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星洲有些奇怪,不知道姜柠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次他测试出结果的时候夸他,反而在第二次测试结果出来之后异常激动。
不过这不妨碍他的开心。
戚星洲悄悄扬唇,带着一丢丢小傲娇。
他不知道,姜柠内心是真的不平静。
姜柠没想到,戚星洲的这个识别系统,居然能这么利害,结果也这么的精准!
如果说第一次测试戚星洲的时候,是因为她知道戚星洲的父母是谁,从网上也能搜到一些蛛丝马迹,所以对这个系统的厉害之处认知不到位。
可是,付方舟的这个识别结果,竟然和系统给她的答案是一样的!
在戚星洲这,李满红和陈江俩人早年被接受采访的照片赫然排在结果的第一和第二,而且匹配率高达89%和91%!
姜柠脑海里的系统也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在看到付方舟的识别结果,居然和自己查询出来的结果一样,系统也惊呆了,第一次夸人:[宿主,你这个小搭档好聪明啊。]
它能在第一时间知道付方舟的亲生父母是李满红和陈江,是因为它诞生于后世。
后来的科学技术水平可不是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比拟的,这也是系统一直很满意自己的原因。
但是宿主的这个任务搭档,却用了明显超出了这个社会发展的ai全息技术。
早在之前姜柠参加《生存30天》的时候,系统就在背地里暗暗将戚星洲的身份检测了无数遍,要不是它没有从戚星洲身上检测到异样,它都要怀疑对方和它一样,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了。
“我发个信息给付方舟,将这个结果告诉他。”姜柠说着,真低头给付方舟发信息。
戚星洲自己研发出来的东西他自己知道,是绝对不可能出问题的。
但是见姜柠毫不犹豫的相信,他眸光定定的落在姜柠身上,那种想要和对方亲近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了。
陈江和李满红是江红电器的老板、老板娘,姜柠也简单粗暴,直接在互联网上将两人的百度百科信息搜出来,然后截图发给付方舟。
并且发消息说:你去和他们做个亲子鉴定,会有你想要的结果。
另一边,付方舟正好是闲暇休息时间,听到手机消息提示声响起的时候,他拿起桌上手机,动作不紧不慢的。
等打开微信,看到是姜柠发给他的信息。
付方舟脸色一下就变了。
他没有立刻回复姜柠的话,而是抱着他自己都说不出的心情,点开了那两张截图。
付方舟:……
他无语了一下。
觉得姜柠是在逗他。
付家产业虽然不涉足电器方面,但江红电器他还是知道的。
甚至,他家里、公司,就有不少江红电器的东西,比如空调、加湿器等等。
他马上发消息给姜柠:你认真的
这几个字刚打出来,立刻就被付方舟删掉了。
他直接打电话给姜柠。
姜柠很快接了。
付方舟心情有些不平静,就连寒暄都省略了,直接问:“你认真的”
他从来没听说陈家丢了个孩子的事情。
“认真的。”姜柠认真道:“去做个亲子鉴定,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你怎么知道的”付方舟忍不住追问。
同学聚会距离现在才过去多久,而且他有关注姜柠,知道姜柠这段时间都在一个小山村里直播。
这才放了一天的假,姜柠知道了
“我有我的渠道,暂时还不能告诉你。”姜柠语气沉稳:“你如果相信我的话,那我的答案就是这个。”
付方舟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好一会儿后,他说:“我知道了,姜柠,谢谢你。我先考虑考虑,过些天再联系你。”
“好。”姜柠应声,两人很快挂了电话。
戚星洲就在旁边,车内空间逼仄,就算姜柠没有开免提,他从姜柠的话语中也能大概猜出付方舟的反应。
“他会去做亲子鉴定吗”戚星洲开口。
“不知道,等过些天再联系他看看。”姜柠摇头,照付方舟刚刚表现出来的样子,好像并不相信他会是李满红和陈江的孩子。
但如果他真的很想找到自己亲生父母的话,哪怕有丁点希望,他应该都会去验证一下。
姜柠将屏幕上李满红和陈江的照片点开,然后放大。
细看之下,其实付方舟和两人的长相是很像的,他的长相结合了亲生父母两人的优点,乍一看可能觉得他和照片上两人不太像,可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出某些相似处。
毕竟是血浓于水的家人。
如果姜柠在京市的话,她可能会去和付方舟见一面,当面聊聊。
可她现在在千里之外的偏远小镇,只能希望付方舟自己想清楚了。
姜柠看着手机上的时间,和戚星洲说:“我联系一下沈导,看看他那边忙完了没有,我们要回村了。”
戚星洲一听姜柠要走,顿时有些舍不得。
他闷闷点头,看着姜柠给沈闸打电话。
其实沈闸早就和节目组那边沟通好了,和司机坐在车内等姜柠。
他知道姜柠肯定是和戚星洲在一起,所以并没有打电话来催促,直到接到姜柠的电话,沈闸说:“早就弄完了,你什么时候可以回村”
姜柠说:“现在。”
沈闸和司机在河田镇的另一边,姜柠对河田镇比较熟,主动开车带着杨姝和戚星洲去汇合。
乡镇不大,不过几分钟就碰面了,看着姜柠下车离开的背影,戚星洲心里的那抹不舍在这一刻直接到达顶峰。
他打开车门,在杨姝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快步朝姜柠走去,带着某种蓄谋已久的气势,就连走路都像带着风。
姜柠也察觉到了身后的脚步声。
她转过头,看着大步跟过来的戚星洲,还没等她开口说话,戚星洲已经走到跟前,小心翼翼将姜柠拉到一边,他低着头,低声和姜柠咬耳朵:“你别和楼应言走太近,他能做的那些事我都能做,还能比他做得更好,更多,更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