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晋君周不得已,只能再次派出使者谒见楚君招,提出在“宛丘”或“新蔡”举行会盟的建议。

当前,真的没有谁比晋君周更想顺利举行与楚国的会盟。

以形势来看,楚国受于压力只能屈服,哪怕是假意屈服,只要有一众诸侯进行见证,真或假对晋国来说并不绝对重要,重要的事情是楚国在那种场合宣布去掉王号。

那可是会盟,并且一国之君亲自参加,将要宣布某一件事情。

只要身份足够高,私下场合讲了什么话,一样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何况是国家首脑在正式场合宣布某件事情呢?

因此,只要楚君招承诺去掉王号,甭管楚人到底怎么想,世人就会对楚国称王不再当一回事了。

“我们要不要让楚国重新承认乃是周天子的封臣呢?”晋君周在会议结束之后,请楼令到自己的帐中。

几年前,吴君寿梦先派使者去“洛邑”谒见周天子,得到周天子的回应,才让吴君寿梦得以认祖归宗,吴国也重新成为周王室的封国之一。

那一套程序下,吴国也就重新投入姬周王朝的怀抱,起码周王室体系下的列国之人要承认吴人乃是同胞的事实。

目下怎么来定义同胞的呢?

虽然说列国的达官贵人很看重血统,但是周公旦执政时期早就打了补丁。

周公旦打下的补丁就是,认为效忠天子便可为同胞。

后面,齐国称霸期间打了另一个补丁,认为只要文化认同的话,便可称为同胞了。

周公旦打补丁是因为当时狄、戎、夷、蛮还十分强大,周王室也需要获得他们的效忠,来保证天下共主的地位。

称霸的齐国则是因为需要消化俘虏,以及减少来自狄人和夷人的反抗情绪,简单来说就是奔着民族融合而去。

两个补丁先后被列国所接受,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天下人认可的道理。

此后,是否效忠周天子以及认同彼此的文化,用来定义能否成为同胞了。

那也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的由来,不再单纯以血统定论,只看互相之间的认同度。

在新观念被世人所接受之后,夷狄也可以变成中国之人,中国之人摒弃了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就成了夷狄。

以为那是孔丘的观念吗?

上面都提到历经了周公旦执政和齐国称霸的两个阶段了。

孔丘在《春秋》只是阐述时代的发展,并非是由他倡导那种观念。

问题是什么?最后也就《孔氏春秋》完整传承下去,自然而然就让缺乏可查阅资料的韩愈以为是孔子的首倡。

因为事情很复杂的关系。

所以,晋君周那么问不是白问,问出来也有相关的讲究。

例如说,楚国重新成为周天子的封臣,虽是由晋国来完成这个事业,屁事没干的周天子却要享受该荣誉,真正干成这个事业的晋国则沦为配享。

什么叫配享呢?就是次级荣誉。

领导什么事情都没有干,怎么还能享受荣誉?因为他是领导啊。

类似的道理从上古一直长久的以后,会继续存在着。

楼令对此有进行过思考,说道:“周天子并不参加会盟,会盟现场也没有天使(使节)。”

晋君周能够听得懂吗?

为什么楼令一开始就认为不需要邀请周王室的人一块南下?因为他认为这一次南下可以迫使楚国屈服。

然而,楚国会真的屈服吗?以楚人的尿性,肯定不会真正屈服啊。

事情到后面还会有转变,楚国降而复叛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既然楚国一定会降而复叛,等于拿到的荣誉会很烫手。

如果由晋国来尽享荣誉,日后楚国反悔,晋国名誉会受损,也要由晋国再一次将楚国打趴下。

换成荣誉共享,晋国不用承担最大的责任,要不要出兵讨伐楚国也属于可以斟酌再决定的事情。

晋君周显然是理解了楼令的意思,心里还是觉得非常可惜。

尽管楚国会降而复叛,屈服了就是屈服了,短暂的荣誉也是荣誉。

明知道可能会出现苦果,晋君周还是很需要那样的荣誉!

有了那种荣誉的晋君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光环,借机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楼令看得出晋君周的渴望,劝道:“有些东西吃下去会坏肚子的。”

以历史经验来说,楚国一开始的屈服带着毒性,起码需要百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让楚人认清现实。

也就是,楚国这一次的屈服只是为了获得喘息之机,等他们认为恢复了实力,必定会再次反扑。

可以再一次将楚国教训得很惨,他们也会再次采取忍耐。问题是他们也就忍耐而已,并未真正屈服。

因此,不反复折腾个数十年到百年的时间,一次次将重新冒头的楚国打得满头包,他们根本认不清现实,乃至于被教训得再惨也不会改变。

反正吧?楼令所知晓的情况是,历史上的楚国从未真正屈服,强国先后称王才让楚国沦为“普通”。

晋君周不知道历史答案,看得出楼令的兴致很缺失,不大明白楼令为什么会对获得那种荣誉缺乏兴趣。

春秋战国的贵族非常在乎荣誉,也就是对荣辱度非常敏感。

一直到东汉之前,其实达官贵人多少要脸,直至世家出现之后,变成“脸是什么玩意,实际好处更重要”的风格了。

至于现代人?肯定对利益更加敏感,演变成“笑贫不笑娼”的程度。

看出了什么没有?道德水平是向下走的趋势,并不是某些人所想象的向上走。

当然了,任何时代也分阶层,同一个时代就是存在多种阶层解读,道德水平这玩意不能够一概而论。

要用“平均”去定义的话,其实这样的定义也就看看,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意,只是参考价值。

晋君周派出的使者见到楚君招,不用过多的观察,瞬间就察觉到楚国高层的诡异之处。

怎么说呢?

