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凡人回忆录 > 第十二章 适应新环境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二章 适应新环境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适应新环境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

市场环境在变,国家政策在变,你周围的人在变,你自己也在变。

从出生到死亡,你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同一种生活环境里,希望永远生活在温室里的人,那不是奢望,那是智障。

一般人20岁毕业,工作到50岁到60岁,中间经历至少30年,大部分人会工作40年,有几个人能从一而终?能从一而终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幸运儿,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要面对现实,面对社会的变迁,工作变动属于正常现象。

还是回到我自己的家庭吧,我和我父亲都换过工作,也都挺能适应新环境的,但是要说谁更优秀一点,我不得不承认,我父亲比我更优秀一点。

他用最终的实际结果证明了,他在新单位混的更好,因为调到新单位之后没两年,老爸居然在90年赶上了最后一波红利,分到了单位房子。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单位里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呢。而我则用二十年的时间,和颠沛流离的工作证明了,我就是一只乱飞的没头苍蝇,不管飞到哪个坑,我都能舔上两口饭。

我自己的事放到很多期后面再说吧,先说父亲的事,因为他在新单位混得好,所以赶上了计划经济最后的红利,分到单位房,这件事情一直影响到今天的我。

老爸刚到新单位的那几年,我对他的工作状态并不了解,因为我住在爷爷家老宅,每天上学就是从湖边跑到马路边,对老爸单位的事情接触不到,不像后来几次搬家,老爸常常会带我去他的单位,我那时候才知道老爸这人其实挺油条的。

不过这时候的老爸,上班应该还是挺老实的,因为他每天都是一早出门,晚上才回来。

人到新的环境里,总是要经受一些考验的,就像今天的你跳槽到新单位,也有个试用期呢对吧。

老爸是从油田调职到了汽车厂,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凭我后来不断换工作的经验,我能想象老爸当时所面对的局面。

同事跟他不熟,话也不会跟他多说。就算时间长了,因为工作的原因,一来二去话变多了,同事依然会怀着一种拿捏的心态和老爸打交道。

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每个人在老环境里,遇到新人的时候,都会一边打量新人,一边想,这人性格怎么样?我能不能欺负他?我压他一下他会不会跳起来?我试探他一下如何?

虽然大部分人心里想的,不会像我写的这样直白,但是有意无意中,人性确实是这个意思。

后来的事实证明,老爸不是那么容易被拿捏的,早年国企单位的关键好处分房子也占着了,并没有因为调动工作的原因而落下,在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里,我只能理解为,老爸混的还是很可以。

他上班的具体过程我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情,我是明确知道的,因为老爸跟我说过不止一次。

他在调动回汽车厂没多久之后,在工友们闲暇时间搞的厂区摔跤大会上,老爸把当时厂里最壮的一个人给击败了,而且还击败的非常有水平,按我爸的话说,叫“摔倒他三次,三次不同花样。”我母亲也附和老爸的说法,说老爸说的是真的。结合后面老爸在新单位混的状态,我也相信这是真的。

不过这个所谓的厂区摔跤大会,其实和油田里的那个摔跤大会差不多,就是一群爱闹的年轻人凑在一起互相切磋,燃烧过剩激情的场所。

但是在这种摔跤大会上打赢了,也还是很有用处的,人与人之间,最喜欢的就是八卦各种消息,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那时候老爸的同事之间会聊什么话题。肯定有人茶余饭后会聊,“哎,那个新来的谁谁谁,把谁谁谁给打败了。”出于看笑话的心态,这种小道消息很快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原来那个厂区小霸王被打败,会有各种人想着去看他的笑话。

说实话,一个新人在这种老国企里要想立足,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到了今天,新人要想在新环境里立足很简单,把业绩做上来就行了嘛。如果是干销售的,就把销售业绩干上来,如果是搞研发技术的,就把产品搞出来,对吧,各个岗位都有一套成熟的评价标准,哪怕你啥也干不出来,你就天天加班,在单位里卷嘛,卷的同事领导全都看在眼里,觉得你很上进,哪怕货销不出去,产品研发不出来,但是只要你肯卷,也有你的价值,这叫卷王的力量,又叫榜样的价值,卷的其他同事不好意思下班,你也就能立足了。

但是那个年代的评判标准比较复杂。

那时候的国企大单位追求利润吗?我不知道,追求生产效率?好像也看不太出来。所以那时候的国企员工,说得好听点,价值观是比较多元化的,说的难听点,他们目标不明确,前进的方向很模糊,甚至没有前进的方向。可能有些高层是追求晋升、追求生产、追求正常运转,但是还有一些管理者,和更多的底层员工是追求个人利益,追求混。所以你到新的单位来,仅仅是干活干得好,别人是不会理你的。

