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内心也对李宽不满,他南下的目的告诉了众人,却唯独没有告诉他。
李宽:“舅父,多年不见,您可安好?”
长孙无忌:“托陛下的福,草民一切都好,不必忧心。”
李宽心里也非常不爽,要不是看在长孙皇后的面上,非要让他好看。
李宽自认为对得起他长孙无忌,犯了谋逆的大罪也只是削爵去官,不没有要他的性命,更没株连长孙家族,他还有什么不满的。
房玄龄:“辅机,咱哥俩喝一杯,尝一尝娘娘的手艺。”
房玄龄看出了李宽对长孙无忌的不满,为了不让李宽背上弑舅的骂名,作为李宽的知心岳父,责无旁贷顶在最前面。
长孙皇后也看出了甥舅二人互相看不上对方,她自己夹在中间也是为难。
李世民:“今天不谈国事,只谈家事。”
李世民见多识广,一招家宴只谈家事,避免了甥舅二人的尴尬。
李宽虽然对长孙无忌不满,但是依旧陪着自己的老爹老娘好好的吃了一顿饭,长孙无忌以身体不适为由离开了。
李宽:“父皇母后,儿臣明日就带着青雀和遗爱他们出兵倭国,请您们多多保重。”
李世民:“宽儿放心前去,朕一定坚持到你凯旋而归。”
李宽:“父皇,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李世民:“臭小子,人固有一死,皇帝也没例外,朕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
翌日李宽带着李君羡,李元芳,李泰,房遗爱四人从广州港出发海外,永徽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战船 ,二十门贞观炮,并排而立,巡视海外。
房遗爱:“二哥,我们在海外的第一站是哪里?”
房遗爱的问题也是大家所知道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李宽:“君羡,拿地图来,朕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流求。”
房遗爱:“二哥,您没搞错吧,我们去拿下这个小岛干什么?”
李宽:“遗爱,朕并没有开玩笑,流求这个小岛,物产丰富,气候宜人,这样的宝岛却不在大唐版图之内,我们就对不起开疆拓土的列祖列宗。”
李泰:“二哥说的极是,传令让龙舟前往流求。”
流求这个时候还是被一群土着所占领,土着人战斗力低下,简直不堪一击。
房遗爱率领大唐水师从流求岛登陆,土着人叽里呱啦的叫喊,大唐军士根本听不懂他们说得话。
土着人看见有军队过来,迅速向大唐军士跑过来,拿着石头和木棍向房遗爱他们攻击。
一轮冲击下来后,土着人就全倒下了,大唐军士都懵逼了,这种自杀式的打法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十五万大唐水师全部登陆流求岛,迅速占领了流求全境。
房遗爱:“二哥,兄弟们已经占领流求全境,请您登岛。”
李宽:“嗯,干得漂亮,对于那些投降的土着人,还是留下他们的性命,少造一些杀孽。”
房遗爱:“二哥请您放心,那群臭小子不会乱杀无辜。”
李宽:“留下一千人世代镇守流求,而后向流求移民,从此流求成为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宽还命人在流求刻写碑文:朕是李宽,大唐第三任皇帝,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2020年,于大唐永徽元年六月占领流求,也就是后世的台湾,成为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世若有人敢分裂台湾,所有华夏子孙都有权利将其击杀,保全中华民族领土完整。
大唐永徽元年六月十日
李宽 立
李宽留下的一千人全部赐以唐姓,以国为姓,世代镇守流求。
李宽:“传令永徽号启航,即刻前往倭国。”
十日之后永徽号来到了倭国的港口,李宽传旨让倭国女皇,天智天皇和扶余王来朝见大唐皇帝。
倭国大臣:“陛下,大唐皇帝已经到达古水门的港口,他传旨让您,天智天皇,还有扶余王去朝见他。”
武则天:“李宽来了吗?”
蝎盟杀手:“陛下,情况属实,大唐皇帝御驾亲征,率领十五万大唐水师,乘坐永徽号战船来到古水门的港口。”
武则天:“师傅,这个如何是好?他肯定会认出我来。”
袁天罡:“徒儿不急,有虬髯客在,他肯定受不了李宽在他面前指手画脚,安心看好戏。”
另一边的天智天皇也得到李宽的圣旨,泉盖苏文恨得牙痒痒,尽管李宽没有直接参与辽东三国之战,灭国之仇还是算在了李宽的头上,来得正是时候,泉盖苏文终于有机会报仇雪恨了。
泉盖苏文:“天皇,既然大唐皇帝来到倭国,我们就一同去见他,让他助您夺回倭国的皇位。”
天智天皇毫无主见,对泉盖苏文言听计从,否则他也不会被武则天玩弄于股掌之间。
扶余国的大营里,张仲坚也接到了李宽的圣旨,瞬间大怒,是可忍孰不可忍。
张仲坚:“黄口小儿,李世民也不敢对本国主指手画脚,你李宽又何德何能让我俯首称臣。”
扶余大臣:“国主,我们可以让大唐和倭国拼个你死我活,最后扶余国可坐收渔利。”
张仲坚:“嗯,先观望一下倭国和大唐的交锋,随时准备出征。”
龙船上的李宽,李泰,房遗爱三人悠闲的在船舱里喝茶,房遗爱却是一脸急不可待的样子。
房遗爱:“二哥,您说他们是否会应召来见驾?”
李宽:“不急,朕想着他们三人当中只有天智天皇会来见朕。”
房遗爱:“二哥,这又是为什么呢?”
李宽:“天智天皇是三人当中年纪最小,实力也是最弱的,他想要让朕帮他复国,重新统一倭国。”
李君羡:“陛下,倭国的天智天皇前来求见。”
李宽:“说曹操曹操到,快请天智天皇。”
天智天皇:“外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房遗爱看到了泉盖苏文,四目相对,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似曾相识,但是却也说不上来。
李宽:“天皇请起,不必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