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孩子们的暑期英语班时间安排在上午,学习一个半小时,中间休息20分钟,于茵一直强调要爱护眼睛,防止近视。

学完英语,没有外出的时候,书棋和书芸就带着书慧家的孩子离开回自己家。

壮壮和朵朵这几天都是住在于茵家的,二姐这几天就要生了,这胎实属不易,没有太多精力看顾他们俩了。壮壮和朵朵也乐意待在二舅家,和安安她们一起玩。

壮壮和朵朵在于茵家学英语的事情不知怎么的被王梦瑶知道了,她就撺掇卢书康和卢母,想把她家的两个孩子也送过来。

她真的要疯了,放暑假,卢母罢工了,让她们自己带孩子,她累了。

潇洒好几个月了,两人都不喜欢哄孩子,本来就是卢母带的时间多,这回完全交给他们俩了,弄的鸡飞狗跳的。

卢书康也是烦了,以前上班的时候,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有限。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被孩子折腾的要疯了。

两人一合计,觉得主意不错,对于之前的事,他们选择性失忆,当没发生过。

于茵可没失忆,门都没让他们进。

“二嫂,孩子又没有做错什么,你怎么这么不通情达理呢?再怎么说,他们也是二哥的侄子。”王梦瑶还想道德绑架。

“孩子是没做错什么,他们最大的错就是投在你的肚子里,听明白了吗。我们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井水不犯河水,走到对面就当不认识,以后少来我家。”于茵关上门,懒得和她们说话,把谁当傻子呢。

这事卢书睿也是支持的,合不来就不要往一起凑,省的惹是非。

但是卢母很生气,还跑来找卢书睿,让他们妥协,被卢书睿不客气的拒绝了。

又惹得卢母一顿埋怨,于茵说“你再这么胡搅蛮缠,我就去卢书康学校问问,他这么不负责任,只管生不管养的父亲,这么没有责任心,有什么资格当老师。”

一句话,卢母像被针扎破了的皮球,立马瘪了。

卢父听说以后,对卢书康两口子下了最后通牒,他们再这么不知所谓,就把他们赶出去,不让他们住家里的房子了。

卢父说家里的房子是他的,即使以后他死了,不可能全留给卢书康,他还有两个儿子呢!

这回,两口子消停了!

假期的生活很惬意,不用起早,不用赶时间上课,于茵美翻了。

“起来了?饭菜在厨房呢,快去吃。”

卢奶奶今天没回自己家里,修剪她的花花草草呢。

“知道了,奶奶。”

于茵有点不好意思,卢书睿昨天太烦人,没完没了的缠着她,害的她起这么晚。

孩子们不在,应该是被卢书睿带出去了,还有点良心,怕孩子去吵她,都带出去了。

“有人在吗?”

于茵刚吃完,就听见敲门声。

“谁啊?”于茵问了一声,又去开门。

“我是你们的邻居。”门外,站着一位五十开外的女同志,看见于茵开门,还有点局促。

“快请进来,我们之前一直上学,没怎么和左邻右舍亲近。”于茵知道,这时候的邻里关系都不错,远亲不如近邻。

“婶子怎么称呼?”于茵客客气气的,来人也放松不少。

“我住你们隔壁,街坊邻居都习惯叫我黄嫂子,你叫我黄婶子就行。”放松下来的黄婶子很健谈,也很直接。

她说她们家不是沪市本地人,是从苏州那边过来的,来的时候就夫妻俩,刚结婚,进城谋生的。

后来进了厂,安了家,也有了孩子。

她们家有五个孩子,两个大的都响应国家号召下乡了,剩下的三个,两个进厂当了工人,一个高中要毕业了。

“小于,我是听他们聊天,知道你是从云省来的,我家两个大的也在云省下乡。”黄婶子说着,擦了一下眼角。

“老大68年去的,老二70年去的,这么些年,就回来两趟。”于茵看着她担心焦虑的脸,心里也不好受。

“恢复高考以后,他俩也参加了,但是底子太弱了,也没时间好好复习,都没考上。我就想问问,云省那边生活的怎么样?我家两个大的从小懂事,报喜不报忧。”

黄婶子家里两个上班的儿子都结婚了,还有了孩子,过得不错,明年可能会分房。

小的女儿学习还不错,明年考大学希望不小,就是大儿子和大女儿,儿子还好,娶妻生子,还有个伴。大女儿三十来岁了,一直没有结婚,就等着回城呢。

她后悔了,那时候应该把工作转给大女儿,让她回城的,而不是给了小儿子。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这么多年啊!愧疚和担心担折磨着她,寝食难安。

“那边怎么说呢,整体环境不太好,尤其插队到公社的,没有工资,也会被排挤。”

于茵说的是实话,卢书睿是幸运的。分到县里,还当了老师,不然,也得脱层皮。

“那样啊,这可怎么办,我得给他们多寄些东西过去。”黄婶子家的孩子真的懂事,每年都会寄特产回来,说过的不错,她还信了。

要不是前两天看见弄堂里有重病回来的,那瘦的皮包骨的模样,吓到她了。

“婶子,有条件就多寄点营养品吧,身体损耗的不轻。”想想,每天强度很大的劳动,吃的却不怎么样,不是所有的知青都能吃饱饭的。

这十年间,云省接收了几百万的知青,不可能都吃饱的。

于茵他们县是条件不错的,那也就混个八分饱,是不管什么,只要能吃不管味道的饱。

想起自己看过的那片墓碑,于茵浑身一凉,不能再想了。

黄婶子又问了一些云省那边的劳动强度,工作的环境,吃住的条件。

于茵没有美化,实话实说了。真的,云省的知青很苦,是在沪市的家人不能想象的苦。既然有心关心,就要告诉她实情。

离年底的知青大罢工没多长时间了,明年初,知青就开始大批返城。对每个家庭的冲击都不小,都有影响,家庭矛盾也会不断升级。

黄婶子可能也想到了这些,结婚生孩子的兄弟们会更多的考虑自己的小家,对下乡在外的姊妹会又担心愧疚到无所谓。

该问的问完了,黄婶子又郑重的谢了一回于茵,起身离开,回家了。

看着背影都充满悲伤的黄婶子,于茵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母亲,为离家在外的孩子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支援农村建设这件事,无法评判对错,只是可惜了那些埋骨他乡的年轻人,他们没有机会看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