刚刚继位的楚君招看上去比较颓废,还是那种里里外外能够看出来的颓废。

人一旦处在颓废状态,不止是看上去消瘦且有大黑眼圈和眼窝深陷,整个人也会不修边幅。

作为一国之君以这样的形象示人,谁看了的第一反应都会觉得是生了什么大病。

“楚君无恙?”步毅就是这一次过来的晋国使者。

楚君招勉强地笑了笑,说道:“寡人无恙。”

没有生病吗?

步毅用狐疑的表情环视一众楚国大臣一圈,再表现出愤怒的模样,说道:“尔等安敢欺凌国君!?”

多数的楚国大臣本来看着挺颓丧,他们遭到步毅的喝问,不少人先错愕再变得愤怒。

也有楚国的大臣无动于衷。

话说,步毅是什么人?他是郤氏的核心族人之一,也是小宗步氏之主,同时是温氏之主郤至的胞弟,年轻的时候更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极爱惹祸的人。

正是步毅这样的人,他充当使者来见楚国君臣,敢于讲一些普通人担当使者不敢说的话。

许偃霍地站起来:“我们即便愿意去掉王号,晋国也不是我们的盟主。你到底什么意思?”

是啊,楚国不是晋国的小弟,凭什么晋国的使者敢这样做。

要是没有人站出来向步毅展现这样的态度,日后晋国干涉楚国内政岂不是要变得名正言顺,楚国就此也真的成为晋国的小弟了?

步毅不搭理许偃,直接向楚君招发问:“楚君,可是遭受佞臣的欺凌了?”

楚君招摆了摆手,说道:“怎么会有那种事情呢?还请晋使不要过多揣测。”

有道是家丑不宜外扬。

没有错,楚君招是被软禁了一段时间,其它的则是一概没有。

至于说楚君招为什么会变得像鬼一样,主要是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步毅挑拨离间没有成功,他继续用狐疑的神情扫视楚国君臣,好一会才谈起了正事。

“寡君询问楚君,可否在‘宛丘’或是‘新蔡’举行会盟?”步毅问道。

楚君招看向子庚。

“不能在‘商丘’进行会盟吗?”子庚问道。

无论“宛丘”或是“新蔡”对楚国来说都不是最佳的会盟地点,尤其不能接受在“新蔡”举行会盟。

蔡国的新都城,也就是“新蔡”的建立,其实得到了楚国的帮助,否则蔡国刚刚进行迁徙,哪怕人力充足,拿来的物力支撑。

由楚国帮助蔡国筑造新的都城,耻辱的一刻发生在“新蔡”,属于是楚国君臣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步毅过来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无法接受在“商丘”举行会盟嘛。

“在‘宛丘’或是‘新蔡’会盟,请贵方选择其中一个。”步毅进行强调。

那一瞬间,军帐内出现哗然声。

楚国现在面对晋国处在绝对的劣势,不代表愿意接受晋国的拿捏。

实际上,相当数量的楚国封君很不服气,要不然也不至于让楚国的权贵分为两派。

那些不服气的楚国封君,他们认为劣势只是暂时,给予楚国几年的时间,能够将劣势彻底扭转。

选择暂时隐忍的另外一派楚国封君,他们其实并不是真的屈服,想法与强硬派重合,认定楚国再怎么不济也不用真的怕了晋国。

开始有楚国的大臣站起来破骂步毅实在是太嚣张,乃至于有楚国大臣要求步毅不计较身份进行单挑。

什么叫不计较身份?其实就是摒弃身份,只比拼个人武力。

有身份的优势,凭什么不用?

再者说了,出生在郤氏,并且郤氏那么强大,不利用不就白白浪费了嘛。

步毅乐得一阵“哈哈”大笑,逮住谁就是一阵怼,并且是仗着身份的怼。

“肃静!”子庚事先知道步毅的名声,只是没有想到作为使者也能豁得出去。搞得子庚预料不及,只能赶紧谈正事:“那就选择在‘宛丘’举行会盟。大王以为如何呢?”

包括晋国在内的很多列国君臣,正式场合会称呼楚君为楚子。

楚国的大臣在正式场合历来是称大王的。

这不是楚国还没有去掉王号吗?

另外,子庚也是隐隐在提醒步毅带着任务过来,不想搞砸别太嚣张了。

楚君招笑着说道:“寡人无异议。”

现阶段的楚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

楚君招的主张之前不被接受,对吧?

