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气渐渐变凉了。树上的叶子开始变黄,青黄之间,过渡……

早上起床,安家老婆婆已经穿上了秋衣,八十岁的人,受不了风。

每年这时候,也是暑假结束,新学年的开学季。安家早上下楼,小区里送孩子上学的父母纷纷出动。八月底,学校开学,再过一周,九月初,路上又要密集堵车了。

安家老公,送女儿上班回来的小智,在楼下慢慢悠悠停车,那辆红色的别克suv在他的驾驶下,像个小乌龟在挪动。老小区停满了车,倒车也是个技术活。小智是个孝顺懂事的老北京,有三十多年驾龄。为了照顾老母亲,小智父亲去世后,他一直陪着母亲居住。还说服安家和女儿一起搬来跟母亲同住。

养儿防老。生命中的看似偶然,有时已经是命中注定。

安家第一次跟谢叔见老公小智,是在父亲北京公司大门外,小智陪着谢叔一起来的,接安家和父母去他家里做客。谢叔进去跟安家父母喝茶,两个年轻第一次见面,互相打量起来。小智正在擦一辆白色桑塔纳,大城市长大的孩子,绅士有礼貌。

“你好!”“你好”,两个年轻人客气的打招呼。从此两个年轻人成了一家人。一个屋檐下摸爬滚打。安家刚接触小智家庭,觉得书香门第和谐友爱。那时候,公公是家里的定海神针,是家里的顶梁柱。婆婆则是智多星,冷静有智慧。两个儿子有礼貌,安安稳稳做好自己的事,两个儿媳妇也没那么多事,跟儿子处的相对和谐。大家庭里还有了冬至第三代。

这一切,随着安家公公去世,开始出现小遗憾。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哪有十全十美。

安家上学时,觉得个子高的男生能立得住。原因很简单,个子高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优势高出一筹。

有人说,女儿找另一半,要么跟父亲相似,要么相反。

安家在县城重点中学读书时,开学的时候,厂子会派车送行。如果派两辆车,大家会不忙不忙,因为都有地方。如果只派一辆车,车厢里会分出“三六九等”。上学的群体唯恐上不了车。车库,会出现一幕罕见场景,军绿色大卡车刚一停稳,孩子大人一起往前涌。安家父亲老安瘦小,个子矮一些,不愿意跟大家抢,总落在最后。安家母亲则强势,在一群人里“三下五除二”,用特殊迂回曲折的前进手法,总能率先挤上车。

上了车,车斗里人挤人。母亲还很幽默,一群人挤在一起,“别挤了,别挤了,再挤就挤成相片了!”,惹得大家从最初的躁动到欢快,空气也轻松下来。“哈哈哈”,“秀师傅太幽默了”!大家哈哈大笑,军绿色大卡车在欢笑声中,离开三线厂,一路开到重点学校。母亲的强势爽快,成为母亲在三线厂受欢迎的原因。这也是,母亲无论在那个环境里,都能迅速融入的秘诀。

只要父母有时间,一起送安家到学校。有时,老两口给安家铺床意见不一致。父亲老安细致节奏慢,母亲爽快麻利,常常因步骤不一致,母亲瞬间变脸。父亲则扔下床单,到一边抽烟去了。父母亲,一个脾气慢,一个脾气快,往好里说互补,在有些事上则会出现步调不一致。这个时候,基本是父亲老安让步。

“好男不跟女斗”,老安的名言。顺带还有标志性的嘿嘿一笑。

父亲老安长得帅,脾气好,公婆家没有负担。对帮助岳母家一点怨言也没有。这样的好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安家母亲对老安很满意,也很珍惜。所以,两人吵架从不过夜。这个好传统,也让安家得以继承。既然两个人在一起,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能有什么大不了和过不去的事情。互相让一步,就过去了。

每到学校放假前,三线厂也会派车接孩子们回家。有一年放寒假,安家把行李卷打好,等厂里车没来。就跟梅姐和红姐,还有梅姐上大放假回来的涛哥,一起去了梅姐家。就是那次相遇,梅姐跟涛哥确定了关系。说来,安家和红姐为梅姐涛哥的婚姻助力,是真闺蜜。梅姐涛哥一直对这个小妹妹关照,后来安家到沂蒙大学上学,梅姐跟涛哥没结婚,还一起去学校看过安家。涛哥买了一个大西瓜,安家宿舍没有刀,山大学化学的涛哥用冲洗后的身份证,打开了西瓜。梅姐跟涛哥是真爱,涛哥迷上了梅姐,一见钟情那种。他们的儿子乐乐都上班了,也交了女朋友,如今在济南石油系统。子一辈父一辈的传承。

长话短说。等安家回学校,厂子的车刚要发动。那次是厂子教育科李科长来接孩子们,李叔批评了安家。

回到家里,安家父亲怒气冲冲,胳膊一用力,将安家从门里拉出了大门外,这是父亲最愤怒的一次表现。这个女儿上个学,太让他费心了。父亲为她真是……曾经因为初中班里有位喜欢文学的女同学,喜欢另一个班里男同学,爱而不得,在家里绝食。女同学父亲是教育局长,竟然给学校施压,凡是跟女儿接触过的宿舍女同学,为什么没有帮助女儿,为什么不阻止女儿,都要写检查。幸亏当时副校长是母亲姥姥家那边的亲戚,安家幸免了。孩子啊,这一路长大,不在父母身边住校,让父母多揪心啊。

这次,厂教育科李科长在父亲那里又告了一状,“好好管管你闺女吧!”

