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 第1933章 季金和柳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叮咚,扫描完毕!

季金

武力值:102点

统帅值:97点

智力值:86点

政治值:50点

技能一武勇:季金在战斗时,武力值提升5点,季金在与人斗将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二水战:季金在打水战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季金在打海战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三先登:季金在战场厮杀时,武力值提升5点,季金在战场上冲在最前面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

季金出身于古松门卫武将世家,从祖辈到松门卫任指挥,有五代任武职。

季金为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武科进士,列第三名,是温岭历史上武进士考试名次最高的。

季金登武举后,被授予浙江海盐备倭将军,后升任广东潮州参将,由于擒获大盗鲍士秀,立下功劳,进爵总兵。

此后,请得朝廷允许退职回家养亲。

重新起用,补山东临清参将,后升任镇江副总兵。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季金以钦差统领浙直水兵游击将军的名衔,被朝廷派遣至朝鲜战场,和邓子龙、陈蚕将军一起归属陈璘部队。

水军提督陈璘率广东水师,副将邓子龙、陈蚕,浙直水师游击将军季金等,合计士兵,配合李舜臣封锁庆岗、金罗、忠清三道的出海口,季金部队驻忠清南道。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露梁海战爆发,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战舰包围500艘日本战舰。

明军由陈璘统帅,副将邓子龙、陈蚕、游击马文焕、季金等皆由其统属,朝鲜水师统帅李舜臣身先士卒,明军老将邓子龙奋不顾身,都在激战中英勇牺牲。

陈璘又派陈蚕、季金率军支援。

露梁海战胜利后,季金班师回朝,进爵都督佥事。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朝为表彰季金的功绩,封他为一级宣武功臣。

......

【叮咚,扫描完毕!

柳升

武力值:104点

统帅值:99点

智力值:92点

政治值:78点

技能一破贼:柳升在随军出征时,武力值提升5点,柳升在和敌人在战场厮杀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二谋勇:柳升在战场指挥作战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智力值提升5点,柳升在率军战场厮杀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三炮营:柳升在创建火炮营后,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智力值提升5点,柳升在指挥火炮轰击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智力值额外提升5点。】

柳升早期承袭父职任燕山护卫百户,经历大小二十余战,因战功累升为左军都督佥事。

永乐四年(1406年),柳升随从张辅征交趾,破贼于鲁江,斩杀其首领阮子仁等。

后守卫咸子关。贼人进入富良江,船只连绵十余里,横截江面,构建营寨,陆军也有数万人。

张辅率领步骑兵,柳升率领水师,夹攻敌人,大败贼兵,俘获伪尚书阮希周等人。

又在奇罗海口击败贼人,夺得船只三百艘。他的部下抓获了黎季嫠和他的儿子黎澄。

柳升带着露布(未加封的文书)向朝廷奏捷献俘,受到赏赐。

部队回来后,他被封为安远伯,食禄一千石,给予世袭诰券。

永乐七年(1409年),柳升同陈蠧率舟师巡海,到青州附近海面,大破倭寇,追到金州白山岛而还。

永乐八年(1410年),柳升随朱棣北征,到达回曲津,率神机火器为前锋,大败阿鲁台。

进封为侯爵,加禄米五百石,仍世袭伯爵。

出去镇守宁夏,讨伐并斩杀叛将冯答兰帖木儿等人,后被召回,总领京营兵。

永乐九年(1411年),柳升又随军北征,率大营部队战忽兰忽失温,以火器击破敌人。

永乐十八年(1420年),蒲台妖妇唐赛儿造反。

朱棣命柳升与都指挥刘忠率京军前往剿灭,包围了她的营寨。

柳升自以为是大将,心中轻敌。

贼人请求投降,柳升相信了,晚上被贼人偷袭,刘忠中流矢而死,唐赛儿逃走。

到天明时才发现,柳升追击,抓获了其百余名党羽。都指挥卫青力战解除了安丘之围。

柳升妒嫉他的功劳,折辱他,结果被逮入狱中,后来获释。

永乐二十年(1422年),柳升又随从朱棣北征,率领中军在屈裂儿河击破兀良哈,朱棣赐予柳升世袭侯爵。

朱棣五次出塞,柳升都跟随,多次有功,所受的宠爱在各侯爵之上。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命柳升掌管右军都督府,加封为太子太傅。

