是,财政或许不是问题,但如果这一批流民全部聚拢后,若是出现瘟疫之类的怎么办?”

“退一万步说,就算前两者都没问题,若是宋在战争中不幸失败,燕云十六州没收回来。”

“如此多的流民,当怎么安排?”

“现在给了他们希望,最后却又无法安排他们,这让天下人怎么看我们大宋朝廷啊?”

“臣建议先按兵不动,等北方的战争出结果后才开始做这些事不迟。”

赵挺之出列道:“迟了!”

“怎么不迟?”

“陈大人是鸿胪寺的官,鸿胪寺是不参与政事的,所以你对一些政治决策或许有所不知。”

“你知道聚拢这一批流民百姓多么困难吗?”

“你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吗?”

“若是我们把燕云十六州给打下来了,那个时候才开始聚集流民,少说需要三五个月的时间,那燕云十六州就会成为一座空城,届时当如何?”

尼玛。

陈宁觉得赵挺之这傻哔是怎么混入官场的,怎么就成了吏部尚书了啊?

朝廷现在这么良莠不齐了吗?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混进来了吗?

如果你战争真胜利了,燕云十六州真成为了一座空城,那个时候你朝廷只要下了一纸政令,天下百姓流民就会自动进入燕云十六州,根本不需要你去做什么聚拢流民的事。

他们自己就会进去。

这些流民难道不知道该去哪里吗?

那边给他们提供家和房屋,他们是傻子吗?还要你朝廷聚拢?

不过陈宁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事在对方看来不过是愚蠢。

这点道理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他们当然知道。

可现在不做这些事,一些官员怎么中饱私囊啊?

没有人是傻子,许多看上去愚蠢的决策,只不过是他们还有其他目的罢了。

陈宁还要开口,蔡京抱拳道:“陛下,这政治上的事,鸿胪寺还是不要插手了。”

“就如同当时他们鸿胪寺去接待外邦使臣,其他衙署也不会插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请陛下三思。”

赵佶想了想,似乎是这么个意思。

在面对国家重要的政策决策的时候,他自然还是要听百官的,没有办法去听陈宁一个人的。

他虽然信任陈宁,但这件事关乎这大宋的未来啊。

他现在也拿捏不定主意,但无论如何是一定不能听一个人的意见,如此多的政治精英都说聚拢百姓是正确的事,只有陈宁一个人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你让他听谁的啊?

他肯定要听大多数人的意见。

赵佶压了压手,对陈宁道:“好啦好啦!陈大人不要再说了,先按照蔡大人这么去做吧。”

陈宁:“……”

哎,没办法,他在政治上还是弱势群体,虽然御史台的孟清源和户部郎中宁有财是支持自己的。

但他在朝堂上的声音还是太弱了。

更何况那御史大夫孟清源还是赵官家的人。

其实说白了,朝廷真正算陈宁的人,主要有户部郎中宁有财。

至于鸿胪寺卿韩伯东,他也没什么指望,这个老东西比谁都精明,让他去收钱的时候,他比谁都快,但凡有点冒险的事,你压根就看不到他的人。

比如现在,韩伯东就低下了头颅,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陈宁投目光过去,他也装作看不到。

很明显了,不要找老夫,你们自己的争斗你们自己搞,不要找我啊,我是局外人,不掺和这些事。

陈宁无奈叹息,他现在终于明白当初的苏东坡和王安石之流的无奈。

很多事你认为对的,但你未必能做得了,因为这朝廷不是你一个人的地方。

在这里比的是人脉,是谁的人多,谁的话语权强。

既然如此,陈宁也就不苦口婆心的去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