父亲自然新账旧账一起算。

安家想想也后怕。如果没赶上厂子车,行李卷被带回家,人没回家,父母该多着急啊。虽然安家可以坐公共汽车回家,可是一切都是可是?谁又知道会出现什么事情呢?尤其是养一个女儿,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

年少不知父母恩。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安家和红姐陪涛哥去沂蒙找梅姐,他俩的婚姻还是未知。谁也没有前后眼,谁又能知道呢?

安家母亲是粗线条,她考虑问题没有这么细腻。如果考虑这么多,她当时不会让只有十一岁的女儿远离身边,去学校住校。所有的事情,都提前安了砝码。你想得到什么结果,也想承受遇到的一些污渍。脚也会不小心踩上烂泥。

安家有个师姐蕾,是学校的“校花”,长得非常可人,一米七多的个子,男人的“白月光”。走路袅袅婷婷,每当她经过,多少男同学心旷神怡,学校一道白色精致风景线。

就是这么好的姐姐,竟然被食堂里做饭的一个坏小子看上了,那小子青春期迷上了蕾,得了花痴病。提前踩好蕾宿舍的路线,知道蕾住的床铺。然后好几天夜里,蹲守在她们宿舍旁边。趁着宿舍女同学起夜上厕所的时候,他溜进了宿舍。溜进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去亲近蕾,把熟睡的蕾亲醒了,蕾的嘴都咬肿了。幸好没有发生在夜里猥亵的事。凡是这件事,在学校引起了轰动。

为了平息事件,学校把伙夫开除了,蕾继续留在学校读书。蕾姐后来考上了山农,分到了烟台。

经过那件事,蕾变了,变得低调没了神采。那么唯美的一个姐姐,后来嫁给了她父母单位,一个知根知底的技术小伙。踏踏实实过日子那种。她的父母不想让这么清纯的女儿再受伤害。

随着年龄增长,安家也对男人身高没了感觉,有时候反而觉得“傻大个”,在人群中不协调。还是“船小好调头。”安家老公是中等偏上一点的个子。

说起婚姻,所有的人都是一场遇见,也是一场邂逅。蕾姐梅姐是学校不同特色的校花。蕾姐清纯,梅姐娇艳古典美,还有一位海波姑娘,则是现代美,海波是学音乐的。比安家高一届。蕾姐梅姐比安家高两届,因为安家跟梅姐是忘年交姐妹,所以安家跟海波和蕾姐也算点头之交。

海波跟蕾姐梅姐父母一个单位,海波父亲是那个单位领导,养的冰清玉洁,肤白貌美,现在的话说,就是白富美。海波那时谈上了恋爱,学习成绩下降了,后来考上了中专,嫁给了涛哥的好朋友,也是学音乐的一个大专生,也算夫妻有共同语言,都是学音乐的。

很多自由恋爱的人,两个年轻人在一起和谐,往往双方父母瞎掺和分道扬镳。不过,这也要看当事人是否有定力,是否受父母影响。有定力的人,无论谁掺和,人家也不会改变,有自己想法和认知。

无论是婆婆妈妈,各行其道各取所需,大家能和睦相处?存在互相斗气,加上老公处理不好婆媳关系,婆婆和儿媳妇都会把气撒到儿子身上。小智弟弟的媳妇结婚前的要求是,必须单独住,不跟老人一起住,没有房就不结婚。也是一个人间清醒的主。不像安家,能忍让能凑合,还懂得感恩。

安家的父母对儿子和媳妇儿出现矛盾,从来都是批评自己家儿子,儿媳妇文丽把公婆当成亲爸妈,孝顺公婆。父亲老安觉得儿媳妇为好了,不也多个亲闺女。闺女嫁得那么远,还是跟儿媳妇近。包括安家母亲,必须让儿媳妇满意,儿媳妇不满意,亲闺女就别回来。有一次,安家买好票,想回去看父母,安家母亲说弟媳妇没时间接她,让她把票退了,损失了安家好几百块钱。那一段时间,安家母亲像被儿媳妇心里“绑架”,没办法,谁让儿子不争气呢。只能哄着儿媳妇开心。不能让女儿来破坏儿子儿媳妇的和谐。人都是现实的,亲闺女在现实面前,不如儿媳妇实际。老人们不糊涂。包括安家跟小智闹矛盾,安家母亲也是批评安家。

安家堂姐说的没错,安沪这媳妇儿也不简单。

婆媳关系,就像不可逾越的墙。安家母亲和儿媳妇处的比亲娘俩还好,亲闺女反而成了门外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安家也理解母亲的难处。为了弟弟和弟媳妇少打架,父母只能小心谨慎维护着这个岌岌可危的家庭。

八十年代有个电影《喜临门》,电影里王玉梅老师扮演的婆婆,忍辱负重。大儿媳妇有好吃的,藏起来不给老爷爷和婆婆吃。儿媳妇水莲孝顺婆婆和老爷爷,温良恭俭让。给安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这个人人为己的时代,一个家庭也需要彼此谦让、互相关爱。

安家父母知道安家婆婆官太太的自信,对她们两口子表现出不冷不热,所以不太愿意跟她多联系。其实,安家婆婆对谁都那样,除了对她娘家人。婆婆凭自己本事考学出来的,她只相信自己。每个人成长历程不同,需求不同,性格也不同,为人处世更不同。

老太太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听话孝顺就可以了,她不在乎其他人。人间清醒。

安家母亲则更在乎小辈们的尊敬,小辈们过年过节来看看她,她很知足。也许,她在这种关系中,觉得自己有价值而已。

有人喜欢安静,有人喜欢独处。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人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夫妻两个人,但凡有一人太为自己考虑,另一个人心寒了,那就离分手不远了。年轻时,为了孩子忍着,孩子大了,不想再忍了,有的老太太想为自己活的那种,毅然决然跟老头离婚。中国式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