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昭帝本纪 > 第八十六章 生变(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毒?”景成帝神色意外,“倒是看不出静安有这样的胆量。”

“说是一种慢性毒,十年之内必会暴毙。”

“这不正常,”景成帝琢磨了会儿,“比如说这皇宫之中,能给朕下毒的,皇后算一个,皇贵君也勉强能算一个。如果下烈性毒,试吃的人当场便能试出来,即使是慢性毒,太医院的御医们也不是吃素的。皇后和皇贵君同朕是年少情分,这才能有些许机会。百济王是个精明的,有了荣安的例子在前,她不会不防着静安的。”

“儿臣也是有这样的顾虑。明日百济王一行便要返程,儿臣想让陵阳郡王以长姐的名义护送,倘若静安真的有什么疏漏,她还能帮着弥补一二。”

景成帝点头:“也好。静安的条件,你不妨先应下,届时究竟该如何应对,也得看静安和百济王出什么招。”

“儿臣明白。”

回府的路上,元玮骑马护持在静安公主的车驾边:“小弟,你这样遮遮掩掩,太女恐怕会心生不悦。世女在京城还好,你远在百济,太女即便有心,都有可能赶不上朝局变化。”

静安公主温柔一笑:“大姐放心,我在百济也不是全无倚仗。”

元玮叹了口气:“你大了,主意也多了,我却还是无用,一样护不住你。”

静安公主闭目倚在车壁上假寐,回应她的,只有马车内一片沉默。

元玮骑马上前开路,静安公主身边的明珠掀开车帘望了望,这才又放下帘子:“公主,郡王走远了。”

静安公主睁开眼:“如何?”

明珠摇了摇头:“奴才打听过了,徐侧君说的那几家铺子,十几年前就搬走了。”

静安公主脸上没有半点失望:“无妨。三十多年前,徐侧君的母亲还是个孩子,更何况他自己了。这些铺子的消息,不过是表明身份向我投诚而已。”

“那徐侧君是可以信任的了?”

静安公主摇头:“我谁也信不过,包括太女,包括母王父君大姐二姐,只有握在自己手中的,才是我能掌控的。那些欺我辱我之人……”

“公主慎言。”明珠紧张地望向车外。

静安公主重新闭上眼,不再说话。

景成三十五年正月十六日,新年刚过完,百济王携王后静安公主归国,太女亲自相送。

京郊十里亭。

元琦指着身后十几辆马车说道:“静安难得归乡一次,母皇和扶阳皇姨甚是惦念,命人收拾出了这些吃穿用度上的小玩意,给静安路上解闷。这一路路途遥远,孤让陵阳皇妹护送你们返程。”

百济王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马车,还有元琦身边的元玮,尽管归国心切,仍旧是咬着牙应下:“多谢太女,还请太女向陛下和郡王转达小王的感激之情。”

硬要跟来凑热闹的高丽王,牵着百济世女李恩圣,同百济王拜别:“承熙表妹和静安妹夫,你们放心吧,我在京城一日,恩圣侄女就没人能欺负她。”

想到高丽王的纨绔样,百济王颇有深意地笑看她:“载玟表姐早晚要回国的,你又能护得了恩圣几时?还是要劳烦太女多费心了。”

年方四岁的世女,即将离开双亲,也没有寻常孩子的不舍哭闹,规规矩矩行了个礼:“母王父君一路安好,儿臣定会努力读书,谨遵外祖母和太女姨母的教诲,母王父君无需挂念。”

高丽王赞道:“我家长女四岁时,连恩圣一半的机灵都没有,承熙表妹无需担心。”

百济王皱眉,不知高丽王是真傻还是装傻。方才她拿回国的话试探,高丽王半点不接话茬,仿佛一点都不担心大周派往高丽的使团。一旦高丽被大周吞并,百济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扶阳皇姨还有几句嘱咐,劳烦承熙表妹转达给静安。恩圣在京城同皇女王女士族小姐们一起读书,请他放下心来。另外,请他务必保重自己,过个十年八年的,若是有机会,皇姨会带着姨夫去百济看他。”

两句普通的叮嘱,百济王没有起疑心:“太女姐姐放心,小王必定转达给王后。时辰不早了,小王该启程了,就此拜别太女姐姐。”

几人相对行礼,百济王上了马,车队缓缓启程。

静安公主的马车里,明珠悄悄取出手心里的纸团:“公主,她答应了。”

静安公主斜看过去一眼,不甚在意:“她现在自身难保,就算真心相助,也是有心无力。”

明珠将纸团丢进暖盆里,看着它化为灰烬,又将茶水泼进去确保万无一失:“聊胜于无。”

回宫路上,元琦问高丽王:“载玟表妹在京城已经住了近三个月了,可会思念王都?”

高丽王笑道:“高丽王都仿京城而建,格局几乎一模一样,便是坊名也多有相似,何来思念?”

“开春之后,待荣安舅舅的衣冠冢建好,载玟表妹便要归国了,对京城可有不舍?”元琦又问。

高丽王眼皮跳了跳,她不确定元琦是随口闲聊,还是察觉到了什么在试探她:“若有不舍,也是舍不得京城的繁华,可不是舍不得方大人的课业。”

元琦“哈哈”大笑:“何止是你,孤年幼时,也怕上方大人的课。不过那时候有敬怀姐姐在,能帮忙遮掩一二。”

这个话题就此揭过,二人都没有再提归国之事,可高丽王心中始终放心不下。这一个多月她给百济王挖了不少坑,没想到临走时,被百济王坑了回来。

荣安公主的衣冠冢早早开始修建,即便年节时不动工,不出半个月必然要完工了。算上做法事的时间,最晚二月末,她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京城了。

大周在高丽布局几十年,自己这个高丽王可能要成亡国之主了。

但高丽王生不出什么复国的心思,只想着能为自己和女儿们谋一个舒适安逸的前程。

与其回到高丽,做大周布局的绊脚石,不如留在京城和皇帝太女多叙叙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