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华都往事【工作笔记】 > 第20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政策的出台,一般情况下可能很简单,但是,往往在执行时会出现意外。所以,做事不要急于表态,也不要着急下结论,否则可能会比较尴尬,甚至无法收场。

作为一家城区支行的一把手,假如你只想做一个“太平官”,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得罪,那么,只要伺候好上级就可以了。

但是,一旦抓管理,就会牵扯到调整干部,只要动他人的位置,一定会得罪人,无论你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那你就得不到太平。

当梓涵看到,通过努力就可以出成绩,他就不可能任由一切都按部就班。

假如那些混日子的人占着位置,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就不会有位置和空间。

当年,省行人力资源部出台了政策: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网点可以配备副职,试点的支行也可以配备副职,长庆支行、文景支行和凤城五路支行因为是试点行,配置有副主任,方新支行属于规模达标的网点,也可以配备副职。

结合年初制定的政策,梓涵决定,年底前必须要做一番人员调整,而这次调整的范围和幅度恐怕会更大。

支行公司部这一年多成绩瞩目,是重点培养和支持的部门,胡守信在公司部做了将近两年的副职,主要负责做业务,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管理职责。这次调整干部,梓涵准备破格提拔他为正职,并安排他在管理岗位上锻炼一下。

支行营业部在老于的整治下,尤其是对公柜台的人员经过了大规模调整后,目前已经基本规范,而且人员配备也相当到位,老于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支行的个金部也应该做一些调整。梓涵了解到,牛希材对个金部主任吴尊友多有不满,他曾与梓涵说过,提出老吴在业务推进方面不给力,经常在业务中“夹带私货”。

老吴来自东郊支行,曾经也在含光路支行工作过,业务上,他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没有在城北支行工作过,是东郊支行撤并后直接安排过来的人员。在个金业务发展过程中,他与牛希材有些冲突,具体是什么原因梓涵也不太清楚。

既然主管行长说了几次,梓涵这次必须考虑动一下,也可以让老吴出去“避避风头”。

财管部的秦燕一直是内控与合规条线的标兵。

梓涵在法规部工作时候就对这个小丫头有很深的印象,而且法规部副总老王对这个“小燕子”总是赞口不绝。但是,梓涵通过与之多次沟通发现,她似乎对业务发展更感兴趣,所以,这次也可以考虑一下她的转岗和转型。

财管部设立之初,梓涵提名了由秦燕担任副职,对此,支行班子也已研究通过。但这之后,李强副行长给梓涵打电话,希望他考虑一下蒋雯丽的安排,是否可以担任财管部副职?梓涵说:班子已研究决定,假如调整肯定不合适。但毕竟是省行领导点将,作为支行行长不能断然拒绝,因此,他在解释后给李行长留了一句活话儿:在合适的时机,一定考虑解决蒋雯丽的职级问题。

刚好,这次就可以一并解决。

方宏君目前是综合管理部副职,他也一直表示:希望能够去做业务,也许,今后可以提职做一把手。如果调整他的岗位,综合管理部的副职也需要重新选择一个人。

经过一番思考,梓涵对于一把手的安排,大概有了一个轮廓。

梓涵先是分别找主管公司、个金的副行长征求意见。涉及提职,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对于张育轩的安排,两位主管行长均面露难色,他们不想安排这样一位曾经的一把手,降职以后来自己主管的部门。对此,梓涵比较理解,但是,张育轩虽然业绩不佳被降职,不可能把他一撸到底,不管怎样都需要安排一个副职的岗位吧?

省行对于基层免职或者降职处理人员,一般安排在机关,或者作为督导,或者安排在非业务部门。相比之下,支行没那么多可以安排闲置人员的岗位。

最后他提出,在调出吴尊友去凤城五路的同时,将张育轩安排在那里做副职,可以观察一下,看看张育轩的表现,再考虑今后是否继续使用。

对此安排,两位副职倒是没有意见。

梓涵安排于俊华到支行个金部担任一把手,牛希材也没有意见。

梓涵提议,胡守信提职到营业部担任一把手。

对于这个提职,洪刚副行长没有意见,但他担心小胡调走,会影响支行公司部今后的工作。梓涵提议,由朱沐然接替,营业部与公司部在众多业务上有交集,这种安排实际上是加强了公司部工作力量。

蒋雯丽接秦燕的副主任,也完成了李强副行长之前交代的事情。

秦燕和柳云虎担任营业部副主任,两位副职分别主管个金和公司业务,这对小胡也是一种支持,实际上,这样快速提拔他担任一把手,而且还是营业部一把手,很可能有些“操之过急”。但梓涵认为,目前大胆起用新人之际,可以通过强化他的支援保障力量,锻炼和培养他的管理能力。

个金部的黄火宣提职到长庆担任副行长,接柳云虎的工作。

营业部的客户经理辛晓蕾提职方新支行副行长,王智林调任北门支行接张育轩。

提职章雨琪为综合管理部副主任,接方宏君工作,方宏君则去文景支行担任副行长。

这次的人员调整还包括支行公司部、个金部、营业部以及部分网点的客户经理,也一并解决,虽然个别部门和网点目前还有客户经理岗位空缺,但还是先安排下去,今后考察一下,成熟一个推荐一个。

至于方新支行的张晖,依然是方新支行一把手,行政级别不变,只是变更为“副行长主持工作”,也是对于绩效考核靠后网点人员的一种惩戒。

这次调整,张育轩、张晖两位一把手分别受到降级处分。

在凤城五路工作没多久的老王,属于众多调整人员中似乎有些“吃亏”的,因为凤城五路支行今后的发展一目了然,而北门支行可谓举步维艰。

对此,梓涵考虑的是支行今后的人员布局:老王和文景支行的老张都接近内退年龄,如果没有提前布局,将准备使用的干部输送到重要的管理岗位,肯定会出现人员青黄不接的脱节情况。

梓涵与这次提职、调整的所有人一一谈话,他说明了支行管理层的想法,希望他们理解。其实,每个人都清楚,这是一把手主推的。

提职的人自然心满意足,但降职的人,包括工作安排不如意的人只能说:服从组织安排。

事实上也只能如此。

梓涵和小胡谈话时,他有些诧异,甚至目光惊愕:行长,我是不是哪里的工作做得不好?哪些地方你们不满意了?

梓涵也有些吃惊:小胡,你怎么对于提职竟会有这样的想法?

梓涵说:“正是因为你工作出色,所以支行准备破格提职,安排你到营业部做主任,这也是对你的一种锻炼。”

“行长,我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在公司部工作,即使不提职也没有关系。”小胡的这番话让他哭笑不得。

“我感觉,你可能还是格局不到位,提职是为了今后做更多的工作,我就是要把你们这些能干的都提拔起来,这样才能为支行树立一个标杆,对你来说,只在一个岗位工作,肯定不利于今后的成长,你还是好好想想今后怎么工作吧!”他甚至有些生气。

这个事情梓涵和邓雅琳说了,她说回头和洪刚副行长分头做小胡的工作,开导开导他,她说:小胡还是比较认死理,就是想干业务,其他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多。

是啊,如果支行人人都这样只想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个团队将会无往而不利。

梓涵觉绩突出就一定能脱颖而出,支行的领导会“不拘一格降人才”。得,这次人员调整后,肯定对支行全体员工的震动更大,他们看到了业绩落后确实会受到处分,而只要你业绩突出就一定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