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进行吆喝的人不少,有晋廷的编制人员,也有来自各个家族的家臣,两者都有对外进行租赁业务。

楼令就看到多数人是往各个家族的租赁位置凑,经人介绍才向晋廷所属的位置走去。

“各个家族租赁出去的战车、兵器、甲胄、盾牌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比国家向外租赁的东西质量好。”楼令两边都走了一圈,得出这样的结论。

当前的主流兵器主要有以下几种,便是长戈、短戈,或长矛、短矛,殳、软弓、硬弓。

其中的殳,它是一种棍棒类武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骨殳,到春秋时期的殳以全铜结构为主,柄部两端带有尖刺,既可刺击又可砸击。

软弓其实就是竹弓,只有实在没办法的人才会拿竹弓上战场,它无论从射程还是射出去箭矢的穿透力,委实跟硬弓没得比。

硬弓则是使用樱桃木、榆木、柞木等,其中以樱桃木最为常用。因为樱桃木质地坚硬、重量轻,能够很好地承受拉力,同时其纹理也非常美观。

很多人可能以为弓箭的射程是由弓弦来提供动能,这个无疑是错误的认知,其实决定射程的是弓木本身,自然也不能忽视掉弓弦,弓弦主要用来承受拉力的极限,好的弓弦可以使弓身承受更大的拉力,决定了射程以及射出去箭矢的穿透力。

老楼家因为楼令并不吝啬的关系,参战的“徒”并不缺装备,自然也就不需要进行租赁。

本来楼令提议租赁一些甲胄,提出想法之后遭到了一众“徒”的拒绝。

不是这些“徒”不想有一身甲胄增加防御力,他们纯粹就是付不起租金,一旦甲胄损坏更是赔不起。

至于楼令帮他们付租金或是损坏后代为赔偿?愿意是人情,不愿意谁也无法苛求。

楼令跟这些“徒”的关系,在他们成为“徒”的那一刻就发生了改变。

从此以后,楼令不能再干涉“徒”名下的土地想耕作什么,只有收税与征召的权力。

当前时代的规矩很清楚也很明晰,上位者对下位者有“税、赋、征”的三项权力。

赋的偏旁为“武”,“赋”的含义是:纳赋的人自带粮食,自己准备兵器,按照上位者的指示到指定地点报到,以应付上位者的差役,或者参加战争。

因为“赋”是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税,所以又被称为“军赋”。

另外,春秋时代一词多义,“赋”同时也有军队的意思,比如“三赋”意思为“三军”。

“征”是一种税,是从上而下征收的税。

具体来说,领地内的人给直属上位者交纳的费用称为“税”,没有头顶上的贵族而有一国之君直属的土地上,人们向国君交纳的费用称之为“税”。

同时,人们无论响应谁的兵役都称为“赋”,而封建贵族向一国之君交纳的费用则被称为“征”;附庸小国向宗主国交纳的费用也是“征”,说白了就是进贡。

楼令并不习惯当代的很多规矩。

在春秋得到终结之后,变成上位者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人治”时代,下位者敢违抗穿小鞋还是轻的,不被整得家破人亡都要觉得是一种侥幸。

这一套规矩在周公旦创作并颁布《周礼》之后,成为诸夏体系列国的规范。

哪里像现在?那些“徒”竟然拒绝来自顶头上司的提议,尤其还拒绝得理直气壮。

周公旦便是那位周公,论起来是儒家的奠基者也是创始人,后面诸如孔子之类其实都是周公的门徒,只是不知道儒家的创始人后来怎么变成了孔子。

与其说孔子创造了儒学,不如说孔子是创造了孔门之儒,而孔门之儒后来成为一块众儒树立起来的招牌,再更后面干脆成了万用桶,好的坏的都能往里倒。

当前诸夏体系下的列国都是遵行《周礼》的规范,大到列国能够拥有多少兵力,祭祀是个什么规矩,城池的大小;小到吃、喝、穿、用都被限制得死死的。

《周礼》是儒家的着作,法家的先驱借鉴《周礼》来写下法家的着作,也很难怪有人说儒法是一家了。

楼令魂穿过来的这个时代只存在不多的几个学派,显名也就是周公的儒家和农家,其余道家、法家、兵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等等学派连影子都还没有。

农家在神农氏的时代就已经出现,比儒家出现的时间早多了,只不过也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进行学派区分的氛围并不浓烈,掌握农学知识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农家一员。

知道什么意思了吧?只要楼令能够发展起来,地位获得一再的提升,想开宗立派完全可以慢慢选,乃至于能力足够还可以选择全部都要!

“‘楼’地的令是吧?”郤武必须先确认楼令来自哪里。

楼令应道:“正是。”

随着应征的人员陆陆续续抵达,军队的编制也该着手进行了。

例如楼令是“上士”的爵位,问题在于没有带满一个“卒”所需的四乘战车和一百名士兵,自然需要由上位者来安排编制所缺的空额。

郤武翻了一下木框里面堆得满满的竹简,挑挑拣拣一小会,抽出其中的四根竹简交给楼令,一边说道:“确认一下,没有问题就落实下去。”

楼令接过竹简仔细看了起来,每一根竹简都有一名主事者的名字,附带携带了多少战车或多少士兵。

只要楼令答应下来,他们便是临时调到楼令这一“卒”的同袍了。

而那个木筐里面的竹简,其实就是前来报到的人主动汇报,有人记录之后用来应对像现在这种情况。

过后,得到兵力补充的楼令,相关记录同样会被写在一根竹简上,提供给某位能够指挥一个“旅”的下大夫爵位的“旅帅”去挑选。

“需要补充战车、兵器或甲胄,开拔之前务必做到充分,要不然你知道后果。”郤武进行提醒,也是在做警告。

楼令知道带来的“徒”是什么情况,要做的是敦促补充进来的那一批人,严肃应道:“唯!”

什么“唯”呢?用这个字作为回应,就是“唯命是从”的意思。

楼令可不会讲究,补充的人员到位之后,互相之间先报名,再敦促补上来的“两司马”和“伍长”,说道:“可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该找‘司戈盾’、‘司弓矢’、‘贰车’就去找,要不然我只能上报,再另外补充人手。”(注)

得到安排补充再被退货,下场一定不会好到哪去,没有人愿意接收的话,纳赋是绝对纳不成了。

一旦纳不成赋?等着被记过,累积到一定次数,可是会被回收封地的!

………………

春秋时代纳赋的人虽然会自带武器与保障后勤,但还是有明确的后勤体系。

一个军团有一名侯奄,身份相当于后勤装备部部长。

“司戈盾”来保管以及外租公家的兵、戈、盾牌。

“司兵”则是负责为缺员的编制补充士兵。

“司常”专门来保管战旗。

“司鼓”可以领取到各种战鼓与金器(所谓的金器,指的是退兵时敲击的青铜罄)

“司弓矢”担负保管各种种类的弓以及不同款式的箭矢。

“贰车”是负责补充战车的保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