宣德元年(1426年)冬,成山侯王通征讨黎利,败报传到朝廷。

明宣宗朱瞻基命柳升为征虏副将军,充任总兵官,保定伯梁铭为左副总兵,都督崔聚为参将,尚书李庆赞佐军务,率领马步兵七万,会同黔国公沐晟前往讨伐。

当时贼势已盛,道路阻塞,朝廷长久得不到交趾的战报。

宣德二年(1427年)六月,有军丁李茂先等三人,抄近路来到京师,说昌江被围,形势危急。

朱瞻基授予三人为百户,敕令柳升急速进兵援救,而昌江已在四月被攻陷。

九月,柳升才进入隘留关。

黎利假托为国人上书,请立陈氏的后代为国王,柳升不启封即上报朝廷。

贼人沿途据险列栅,官军接连将其击破,抵达镇夷关。柳升见贼人屡被击败,颇为轻敌。

当时李庆、梁铭都病得很重,郎中史安、主事陈镛对李庆说:“柳将军言辞和脸色都显得很骄傲。骄傲乃是兵家所忌。贼人说不定是示弱来引诱我们。防范贼人设有埋伏,皇上玺书中已恳切告诫我们,公应努力提醒他。”

李庆勉强起来告诉柳升,柳升不在意。

到倒马坡时,他与一百余名骑兵先飞驰过桥,后队无法跟进,贼人伏兵四起,柳升陷在泥淖中,中镖而死。

这一天,梁铭病死,第二天,李庆也死了。

又过了一天,崔聚率兵来到昌江,贼人来得更多,官军殊死搏斗,贼人驱象大战。

官军阵势乱了,贼人大喊:“降者不死!”官军或死或逃,没有人投降,全军尽没。

史安、陈镛和李宗窻、潘..都战死。

正统十二年(1447年),朝廷追赠柳升为融国公,谥襄愍。

......可跳转下一章......

......可跳转下一章......

......可跳转下一章......

约至正十一年(1351年),汝、颍二河强盗横行,有个号为金花小姐的人,以妖术惑众,聚兵江淮,人们都响应她,俞通海父子也操戈造反,跟随金花小姐的徒弟李普胜。

直到金花小姐事败,俞通海父子几人联合赵普胜、廖永安等人,在巢湖安营扎寨,以求自保,拥有一千多艘船。后左君弼盘踞庐州作乱,屡次为难巢湖水军,俞通海等人处境艰难。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廖永安听说朱元璋在和阳后,派遣俞通海前往和阳投奔朱元璋。

时朱元璋驻军和阳,准备南渡长江作战,正愁无船,俞通海的到来让朱元璋十分高兴,令他亲自前往巢湖招抚军队。

而元军用大型楼船扼守马场河等港口,令巢湖只有一个干涸很久的港口可以通行。

某日,恰逢天降大雨,水深一丈多,俞通海等人遂率军出湖,抵达和阳。

接着随军攻破元朝中丞蛮子海牙的诸多水寨,被授予万户,捕获十九个善于操舟的人,命令俞通海和廖永安、张德胜等人率领。

六月,随军南渡长江,攻克采石,夺取太平并攻下诸多下属县城 [5]。

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海牙率领战舰,堵截采石,而陈兆先率领二十万军队屯兵方山,互成犄角。俞通海率军和廖永安等人出击,大败元军,海牙逃跑。

三月,乘胜追击,大破陈兆先,攻取集庆。又随汤和攻克镇江,迁任秦淮翼元帅。四月,带领诸将攻取丹阳、金坛。

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攻克常州,迁任行枢密院判官,四月,跟随朱元璋攻克宁国,又和赵戫乘势攻克水阳。

五月,和赵戫率水军攻打太湖,在马迹山逼降守将后,停泊于胥口,张士诚大将吕珍率军火速前来,来势汹汹,诸将都想暂避锋芒,但俞通海说:“不可以,敌众我寡,如果撤退,必然暴露军力不足的事实,不如迎战。”

便率军出战,身先士卒,在阵中为箭所伤右目,不能作战,便让帐下士兵穿上他的战甲督战,令元军以为是俞通海亲自督战,不敢进逼,遂渐渐撤退。

至正十八年(1358年)正月,随廖永安等人攻占江阴的石牌戍,夺取马驮沙后还军 [8]。

至正十九年(1359年)四月,俞通海率军攻打枞阳水寨,大破其军,俘其将赵牛儿等,守将赵普胜从陆路逃跑,俞通海全数收缴了他的舟船,并顺势收复了池州,迁任佥枢密院事。

