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在下崇祯 > 第310章 科道言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爷,皇爷。”司礼监秉笔太监高时明神色有些慌张的走进乾清宫。

“怎么了?”

“皇爷,您下令成立军事委员会的旨意,被驳回了。”

朱由检眉头紧锁,面若寒霜,“被谁驳回了?”

“兵科给事中张溥。”

按照明朝规制,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位卑而权重。

张溥这个人,朱由检倒是有印象,复社就是他创办的。

“张溥是怎么当上兵科给事中的?”

“皇爷,去年吏部增补了一批官员,当时辽东战事吃紧,由于增补的又是一些御史、给事中、知县等品级较低的官员,您没仔细看就批了。”

朱由检神色逐渐恢复正常,“那张溥以什么理由驳回的?”

“那个张溥说,兵事当由兵部掌管,再设军事委员会,属于政出多门,于规制不符,故以封驳。”

朱由检点了点头,“张溥说的,倒是有道理。”

“裁撤卫所之后,甘肃镇下的各个卫所根据规模转为了府州县等地方编制,其中凉州卫转为凉州直隶州,把张溥调过去,就任凉州知州。”

“奴婢明白。”

待高时明走后,朱由检暗自思索。之前他一直抓的是户部和兵部,对于这些科道言官还真没怎么管过。

因为他朱由检也不怎么上朝,一般都是召几个相关的部门官员来乾清宫议事,根本就不给那些言官发言的机会,通常这些言官也都只是上奏疏弹劾。

这一次,倒是没有想到直接被驳回了圣旨。

都察院的十三道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并称科道言官,闻风奏事,官卑职小,但权力极大。

科道言官品级不过七品,上到皇帝,下到官员,可以随便骂,就算是官丢了,也不心疼。这也是当初明太祖朱元璋有意如此,以小制大。

可是,后来这些科道言官就变成了党争的工具,肆意攻击大臣,无端弹劾他人,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这些科道言官,也确实该管一管了。正好,也压一压军事委员会引起的波动。

朱由检点手唤来一个小太监,“去将李阁老,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吏部的三位堂官,都叫到乾清宫来。”

“是。”

很快,内阁首辅李国普,左都御史李标,右都御史王永光,左副都御史高宏图,右副都御史杨鹤,吏部尚书杨景辰,吏部左侍郎温体仁,礼部右侍郎吴宗达就来到乾清宫。

“臣等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赐座,看茶。”

“谢陛下。”

朱由检看了看这些大臣,“朕近来听到了一首诗,三十三冲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变,只怕凡人志不坚。”

李国普等人一听,就知道是张溥封驳圣旨一事触怒了天威。

朱由检继续说道:“世人都说神仙好,可神仙也是凡人变的,可现在哪个凡人还能变成神仙啊?”

“以前倒还有些白日飞升的传说,可现在却不曾听闻了,何者?只怕凡人志不坚啊。”

“就拿我大明朝的科道言官来说吧,原本的职责是监察百官、查缺补遗,可现在呢,攻击弹劾,互相指责,俨然成为了党争的工具,哪还有一点当初清廉正直的谏臣样子。”

一听这话,内阁首辅李国普等人纷纷下跪请罪,“臣等有罪。”

“都起来。”

“谢陛下。”

朱由检缓缓站起身来,“这不是你们的罪过,也不是朕的罪过,而是你我君臣的罪过。”

“你们请罪,说明你们认识到了这个过失,这很好。同样,现在朕也意识到了这个过失,既然你我君臣都意识到了这个过失,那咱们今天就想办法弥补这个过失。”

“李总宪。”

左都御史李标躬身行礼,“臣在。”

“你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言官之首,你要把这个担子撑起来。今后,凡是监察官员、弹劾官员不法行径之事,都归你负责。”

李标心中大喜,这权柄,可谓是直接在大明朝的官员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而这个持剑者,就是他李标。

“臣遵旨。”

“王总宪。”

右都御史王永光躬身施礼,“臣在。”

“六科给事中,原本是独立于各衙门之外的存在,太祖设立此职,就是为了弥补缺口,督促六部。”