而这时候,老爸的能打,反而让他在一众底层员工里建立了地位。

能打也能有地位?能打只会赔钱吧?这是今天的社会价值观,在90年那个年代里,能打还是有一点用的。

还是和今天做个对比,今天这个社会,秩序井然,法治完善,街头打架这项技能已经没有意义了。

你和别人发生矛盾,只要旁边有摄像头,你一旦挨打,往地上一躺就完了,多少也能弄点钱,一般也不会吃亏。

哪怕打架的时候身边没有摄像头,也没关系,打完之后各自上医院,打伤人的坐牢,被打伤的拿钱,该赔多少赔多少,也不会让谁吃亏的。

但是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社会还是挺乱的。其实当时社会治安也在慢慢好转了,只是人们还没意识到,还没缓过劲儿来。

举个例子,父亲刚调动回南京的时候,我也跟着搬回来,住到了南湖边,应该是在88年到90年之间吧。那时候湖边的大马路旁,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个生活用品批发市场,贩生活用品、贩假烟、贩啥啥啥,都在这里。到了今天,这里依然还是个批发市场,只是规模小多了,就剩下一些生鲜品的批发了,日用品基本没了。

其实每一个城市的生活用品批发市场里,都是鱼龙混杂的,市场里的经营者,还带有市场初期那种野蛮开路,暴力圈地的行事风格,打架斗殴那是家常便饭。事实上,在那种环境里弄死人也不算奇怪。

有一年,我还在大伯家蹭饭的时候,就有批发市场里的两拨人在湖边动手了。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只是后来听说是批发市场里做买卖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利益嘛。最后从马路边一直追到湖边,追到大伯家的门口。

这时候我和弟弟还在门口玩儿呢,还是大伯母眼疾手快,看外面形势不对,马上把我和弟弟往家里一拉。我爷爷那时候抓在手上转的两个石球,都被他们抢去砸人了。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面说的是批发市场的事情,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在发展初期的时候都这样,包括后面我的一个老板,也经常会跟我回忆她当年在批发市场发家的英勇事迹,凭她一个女流之辈,是如何勇敢的面对欺行霸市的批发市场恶霸,不过里面有没有添油加醋,我就不知道了哈哈……当然了,今天的批发市场别说打架斗殴消失了,就连生意都没了,批发市场的档口空空荡荡,门可罗雀,因为生意全跑网上去啦。这就是时代变化的力量。

不过那时候,国企单位里面治安比社会上好多了,非常秩序井然。但是国企里的人虽然环境好,并不代表他们看不见当时的大环境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在那个年代,能打,对一个人在群体里面立足还是有一点点价值的。

当然老爸肯定还有其他方面,也挺优秀的,所以才会在调动到新单位之后,在最重要的利益分配里面分到了一杯羹。

计划经济的时候,单位职工是可以分配到住房的,但并不是每个职工都有,如果你家原本有房子,可能就分不到,就像我的叔叔伯伯们,他们也有工作,但是他们就只能靠老宅拆迁换新房。所以具体这个制度是如何制定的,细则是什么,我完全不清楚,但是这个分房子是上一个时代留下来的,最后的红利这一点,是绝对没跑。

后面互联网开始流行的时候,不是有个顺口溜嘛,说80后是最悲剧的一代人,分配工作没赶上,分配房子也没赶上,到老了,又赶上了延迟退休,还有啥啥啥的,我已经记不清了,总之就是说,80后是一点计划经济的红利也没赶上,还赶上了激烈的社会竞争。

这很正常,时代进步了嘛。你不可能永远躺在计划经济的温房里,早晚也是要出来面对风吹雨打的,社会就往这个方向走,你还能挡住社会发展的潮流?那岂不是螳臂当车了?

其实别说80后,就是75后基本上已经不可能赶得上分房子这种事儿了,因为分配房子的政策,大概就在92年到94年左右结束了,后面就全部都是商品房,靠市场的力量分配了。

而我老爸作为一个88年调回汽车厂的新员工,居然在90年就混到了分配房子,可想而知我老爸那是多能混。

我家可不像有些人家,有些人家里总有人当个一官半职的,能提携提携亲戚,而我的家族全是社会底层,不是单位工人,就是小流氓,包括我爸自己也是普通工人。走上社会了,全靠自己混,我也继承了父辈们的混子基因,所以我也经常以混子来自称,只是水平不到位,没老爸那么能混而已。

后来我爸混到什么程度?厂里负责分配房子的厂长跟我爸说,“你就说吧,谁跟你关系最好嘛,谁跟你关系最好,就让谁进分房委员会。”

所以老爸混的那是真的好,何止是八面玲珑啊,简直是妖娆妩媚。

分房这件事的影响对家庭而言可谓巨大,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是最终凭老爸的努力,还是成功赶上了末班车。

具体的情况,就下期再说吧,过程挺搞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