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三藩之乱完全是没必要的战争,如果康熙手段不要强硬,采用怀柔政策的话,三藩会被慢慢削藩,也不至于会爆发战争。
之所以前面用了那么多文字来描述王辅臣,这是有原因的。
王辅臣造反对清朝来说,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如果能够降伏王辅臣,局面是不是就向着清朝有利的方向去了呢?
没错,答案就是这样!
看着这个昔日爱将被康熙逼反,吴三桂做梦都能笑醒,而吴三桂本人真金白银的给了王辅臣来笼络他,而王辅臣也确实很猛,一路打下来,基本没有遇到对手,直接把多铎的儿子董额都吓傻了。
照这样下去,别说打仗了,估计很快王辅臣就来到了北京城下!
康熙一看,只好让图海出马了。
为什么说只好呢?其中大有原因,图海虽然是满人,但是并不是宗室,所以康熙让图海去陕西打王辅臣的时候给的职务是抚远大将军,这个位置一般只有满清宗室才能担任!
顺便说一句,图海的儿子比他老子还有名,因为某些电视剧的影响,让他的儿子身份水涨船高,他的儿子叫诺敏!
图海到陕西之前,他的前任董额已经攻打了平凉八个月了,别说攻下城,就连砖头都没有刨下来几块,每天重复的工作就是气人,火化,再死人!
现在,图海到了,这个局面要改一改了。
就在图海到达当天,就召集所有人先开会,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所有人都说马上攻城,图海却笑笑不说话。
其实也是,这城都攻了八个月了,要是能攻下来估计也轮不到图海来了。
面对将领们激动的心,图海委婉的告诉大家,我是康熙派过来的,有要敬畏之心,这城里住着这么多的老百姓,万一死了那就是造孽啊,给叛军一个机会,上天有好生之德,能投降最好。
这话基本就是胡扯,能攻下来早打下来了,还用得着好生之德?
所以,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什么是高手,这就是高手。
图海的话很快就传到了平凉城里面,老百姓一听马上就炸了,时不时就有人从城里逃出来,人心已经动摇的情况下,平凉城距离被拿下也已经不远了。
其实,当王辅臣听说是图海来了之后,自己也有点动摇,因为王辅臣的老领导就是图海,对自己这个老领导,王辅臣还是了解的,可他偏偏想试试,自己和图海能不能过两招。
而图海则用实际行动告诉王辅臣,不要心存幻想,抓紧投降最重要。
图海先让人围住平凉城,也不攻城,隔三差五的让人架着大炮对着平凉城轰炸,守军是苦不堪言,想打都找不到人,只能看到炮火!
趁着这个机会,图海让人溜到城里找王辅臣谈心,反复告诉他只要王辅臣投降,康熙就既往不咎。
双重心理攻势和大炮的影响之下,N姓家奴王辅臣做出了决定,投降清朝。
只不过,王辅臣的所作所为让我很不理解,投降之后王辅臣估计是害怕就选择了自杀,被图海给救下来了。
敢死还不敢活着,你说这人图什么?
顺便再提一嘴,王辅臣最后的结局是喝毒酒自杀的。
而王辅臣在三藩之乱的作用就是他反清,清朝就走下坡路,他投降清朝,三藩就走下坡路。
距离陕西遥远的地方,郑成功的儿子和耿精忠又掐了起来。
郑成功的儿子是郑经,耿精忠的爷爷是耿仲明,这二位都是老熟人,而老熟人的儿子,也会是我们的老熟人,尤其是郑经。
以后我们说康熙收台湾台湾的时候会讲到郑经,这里就不说了,只说一说耿精忠。
耿精忠的生平我们之前说过了,耿精忠死了之后,他的儿子耿继茂继承了耿精忠的王爵,而耿继茂很明显没有这个福气,干了没多少年就死了,耿精忠就接了自己爷爷和父亲的班当了王爷。
清朝为了笼络三藩,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娶了皇太极的女儿,耿精忠的妻子则是豪格的女儿。
不要小瞧这种皇室联姻,意义重大!
一来是为了表示清朝很看重你。
二来是为了告诉你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看起来一切都很不错,只不过耿精忠这个人是一个很迷信的人,而他的身边人就为他散播了一首谣言,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
“天子分身火耳“
天子就是皇帝,火耳就是一个耿字!
这意思还不明显嘛,耿精忠就是皇帝的另外一个分身,换句话说皇帝也是可以有两个的,并不是只有北京那一个,耿精忠也是其中一个。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耿精忠打小就不是一个老实孩子,至少不是一个什么忠臣,如果说吴三桂造反是被康熙逼的,那么耿精忠就是自己非造反不可那种,谁不让自己造反就跟谁急眼。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先造反。
康熙十三年三月份,耿精忠马上响应吴三桂,在福建造反,并且杀了当时的福建总督范承谟,范承谟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他的父亲大家都熟悉,就是早期投降后金的范文程。
据说这两个人也是有矛盾,主要还是范承谟看不惯耿精忠家里奢侈,耿精忠去福建的时候曾经给自己建了一座王府,不仅奢侈,并且还非常有炸裂效果,带了几只从印度抓过来的大象在王府附近养着。
三藩之乱爆发之后,耿精忠占领了福建,而福建身后就是台湾,台湾的郑经虽然不是什么好鸟,可政治立场和耿精忠是一样的,都是清朝的敌对势力,所以耿精忠很放心将自己的后背展现出来。
为了表示诚意,耿精忠特意让人去台湾告诉郑经,我准备打清军了,我看你整天呆在岛上喊着反清复明的口号,不如跟我一起打清军吧!
耿精忠没有想到的是,郑经答应的特别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