六月,率兵攻赵普胜,不克而还、。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攻掠龙湾,俞通海协同诸将将其击退,并追击其军,在慈湖焚烧其船,擒拿其部七帅,一直追逐到采石,论功第二。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正月,升任同知枢密院事随朱元璋亲征陈友谅。八月,攻克同安,于是进克九江,陈友谅逃走,又攻掠蕲、黄。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随徐达攻打叛将祝宗、康泰,收复南昌。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随军支援安丰,击退张士诚军后,还军攻打庐州。七月,随朱元璋前往南昌解围,和陈友谅的部队相逢于康郎山。

朱元璋军队船小,不能仰攻,力战后几近崩溃,俞通海乘着风势,放火烧掉陈友谅二十多条船,才稍稳局势。

后来,朱元璋乘船搁浅,陈友谅部下骁将张定边径直而去,常遇春连忙发箭,射中张定边,俞通海也赶忙前来支援,朱元璋得以逃脱,但俞通海却被陈友谅的大船所压,头盔尽裂,仅以身免。

次日再战,俞通海与廖永忠等用七艘船装满火药,撞入陈友谅船阵中,烧掉陈友谅数百条船。

又过了两天,又用六艘船故技重施,但陈友谅军铁索连舟,全力抗击,未果。

朱元璋登楼远望,久久未见舟船出没,以为俞通海已经战死。

良久,六艘船轻快地从包围圈中驶出,于是士气大振,大败陈友谅军。

大军进驻左蠡,俞通海建议说:“湖水过浅,舟船回旋困难,不如入江,据于敌军上游,一旦敌军入江,即可大败其军。”朱元璋听取了他的建议,率军出湖,水路结栅,陈友谅不敢出。

一个月后,陈友谅军粮尽,率军突围,死于乱军之中,鄱阳湖之役以俞通海功劳最大,回军后,被赐予良田金帛。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俞通海随军平定武昌,任中书省平章政事。

四月,俞通海总领军事,和张兴祖率军攻打刘家港,进逼通州,击败张士诚军,生擒张士诚部将朱琼、陈胜。

七月,改庐州路为府,置江淮行省,俞通海被任命为江淮行中书省事,时民众大多流亡失所,俞通海日加招抚,政策惠爱百姓,因此复业者很多,俞通海还整修城墙,建设战壕,用以备御。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八月,和参议邹天庭奉命核实庐州军民粮粟之数,又随徐达攻打安丰。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随军攻克湖州,十一月,进略太仓,秋毫不犯,民众大悦。

伪元帅陈仁寿率领百余舟逃入海中,听闻俞通海威名,遂率军归还,俞通海收编其军数千人 [23]。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大军包围平江,徐达命令俞通海率军前来会合,战灭渡桥,在进捣桃花坞的战斗中,身中流矢,伤势严重,归还金陵休养。

四月,朱元璋亲自前往他府邸看望,问道:“你知道我来看你吗?”俞通海已经不能说话,朱元璋挥洒涕泪而出。

次日,俞通海卒,年仅三十八岁,朱元璋哭的十分伤心,赠光禄大夫,追封其为豫国公,侑享太庙,肖像功臣庙。

朱元璋亲自率百官为他发哀,并前往祭奠,由官府负责安排吊问、赙赠、葬器的具体事宜。俞通海没有子嗣,由其弟俞通源承袭官位。

洪武三年(1370年),改封虢国公,谥忠烈 [26],杀身报国曰忠,戎业有光曰烈。

洪武九年(1376年),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 [27]。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俞通海三代皆封公爵。

......

约至正十一年(1351年),江淮兵乱,廖永安和弟弟廖永忠聚兵盘踞在巢湖水寨,以对抗寇贼,保卫乡里,后左君弼盘踞庐州作乱,廖永安十分窘迫。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廖永安听说朱元璋在和州后,带着弟弟廖永忠、部署俞通海筹得金钱,领巢湖水军投靠朱元璋,朱元璋十分高兴,亲自收编其军队,并率军赶往巢湖,在马场河击败了元朝中丞蛮子海牙。

朱元璋回军和州,在黄墩与元朝中丞大战于裕溪,元朝水军的楼船进退不便,而廖永安等人操船却进退若飞,屡败元朝水军,使得朱元璋下定了渡长江的决心,同时俘获十九位善于开船的人,朱元璋命廖永安、张德胜、俞通海等人分别统领。

