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听完高士奇的话,也知道了纳兰明珠一党的可怕之处!
这个时候,郭琇早就对纳兰明珠不满了,弹劾了纳兰明珠,而康熙自然算是借刀杀人,解决掉了明珠。
为了不让人怀疑,这件事情的幕后主使是自己,康熙将这个功劳放到了郭琇身上,一年之内将郭琇一个四品御史提拔到了一品的大官。
至此,郭琇凭借这件事情,名扬天下!
而康熙打击纳兰明珠的另外一层用意就是保护索额图。
索额图这个人,我们之前介绍过,父亲是索尼,侄女赫舍里是皇后,因为参加擒拿鳌拜,所以被康熙重视。
康熙这个人,一直是一个念旧的人,翻看史书,你会发现,但凡跟着康熙擒拿过鳌拜的人,结局都比较好。
纵观康熙这一生,因为当皇帝实在是太久了,所以党争这个问题一直是存在的,而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斗争算得上是比较有名气的!
更让我奇怪的是一点,纳兰明珠和索额图居然都是正黄旗的,所有有人说,这是满洲贵族势力,新势力和老势力之间的争斗。
不同于一般的党争,这两个人可谓是实力相当,就连清史稿上面都说
“索额图,纳兰明珠势力相当,同把持朝政,互相培植自己的党羽。”
索额图进步比明珠快,早在康熙九年的时候就当了大学士,而明珠进步明显慢一些,一直到康熙十六年才当上了大学士。
由于两个人出身不同,所以性格也不同,索额图这个人狂的不得了,公开排除异己,而明珠就恰恰相反,表面上很谦虚,视钱财如粪土,其实背地里相当阴险。
我们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索额图就是表面上绝对不吃亏,属于那种当场就敢修理你那种,而纳兰明珠则是表面笑呵呵,类似于一个笑面虎的人。
双方之间你来我往,斗得不可开交,最高潮的一次还是关于裁撤三藩的时候,因为索额图收了钱,所以不同意裁撤三藩,而纳兰明珠却坚持裁撤三藩,索额图当时就怒了,心想你这王八蛋不是故意和我顶着干嘛!
纳兰明珠并不解释,只因为他早已经摸准了康熙的脉搏!
所以,当索额图建议杀了纳兰明珠来安慰吴三桂的时候,直接被康熙拒绝了。
不过,这件事情并没有影响索额图在康熙心里的印象,而康熙对这两帮人也是烦的不行,为了调节这两帮人,康熙曾经将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等人叫到了宫里,亲自为他们上了一课,课题的名字就叫做。
党争的下场,只有害人害己!
可惜,这个课是上了,可是两个人依旧我行我素,将康熙的话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
按照这两个人的性格,索额图是斗不过明珠的,因为索额图太狂,树大招风的情况下,索额图被人弹劾的次数太多了,让康熙都烦了,而索额图也及时醒悟过来,打了一个生病报告就回家休息了。
原本以为,自己先收拾索额图,这两帮人都会收敛一些,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索额图倒了,明珠却更猖狂了,最后发生了郭琇弹劾明珠的事情。
明珠倒了下去,最后又起复,势力已然大不如从前。
相比较于朝廷上的争端,康熙所面对的外部压力比内部要大的多,在内部而言,康熙是皇帝,大不了就杀人,可是外部势力的崛起让康熙迫不得已的去杀人。
首先,康熙是皇帝,内部无论党争多厉害,皇权还是至上的,可面对外部,人家压根不认你这个皇帝,这就不好办了。
而康熙面对的这个外部强敌叫准格尔国,如果说到对手,这个人的名字叫葛尔丹!
准格尔国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新疆伊犁河谷,在此之前清朝所面对的西部其实是这样的,除了准格尔部之外还有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
这四个部落在之前都比较松散一些,清朝采取又打又拉的方式来间接控制这些部落,可等到准格尔部的葛尔丹上任之后,这个局面就被打破了。
应该说,葛尔丹这个人是非常有野心的人,上任之后先统一准格尔部,然后开始教训起来其余三个部落,这三个部落自然不是葛尔丹的对手。
这样一来,葛尔丹的野心变得更大,在他的眼中这个世界绝对不止这几个部落,他的目标是自己的邻居满清!
而对清朝来说,这一幕似曾相识!
若干年前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个部落,然后和明朝开战的历史便很快浮现在了康熙的脑海之中。
关于葛尔丹这个人,康熙应该是印象深刻的,这个人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是康熙的下属,每次康熙派使臣去的时候,葛尔丹都是从来不跪拜。
应该说,葛尔丹是一个很狂的人,但是葛尔丹狂的背后是因为有实力的支撑,从后面的战争情况来看,葛尔丹的骑兵甚至要比清军的骑兵战斗力还要强,更为关键的是葛尔丹的背后还有俄国人的支持。
在此之前,沙皇俄国虽然已经和清朝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可内心是不服气的。
一来二去,俄国和葛尔丹就算是勾搭上了,而葛尔丹也曾经对康熙说过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这话说的相当明显了,事情到了这一步,不得不有个说法了。
康熙从来就不是一个只能说说的人,他的做法就是御驾亲征,这并不是康熙的第一次御驾亲征,早在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康熙就表示想要御驾亲征,被当时的大臣们给拦截了下来。
在清朝看来,早在顺治年的时候,这些部落就联合起来上过一个折子,表示愿意归顺,接受清朝的安排,从法律意义上来看,这就是这些部落已经承认了自己是清朝的下属,现在葛尔丹的行为就是以下犯上。
这是不可饶恕的,如果纵容葛尔丹,那么西藏和新疆占地面积非常大的地方,从此以后就不再属于清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