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待弦,你看看这里站的女眷,有多少仰慕大将军的,只有你,能如此畅快地表明心迹。”繁缕是真的看不下去,就差把“丢人”两字说出口来,“你既然这么爱慕将军,你该诚心相告,将军问什么,就该答什么。”
“婕妤想让待弦答什么?”苏待弦自知他们此时没有证据,所以她亦不会承认一分。
“你混进来,是不是想看看世子妃是不是蘅儿?”
“那又怎样?”待弦从地上站起来,哼了一口气:“都知道师兄那晚大闹宸英殿是为了什么,我都已经住进了将军府,难道要拱手让人吗?”
住进将军府?柳若蘅下意识地看了眼林堃远,四目对视,林堃远心中像有十万匹马呼啸而过,他想解释,刚想开口又发现对面的身份是世子妃啊……他像吞了一大口空气在肚子里,一下子有些无措。
柳若蘅迅速把目光移开,落到正朝自己走来的金成寅。
“是,我是想来看看她是不是柳若蘅,我想趁机会,给世子妃瞧一瞧身体。”苏待弦“歘”地一下抓紧柳若蘅的手腕,“我摸一摸就知道她到底是不是柳若蘅了。”
“放肆!把她给我带走!”繁缕气得冒烟,恨不得上去就把苏待弦给撕了。
“无妨,那就请这位小娘子看一看吧。”柳若蘅捋起一点袖子,索性把手伸出去。
“熙妍……”金成寅立马抓回柳若蘅的手,若是被探出了她的身份,他可如何是好,“熙妍,你是新罗的世子妃,不该卷到其中。”
“世子,熙妍是不该卷进来,可是来到大瀛,纷争就没有停息过,熙妍已经被卷进来了。”柳若蘅朝金成寅摇摇头:“无妨,就请这位娘子瞧一瞧,往后,我们也就少些纷扰。”
金成寅没有别的理由阻拦了,他只能祈祷眼前的医女技不如人。
苏待弦手指压在柳若蘅的手腕上,脉搏强劲有力、比一般人都活跃,气息极稳且绵长,和她当初在江南时摸到的一样……她是柳若蘅!苏待弦心中大惊,可她却不信,中了蛟龙掌、经脉寸断、五脏剧裂之人,如今却恢复得如常人一般,不,甚至恢复到了从前!
柳若蘅盯着苏待弦,她看到了苏待弦掩在表面下的震惊与恐慌,她朝苏待弦微微努了下嘴角——谅你也不敢说我是柳若蘅吧?你怕林堃远再不要你。
“小娘子,如何?我究竟是谁?”柳若蘅落落大方的样子,看起来一点都不怕查验。
苏待弦自是看到了柳若蘅那个具有挑衅意味的神色。是,她不敢说她是柳若蘅。可服了前尘丹的人,还从未有想起过任何往事之人。她到底是真忘记了呢,还是装的?
“世子妃,待弦冒犯了。”苏待弦咬牙,生硬地吐出这几个字。
这个结果,让繁缕像泄了气的球一般,脸上难掩失落之情,有气无力道:“去宫正司领罚,永不得再入宫禁。”
连同失落的还有江紫苼和陈卯路,而林堃远太了解待弦的心性了,她方才的表情,分明撒了谎。而柳若蘅那个带有挑衅意味的表情,他也看在眼里。只有他,打内心里欢喜,欢喜得仰天吁了口长气——无论是为什么她不肯认下这个身份,只要她还在,一切都好。
他对杵在一旁的陈卯路道:“还愣在这里做什么,陛下等着呢,不赶快回去考策论?!”
陈卯路垂头丧气地归位,临到台上还回头望一眼,难道,匡翎洲之事,我真的没有机会复仇了吗?
“三试策论,请陛下出题。”
虽然出了些意外与状况,但和帝并不很在意,甚至他也更在意这个女子的真实身份。但看到长吁一口气的林堃远和失落的繁缕,他倒是心里打了一个问号。
“陛下。”内侍官边让提醒和帝道,“宋将军请您出题呢。”
“噢。”这个题,和帝很早就想问了,他清了清嗓,“众位爱卿,有来自将门世家,有的出身行伍,也有来自武林豪门,都为大瀛的和平安宁做出过贡献。朕在前年,封了匡翎洲掌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众卿以为,朕此举,妥否?”
和帝话一出,场内顿时鸦雀无声。
静默了半晌,黄犀才道:“禀陛下,草民以为,为人臣民者,不该妄议圣上。”
“哎,爱卿,这是朕出的题,让尔等议,尔等直抒己见,绝不开罪。”
“是,陛下。”黄犀辨了辨和帝的神色,又看到兄长也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点头后,方才答道,“陛下以孝治天下,当初颁布政令时,思虑的是太后的身体,是为天下孝道之表率,臣民深感陛下之孝心,踊跃寻找。而天下人重信,陛下封匡翎洲掌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是为践诺。草民以为,陛下此举孝悌忠信,是为天下之楷模。”
“嗬,没想到是个马屁精~”崔响一拍大腿吐槽道。
林堃远哼了一声,提醒崔响,别太放飞自我了:“黄家几代忠良,这是他说出来的话,没错。”
“其他爱卿呢?”
“草民笨嘴拙舌,不懂大道理,但草民以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应是有军功之人所得,像掌拂这样凭几块石头就掌天下兵马之权,实在有些滑稽。”聂刀则直率地答道。虽说掌拂也并不是掌了多少实权,但因新罗海玉,匡翎洲重拾武林盟主的地位,混沌局众人还是有些不服。
聂刀说完,全场骚动,有人说他直言不讳,有人说他毕竟草莽,不知深浅。
“嗯。”和帝倒是露出一些微笑,然后将目光投给陈卯路。
“草民以为,陛下糊涂。”陈卯路低着头,捏紧了拳头,鼓了极大的勇气才说出口。于他而言,此次若能夺魁,那离安饶的距离就近了一大步。但若失败,武榜眼或者武探花,都会让他觉得难在程相面前抬起头。可是……他得说。
“陛下,草民以为,陛下糊涂有三。其一,新罗海玉能治病,实属无稽之谈,陛下不该听信谣言。太后身体不适,应找良医,而非找石头。其二,当今天下谁都没有见过新罗海玉,掌拂说他寻的几块石头是就是了吗?草民听闻海玉大典上,掌拂进献的五块海玉中,有两块色泽黯淡,远不如其它富有神光,陛下可否辨过,他是否滥竽充数?其三,即便新罗海玉如传闻一般富有神效,但掌拂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却始终无功绩,支援新罗一仗折将三人、兵士千人,损伤更甚,据说还引得大瀛军内斗,若无支援,这次新罗王世子恐怕不会这么高兴地来大瀛朝拜了。小小的百参都打不过,岂能担大瀛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