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年景好了,谁若是忘本,得被庄子上其他人家背地里戳脊梁骨。

“让老赵去找人,咱们庄子上能干活的,还有不少呢,加上隔壁村的,一天中午管一顿饭,晚上干完活让他们各自回家休息,也省事了。”李复说道。

现在庄子上没什么大活儿,哪怕是修路,也只是庄子修内部路,这些活儿零碎的很,李复不是什么专业的包工头,也算不出这些活儿要多久才能干完。

只能说,人多了的话,一切都有可能。

所以才说这些活儿零碎,跟修书院,修交易区,修他的新宅子,完全不一样。

他这新宅子修了这么久,对于干活的工匠来说,那真是个挣钱的好地方。

稳定干了将近三年呢。

现如今,庄子上的人,家中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种,农闲时候,男人们负责出去干活挣钱,家里的女人和老人们加上半大孩子,负责照顾着点地里,日子过的就很不错了。

手里有粮,有钱,心里踏实,日子过的也有奔头。

摊上这样一个好主家,也是一种福分了。

“思想要转变一下,现在隔壁庄子的庄户,也是归在咱们这儿了。”李复笑道。

庄子都成了他的了,庄户自然也就成了泾阳王府麾下的庄户了。

书院都横跨着两个庄子了,那边的人,当年虽然两边是干过仗的,可那时候都是为了活路,都是各为其主,如今李复也就不计较了。

他们的主家都倒台了,跟一帮平民百姓计较什么?

抢水就是抢一年的活路。

打仗这事儿,李复能理解。

以前两边结仇,主要是因为那边的管事的,是想着用各种手段把庄子弄过去,好向他的主家献媚,或者是,本身就是裴家的意思,想要将自己麾下的庄子与这边连成一片,连人带良田,都给侵占了去。

这才是结仇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底层百姓为了种粮食,为了活路而争抢。

当初李复挨那一榔头,可不是那边普通的庄户干的。

对方就是冲着他来的。

如今那边的庄子,庄户都是普通的庄户,当年的那些恶仆,早就随着主家的倒台,树倒猢狲散了。

长安城里,曾经裴寂家里的那些仆从,早就被遣散了,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跟着裴寂的其他儿女。

裴寂和裴律师出事,李世民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只是要了裴律师的命,发配了裴寂,裴寂的其他儿女,并没有因此而有什么性命之危。

只是日子过的大不如从前了而已。

毕竟原本有官职的,都被降了官。

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官,连降三级之后,也只是成了一个小吏。

只是有一份稳定的能领俸禄的工作而已。

曾经的豪宅,仆从,他们养活不起了。

家都被抄了,拿什么养?

能养的起自己,已经是勉强了。

过日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庄子上的活儿,紧着咱们这边的人用是不假,但是在缺人干活的情况下,隔壁庄子,也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归在我手里之后,人家到了秋天,也是要交一份粮食到这边来的。”李复解释着:“给个机会。”

阎立德笑了,对着李复拱了拱手:“还是怀仁你心胸宽广啊。”

李复跟隔壁庄子的事儿,他早就听说过了。

不过李复的想法也对,当年不对付,那是当年了,主家都倒台了,没必要跟一帮平头百姓计较。

谁不是为了生计才乖乖听话的呢?

“往后他们愿意好好干活,奔着过好日子去,我也不拦着他们,但是给机会归给机会,能不能把握住,要不要好好干,那还是看他们,要是心里还藏着什么小心思的话,往后,可就没有这种好事儿落到他们头上了。”李复淡淡的说道。

“当是如此。”阎立德也赞同。

“那既然如此,等水泥全都运送过来之后,就着手修路吧。”李复说道:“老阎,你能看管的过来吗?若是不行,我就再从长安要两个人过来。”

“没什么问题。”阎立德说道:“都在庄子上,无非就是骑马走一段路而已。”

前两年庄子上折腾那么大的工程都看管过来了,如今只是修个宅子修个路而已,他堂堂一个匠作监的匠作少匠,还干不了这点活儿了?

要是从长安城,将自己的弟弟给叫过来,就为了这点事,那他这个做大兄的,老脸上才挂不住呢。

商定完正经事之后,阎立德问起了李复家中的乔迁宴。

“怀仁,你这乔迁宴打算什么时候办?人都住进新宅子里了。”阎立德问道:“到时候庄子上修路动工什么的,是否会有影响?”

阎立德知道,李复要是办乔迁宴的话,宫中的那两位说不定会到庄子上来。

极有可能。

“钦天监给算的日子。”李复说道。

随后,李复从书桌的一角,拿出了一份名单。

“老阎,你也给掌掌眼。”李复说道:“这是宴请完宫中两位陛下之后,咱们私底下再举行一场宴饮的名单。”

“都是关系不错的人。”李复说道:“与宫中,那是家宴,不方便邀请,但是过了家宴之后,必定还是要有一场的,若是你觉得不合适,也可以改两场。”

因为李复摸不准,阎立德他们,与程咬金他们这些人坐在一起,是否会不自在。

而阎立德看过这张名单之后,微微蹙眉。

继而叹息一声。

“怀仁,还是改两场吧。”阎立德说道。

“你与宫中,太上皇,陛下他们,是家宴,与卢国公,楚国公他们这些人坐在一起,喝酒聊天,我们这些人,不方便坐在同一场上与这些人打交道,身份上,不合适。”阎立德解释着:“你总不能怠慢了人家。”

“至于我们这些人,私底下虽说与你关系也不错,但是毕竟跟这些国公们,没有多少交情与来往,坐在一起,反而多有不自在。”

“若是想坐在一起畅快饮酒,还是另外来一场的好。”

虽说都是同朝为官,但是官员跟官员之间,也是有一道看不见的墙壁的。

程咬金,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等,这些人,那都是跟着陛下一路走过来的,都是陛下的左膀右臂,他们是一个圈子里的。

而他们这些匠作监的官员,便不好跟人家攀扯关系了。

尤其是在庄子上,参加乔迁宴,原本怀仁便是想着让大家吃好喝好,敞开了聊天喝酒的场合。

圈子不一样,如何敞开?