六月,朱元璋军发兵江口,廖永安和朱元璋同乘一支船,廖永安问朱元璋在哪靠岸,朱元璋命在采石登陆,于是廖永安直驶牛渚,趁着西北风迅速渡江,岸边守军十分恐惧,出来迎战却一打即散,朱元璋于是迅速猛攻采石,采石守军全部溃逃,乘势攻取了太平、芜湖,因功被授予管军总管。

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廖永安率舟师攻破海牙的水寨。

三月,进攻集庆,生擒了陈兆先,得军民五十余万,朱元璋设立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建康翼统军元帅,昭武大将军。

朱元璋欲图夺取镇江,后又率领水军攻取了镇江、太沙,平定沙祝家等寨。

四月,攻克金坛。五月,攻打常州。

六月,攻克宣州。七月,张士诚军进犯瓜埠,廖永安率军迎战,击败张士诚军。

十一月,徐达等人包围常州,廖永安和其形成夹击之势,大破常州军。

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常州平定,因功升任同佥江南行枢密院事。

十月,率舟师同常遇春自铜陵进攻池州,水陆联合作战,攻破了城北门,捉拿了徐寿辉的守将,攻克池州。

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月,偕同俞通海攻占江阴的石牌戍,降服了张士诚的守将栾瑞并攻取了宜兴、无锡等处,生擒朱元帅,提升为同知枢密院事。

六月,张士诚军队侵犯常熟,廖永安率舟师在常熟的福山港大败张士诚的部队。

七月,在通州的狼山再次败张士诚军,缴获其战舰而归。

八月,担任总兵,征伐苏州,宜兴复叛。

十月十二日,与徐达、邵荣邓收复宜兴,乘胜深入太湖追击张士诚军,恰好遇到了张士诚部将吕珍,双方交战,因为后援没能跟上,船只又搁浅,不幸为吕珍所俘虏。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月,廖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惜他的才勇,准备招降他,廖永安拒绝后被张士诚所囚禁,时徐达擒获张士诚弟弟张士德,张士诚派人和朱元璋商量,以廖永安换张士德,朱元璋不愿意,斩杀了张士德,廖永安最终未能归还。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十月,朱元璋为廖永安不降所感动,遥授其江淮等处中书省平章事,封楚国公。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七月,廖永安被囚八年后在平江去世,年四十七岁。

......

龙凤元年(1355年)九月,郭天叙、张天佑率军进攻集庆,由于民兵统领陈野先叛变,郭天叙、张天佑两人战死。不久,陈野先亦被民兵所杀。

陈野先死后,其子陈兆先纠集先父余部残兵屯驻方山。与元将蛮子海牙成犄角之势,以窥太平。

翌年,朱元璋率诸将再次挥师进击集庆,陈兆先率部众对垒。

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十九日,陈友谅围洪都(今南昌),至此凡八十有五日,闻朱元璋率军至,即解围东出鄱阳湖以迎我师,朱元璋帅诸军由松门入鄱阳,谕诸将曰:「两军相斗,勇者胜!陈友谅久围洪都,今闻我师至而退兵迎战,其势必死斗,诸公当尽力,有进无退,歼灭此虏,正在今日!」诸将受命皆自奋。

二十日,遂与陈友谅师过于康郎山,陈友谅列巨舟以当我师,陈友谅见之谓诸将曰:「彼巨舟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可破也。

乃分舟师为十一队,火器弓弩以次而列,戒诸将近寇舟,先发火器,次弓弩,及其舟则短兵击之。

二十日,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进兵薄战,徐达身先诸将击,败其前军,杀千五百人,获一巨舟而还,军威大振,俞通海复乘风发火炮,焚寇舟二十馀艘,彼军杀溺者甚众,我指挥韩成、元帅宋贵、陈兆先等亦战死。

龙凤十年(1364年)四月三日,朱元璋命建忠臣祠于鄱阳湖之康郎山,谓中书省臣曰:「崇德报功,国之大典。自古兵争,忠臣烈士以身殉国,英风义气,虽死犹生。予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将臣效忠死敌,昭然可数,然有功不报,何以慰死者之心而激生者之志哉?尔中书其议行之。」

於是中书省以死事之臣三十五人列进,赠陈兆先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尉,颍上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