“可现在来看,六科给事中不仅没起作用,反而加剧了党争,以朕来看,是缺少了约束。”

“即日起,六科给事中,皆归右都御史管理,专职负责督促六部政务,你王总宪给我负好这个责,不能让六科给事中成为脱缰的野马。”

朱由检轻飘飘的一句话,直接将六科给事中的职责给变了,原本的权力仅仅变成了督促六部政务。

不过,右都御史王永光还是很高兴的,这个权力,也不算小。

“臣遵旨。”

朱由检看向王永光,“其实,督促政务,不光六部需要督促,其他衙门也需要督促。像大理寺,税务司,户籍司等京中衙门,包括地方的省府州县,都需要督促。”

“你王总宪回去之后,会同吏部,向京中各个衙门都派遣给事中,负责督促政务,皆由你右都御史统理负责。”

“即日起,再启考成法,你右都御史就专职负责这一件事。”

王永光一听,哎呀呀,这泼天的富贵就落到我王永光的头上了。

“臣遵旨。”

王永光第一诚心诚意,诚惶诚恐的说出遵旨二字。

“高副宪,杨副宪。”

左副都御史高宏图,右副都御史杨鹤,二人躬身施礼,“臣等在。”

“左副都御史负责所有案件的审核纠察,只有审核无误的案件,才能发往大理寺审判,不合格的,不管是哪个衙门的案子,一律打回去。”

“臣遵旨。”

“右副都御史负责地方巡按御史的派遣。”

“臣遵旨。”

朱由检看着都察院的四位,“今后我大明朝的科道言官可就全归了你们都察院了,权力给你们了,事情要是办不好,那就没得说了。”

“臣等明白。”

“关于地方都察院和大理寺的设置,朕听说一些先行设立的省份还闹出了矛盾?”

内阁首辅李国普起身奏报,“回禀陛下,是安徽的都察院和安徽巡抚姜曰广起了矛盾。”

“按照地方都察院的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员以及案件的审核,安徽都察院的几个年轻御史发现徽州府的一个知县贪污,收集证据之后,直接上呈都察院和吏部,并和安徽巡抚姜曰广通气。”

“结果,吏部的免职公文下到了安徽,可安徽的官员却一头雾水,这使得安徽巡抚姜曰广很是不满,声称他自己也是挂着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职衔,监察安徽官员,不说由他负责,最起码也得给他打声招呼,双方由此引发矛盾,状子直接打到了内阁。”

朱由检点了点头,“朕知道,内阁是各打了五十大板。”

李国普接着说道:“陛下,其实地方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品级还存在一些问题,按照陛下的意思,地方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品级比地方主官低半级。”

“可是,像江苏巡抚毛一鹭是加的右副都御史衔,正三品,安徽巡抚姜曰广加的是右佥都御史衔,正四品,这样一来,仅仅是试行的几个省份中,就出现了品级不一的问题。”

朱由检点了点头,“这个确实是朕考虑不周了。”

“这样吧,各省的都察院主官,一律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四品,一府的都察院定为正五品,一县的都察院定为正八品,大理寺与之同级。”

“地方的大理寺,是负责审判,要完全独立,只受朝廷管理,地方不得干预。地方的都察院,要半独立,涉及地方官员的,适当的要和当地巡抚通气。”

“巡抚,先不动,该加右佥都御史就加右佥都御史,该晋右副都御史的到时候再晋右副都御史。有的巡抚是以布政使的身份晋升的,有的则是从京中直接调任的,巡抚的品级,还是以获得的最高官职品级来定。”

“不过,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品级要动一动。布政使司布政使不再分设左右布政使,布政使定额为一人,正三品,按察使定额为一人,从三品。”

“布政使司衙下的参政,定为正四品,参议不变。”

“另外,北直隶更名为直隶省,甘肃从陕西拆分出去,也设省,当然了,准确来说是布政使司,省府为兰州。这样一来,我大明就转为两京一十八省了。”

“申用懋仍任直隶巡抚,梅之焕仍任甘肃巡抚。”

“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省的三法司衙门也全部铺下去。”

“吏部会同有司,将缺额的官员补上。”

“王总宪,你右都御史领给事中督促政务的第一站,就从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