所以,还是另外来一场的好。

李复微微点头,思索着。

随后说道。

“那就听你的,再来一场。”

“只可惜,行本他们还在外地。”

“这一场,倒是不用着急,等行本他们回来也不迟嘛。”阎立德笑道:“新宅子反正是第一年住,只要在今年内,这场酒啊,都能吃,我们这些人坐在一起,就用不着那么多事情了,也用不着让钦天监算个什么好日子,到时候我给看个日子就成。”

阎立德也有这一手本事。

虽然比不得钦天监,但是人家在匠作监,给皇室盖宫殿的,手里要是没点活儿,匠作少匠岂能是这么好做的?

“反正今年行本他们,肯定是要回来的。”阎立德说道。

“他也给你写信了?”李复好奇询问。

“写了,说了说那边工程上的事情,都是匠作监的同僚,相互之间有点交流,很正常吧?更别说,私底下关系也挺好,都是在怀仁你这庄子上长久的待过的。”

李复点点头。

是啊,倒也正常。

“宴请宫中的乔迁宴,是什么时候?”阎立德问道。

“五天之后。”李复回应:“钦天监说,是难得的好日子,咱也不懂,听他们的就是。”

阎立德算了算。

“的确是个好日子,不过,五天的时间,足够庄子上这边修路开工了吧?到时候一起进行吗?人多的话,宫中不会介意吗?”

“都是庄子上的人,介意什么?而且,庄子上有卫队,宫中既然来,肯定也是要带金吾卫来的。”李复说道:“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也是,我倒是把这茬给忘了,现在你的泾阳王府,可是有卫队的,一千号人呢,带队的还是苏定方,不得不说,陛下是真疼你啊,苏定方这样一个人才,让他到庄子上给你做卫队首领。”

“各取所需吧。”李复笑了笑。

五天的时间,开工不一定开工,毕竟还不知道,窑厂那边要送水泥送到什么时候。

不过,在等待的期间,宫中倒是派人来给送了消息。

不是关于乔迁宴的,而是百骑司的人来了。

李复在书房见了百骑司的人。

“殿下,这是陛下让下官送来的消息,以及,裴世清当年出使倭国回来之后的相关记录。”百骑司的人将资料奉上。

“恩,辛苦了。”李复拿过资料,放在了桌子上。

对于倭国的上心程度,李复可从来都没有松懈过。

最近倭国的使者在长安城到处拜访官员,李复虽然管不着人家去拜访官员,可是若是他们想要在长安城拜师,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春秋左传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朝中的那些官员都是读书人,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更别说,大唐人是打心里看不起其他异族人的,收这样的学生在麾下,他们是不要面子了吗?

有头有脸有名声,出去谈论起来,说收了个倭国的学生。

怕不是要被人笑话啊。

你的学问是在大唐传播不出去了吗?收不到正经学生了吗?去收异族学生?

多掉价啊。

百骑司的人将资料送到之后,便拱手告辞了。

李复翻开手里的资料。

这一看就是誊抄过的,原版应该是在宫中,或者,宫中的也是誊抄过的,原版资料,还给裴家人了。

裴世清出使倭国,是随着倭国的遣隋使一同回去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路线,是遣隋使来中原的路线,而这条路线,一直沿用到现在。

毕竟,间隔也没多少年。

趟出来这么一条路也怪不容易的。

从中原出发,先到达百济,而后去竹岛,向南到舭罗国,经过大海中的都斯麻国,向东到达一支国,竹斯国,再向东到秦王国.......

秦王国?还有这么个地方?

又经过十余个倭国的附属国.......

这会儿,倭国就有附属国了。

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啊!!!

倭国的都城邪靡堆,在魏志倭人传当中,记载的是邪马台。

“倭王遣小德河辈台,从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后十日,又遣天礼哥多毗,从200余骑效劳......”

“这是隋书中的记载,如今结合裴世清回家写下来的这些资料,路线方面,是确定可以相信的。”

百骑司拿到了裴世清的一手资料,估摸着过两天,就能从遣唐使那里得到印证了。

裴世清在倭国停留了三个月,将在倭国所见到的风土人情,全都记载了下来。

从他的见闻当中也能看出,倭国在极力的模仿着中原的文化习俗,以达到增强其社会文风发展的进程。

只是,当时裴世清所见,如今读来,感觉那边的模仿,还是粗糙的很。

所以说,中原稳定下来之后,才会有遣唐使来长安。

说白了,还是想要继续学,继续让倭国的实力得以壮大。

裴世清在倭国的这三个月,所见到的,是倭国的政通人和,见到了他们上下一心谋求改革的决心。

虽然不知道当时裴世清是怎么想的,但是在李复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推古天皇,圣德太子谋求变革,这当中圣德太子作为摄政大臣,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得亏活到四十来岁就没了。

不过,去年支持圣德太子变革的推古天皇,也没了。

这算是好消息,毕竟,一个支持太子摄政,力求改革的倭王,本身就是个贤明的君主。

敌人的君主贤明,这可不是李复愿意见到的。

他更愿意见到,皇室跟外戚苏我家的争权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