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奶奶家那个村,到崮乡中学,有一片核桃林。相传核桃浑身是宝,核桃能吃,核桃叶子能治皮肤病。年轻人长个青春痘什么的,用那个叶子熬水洗洗,听说很管用。
安家从小不喜欢吃核桃,每年家里会有崮乡老家捎来的核桃。父亲老安和母亲对核桃则相当重视,将核桃晒干,有时候还会用核桃仁腌咸菜吃。姥姥则把核桃仁蒸着吃。
安家慢慢长大,出嫁了。婆婆是生物老师,她研究核桃的构造,认为核桃补脑有效果,对核桃青睐有加。母亲知道安家婆婆喜欢,从崮乡到北京,常常捎一些土特产核桃过去。
“崮乡也没什么好东西,老安想着给大姐捎点核桃和花生!”
崮乡那片核桃林是父亲和村里人还有知青们一起种的,也叫知青林。那时,大爷已经去部队,父亲带着二姑三叔出工,作为家里的劳动力,小小年纪跟着一起去挣工分。爷爷奶奶去世早,兄弟姐妹相依为命。
当年的知青,在农村孩子眼里,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一代人。
安家从不知道,父亲还会栽树。只见过父亲种菜。没想到父亲还是一个农把式。这一点比安家母亲要麻利。安家母亲会简单的农活和烙煎饼。很早就进厂干活了,家里的农活偶尔回去帮着收地瓜干。
收地瓜干那次,安家还有印象。黄石板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刨地瓜,场面相当壮观。母亲和三姨还有舅舅们,把地瓜从地里刨出来以后,用那种专门的篦子,把地瓜一片片跰好,晒在田垄上,石头上。
那一年,父亲也参加了收地瓜活动。收完地瓜,还带安家继续往北,回了崮乡大爷家。爷爷奶奶不在了。大爷家就是家。
当年父亲种的那片核桃林,也是回奶奶家的必经之路。核桃林附近有个水库。孩子们没事就到那里玩。父亲说,小时候常在河里玩耍,游泳也是在那里学会的,基本就是狗刨。
村里的年轻人,有时候谈个恋爱,也喜欢到核桃林。因为核桃林旁边就是知青点。核桃林大约不到一百棵,七十多棵的样子,错落分布在进村的半山坡上。每到夏天,绿意盎然,到了秋天便是核桃丰收的季节。
多年以后,村里开始发展农业,有一段时间,村里想把核桃树砍了改成示范观光农田。
安家三叔当时在村里负责农业,他竞选上的村主任,三叔在南京部队服役,转业后回到家乡。做过小买卖,也务过农。三婶娘家家庭殷实些,经常接济三叔家。三叔在南京待过,见过世面。他极力保护下了这片核桃林。
如今这片核桃林成为了崮乡的一处绿色露营基地,核桃林坡上还建起了知青展览馆。那一年回崮乡,父亲特意到知青点看了看,那是一代人的记忆啊,安家懂父亲的心,母亲觉得知青点有什么好看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安家送给母亲一句话母亲丈二摸不着头脑。
父亲又想起三叔了,“三叔当时想法很简单,这片核桃林是村里年轻人集体种的,留个念想吧。”
父亲看知青点,也是看这片核桃林,核桃林是他和弟弟妹妹一起种的,还有当年从城里来的知青们。
父亲与母亲,有时候是两个频道的人,幸好女儿还能懂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