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处长亲自开车送梓涵到了纪委门口。

梓涵一眼就看见,支行的王师傅开过来的车已经停在那里了。

邓雅琳见到梓涵,泪眼婆娑。之前,梓涵在被中纪委调查时候,给她打过招呼:假如有一天他李梓涵突然失踪,有可能是中纪委把自己“扣下”了。

所以,她知道梓涵这次突然失踪,而且又断了联系,一定就是这件事。于是她立刻与省行监察室联系,后来,她又与省行李岐副行长汇报,大概知道梓涵被扣押这件事情。于是,她一直在支行焦急地等待着,当她接到了梓涵的电话,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见到梓涵以后,她很激动。

其实,中纪委调查完500万赞助费的情况就走了,而且,他们对于梓涵的配合还是比较满意的,临走时,中纪委的侯亮平主任还给梓涵留了电话,说今后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联系他。

没想到,省纪委把他留置了两天,而这一次与500万赞助费没有一点关系,是关于严广生索要赞助费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严广生为什么被省纪委抓了,而且,他为什么一口咬定是华都银行给他们执行庭的赞助费?这是梓涵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在回来的路上,马处长简单地给他介绍了事情的经过。

中纪委在调查500万赞助费的时候,对严广生采取了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虽然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双规”,但不允许严广生离开招待所的房间。事情调查完毕,随即解除了对他,以及所有涉及这件事情相关人员的限制措施。

但是,严广生不干了,他又吵又闹,觉得中纪委对自己很不客气,损毁了他的形象,并扬言要去人大告中纪委办案的同志。

中纪委撤出之前,交代了省纪委的同志,认为严广生不仅嚣张跋扈,而且行为可疑,应该调查一下。

也许,中纪委听到了一些风声,只不过调查法院的一个庭长,不属于他们的办案管辖范围。也就是说,他严广生还够不上被中纪委立案调查的“资格”,因为中纪委是打“大老虎”的,这种小蚂蚁,交给地方上就可以了。

所以说,人不能嚣张,不能得寸进尺。

中纪委已经给出了结论,认为省高院虽然最终没有收取华都银行的500万元赞助费,但是在执行案件的过程中有违纪现象,但是,没有对有关人员给予处分。

结果严广生却跳了出来,一定要人家给个说法。

好吧,那我们就给你个说法!

省纪委通过调查,取得了确凿证据,立刻对严广生实行了“双规”,还有他的副庭长张晓东,会计吴大伟。

梓涵的确不知道,他们最后问老齐要了多少钱,他只是听老齐说过,大概是四十万。他也是经过这次被调查,才知道具体数字。

严广生通过他熟悉的庞家声律师提了现金,严广生与副庭长分的最多,执行庭其他人也分了一些所谓的奖金,他们也用这笔钱购置了一些办公用品,其余的钱,就作为庭上的小金库。

马处长说,由于严广生“极不老实”,所以,纪委对其采取了最严厉的方式——由武警战士每天看押,对其在精神上予以施压。

他崩溃以后,除了坦白交待从华都银行执行案件中获得所谓的赞助费,还将他自己收受贿赂的事情一一道出,没想到,他的记忆力超级好。

谢过马处长,梓涵上了单位的车,他们一行朝着城北支行方向驶去。

回到单位以后,梓涵有些茫然,感到十分晦气。

于是,他在办公室将自己穿过的短袖衬衣、长裤和皮鞋换下,交给办公室主任张晖:“张主任,麻烦你把这一包东西帮我扔进垃圾堆吧!”

梓涵开着车回到家。

这几天非常巧,刚好他家里人都外出了,所以他两天没回来,也没有引起家人的注意。

洗了澡,躺下后他就睡着了,一觉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他实在太缺觉了。

他回来的那天晚上,邓雅琳带队,支行组织员工去宁夏旅游了。

当时她说,自己就不去了,安排其他人带队。梓涵觉得没有必要,事情已经说清楚了,可能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他来配合,这也是走之前省纪委李处长叮嘱他的,梓涵觉得自己能够应付的来。

再过十天左右,梓涵要去香港学习,对于这个事情,他咨询过马处长,马处长的意思:你就不要去了,我们可能随时要询问你一些情况呢。

如果不去香港培训,梓涵也需要给省行的领导汇报一下。他听见李处长说过,杨行长找过省纪委的领导,关照过这件事情。于是,第二天醒来以后,他就开车去省行汇报。

但是,杨行长和几位省行老总去厦门观看网球大师赛了。梓涵就与李岐副行长汇报了事情的经过,他又到监察室找杜健敏说了。

杜总听了有些吃惊:当时我听他们说,就是简单了解一些情况,没有说要对你进行强制性措施,这有些过分了吧?

梓涵只能苦笑一下:其实就是简单了解了一些情况,人家也没有对我怎么样。

杨行长回来以后,梓涵将所有情况向行长做了单独汇报。

当杨行长听梓涵说,省纪委有可能去总行找刘行长核实,杨行长显得有些坐不住了:去总行找刘行长,这样影响不好啊!如果让总行领导知道了,还以为我们这里发生了什么重大案件呢。

梓涵想:你杨行长再怎么不同意,恐怕也不可能阻止省纪委调查了解情况吧?

离开杨行长办公室,梓涵就给刘行长打了电话,除了简单说了自己被调查两天的情况,他还说了,省纪委认为,是华都银行给省高院执行庭的赞助费,而不是律师主动给的,因此,他们可能要去找他刘行长核实这些情况。

刘行长听了以后,毫不避讳地说道:那就让他们来吧,这个事情我知道,也是我要求你这样做的,为了要回执行款,我们只能这样做,他们来了我也会这样说的。

这多少有些出乎梓涵的意料,当时,他仅仅在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潦草记了几句。他仅仅是口头汇报刘行长的,而且他还信誓旦旦,自作聪明地说:不会“夹银行的手”!

结果事情竟然变成了这样。

刘行长可以说:我并不知情。

但是,当他听梓涵说了这些情况后却坚定的说,他是知道的!

这种领导目前确实太少了。

现在很多领导通行的做法是:大家冲啊!弟兄们给我上!

如果出了问题,他就会说,我当初就不同意你们这样蛮干!看,捅了篓子吧?

菊花园大厦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没有解决,案件款项没有收回,省行现在的新办公大楼恐怕就是个笑话,这块土地会被政府无偿收回,省行只能还在原来的办公地址上。

梓涵忙碌了那么多年,除了拿到一点点奖金,而且还是“嗟来之食”,现在又被纪委狠狠地收拾了一顿,这值吗?

刘行长认真地建了这样一座“可以抗八级以上地震”的办公楼,他自己在这座新办公大楼里坐过一天吗?这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