现在,北上的楚军无法击败联军,另有吴军在江淮一带肆虐,给予了楚国各种派别重新弥合的机会。

楚君招只是比其他人更早看清楚局势,选择了认为对楚国有利的应对,奈何不被理解而已。

到了目前的形势,外部的强敌在逼迫不同意见的人接受现实。

在外部太高压的压力之下,楚国君臣近期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次,他们答应举行会盟,其实很能够说明一切了。

当然了,该争取的肯定不能放弃,争取不到则是另外一回事,主框架却是不会变的。

得到答复的步毅能够看出楚国君臣恨不得吃了自己,他却一点不在乎地接受完楚国的款待,刻意留下来两天才启程返转。

等步毅返回复命,晋国高层得到了来自楚国的答复。

楚国选择在“宛丘”进行会盟,并且还暗示会配合晋国的安排。

“楚君以及令尹会一同出现在会盟现场。这是我们的重大胜利!”郤锜很难得脸上带笑。

表露情绪对郤锜来说真的很难得,可见到底有多么高兴。

一国之君是晋周。

晋国的中军将是郤锜。

作为一国之君的晋周,得到荣誉有用。

获得那种荣誉的郤锜对于达成“不朽”更进一步。

什么不朽?当代认为的不朽包括三个部分,也就是立功、立德、立言。

有比让楚国屈服更大的功绩吗?以时代背景而论,真的没有。

郤锜认为自己是一名有道德人,距离成为不朽,可不是只剩下立言了嘛。

一众卿大夫也很高兴。

他们当然能够分享楚国屈服的荣誉。

至于说追求成为不朽,每一名贵族都有这样的理想,但凡能够距离成为不朽更近一步,谁都会感到高兴。

步毅看到大家都高兴,飘飘然地讲述自己出使期间的各种嚣张。

“幸好没有坏事。”中行偃嘀咕完,补了一句:“看来,楚国远比我们所知道的更加虚弱啊?”

楼令就坐在中行偃边上,知道中行偃是刻意说给自己听,搭话道:“暂时只能这样了。”

楚国再是虚弱,他们的体量摆在那里。

目前的晋国是很强大,可是真办不到一战灭掉楚国。

至于说趁着楚国虚弱更狠地进行削弱?谁之前还各种抱怨,现实也让晋国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暂时真的没有余力继续扩大战果。

晋国的君臣聊自己的事情。

旁听的列国君臣在感情上就很复杂了。

总得来说,将要见证晋国与楚国会盟的人,他们一样感到无比高兴。

出现那种级别的荣誉,稍微粘上一丝都能争光,别说只要晋国与楚国实现和平,他们就能够少被折腾这一点了。

“伯国还没有派人去‘洛邑’吗?”宋君成表情比较怪异。

华元摇头说道:“没有,并且不像是要派人去的样子。”

宋国这个作为殷商叛徒和后裔的国家,他们绝对比其他国家的君臣在侍奉“正朔”上面更敏感。

这也就导致姬姓诸侯可以任性,宋国却要严律克己。

“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宋君成出于谨慎,问了这么一句。

华元非常犹豫,最终说道:“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可是没有必要;等真正要做的时候,能够发现来不及了;想要进行补救,深切感到无能为力。”

涉及到周天子和姬姓诸侯的游戏,宋国最好还是悠着点。

宋君成仔细品了品才搞清楚华元的意思,脸色变得更为怪异了。

其他国家的君臣也在讨论。

相比宋国君臣而言,来自其他国家的君臣要随意多了。

不少国家的君臣看得出今年到处充满了诡异,可是他们要么有心无力,不然就是根本不在乎。

“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啊!”齐君环脸色很是严峻。

高固先是愕然,随后问道:“君上不想吞并莱国了吗?”

国书很是纠结,一直保持着纠结,话没有讲一句。

论纠结,齐国君臣都一样。

齐国在很多历史阶段充当周天子的打手,他们乐意并且获得了诸多的实惠。

诸侯之长嘛,郑国搞出幺蛾子之后,有实力的诸侯都能够争一争。

论成分的达标程度,偏偏是齐国最为合格。

齐国合格到什么地步呢?他们即便是打不过晋国,一次次充当周天子的急先锋,再被晋国摁在地上锤。

世人都知道齐国对晋国的称霸不服气,也就是齐国给晋国捣乱是想恢复曾经的荣光,可是也要认可齐国对周天子的忠诚啊。

迫使楚国屈服并去掉王号的事情由晋国来办成,不会有人比齐国君臣更为难受了。

可是,齐国相比晋国显得弱小,他们现在也有求于晋国,任性的代价会很大。

放弃给晋国搞幺蛾子?对于齐国来说属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从未放弃再次伟大,区分只是当代君臣愿不愿意正视差距。

“暂时,只能……,这样子了啊。”齐君环心里酝酿着,顺利吞并莱国之后再乖几年,然后就可以随时在合适的时间继续折腾晋国了。

列国君臣不管是什么想法,他们非常配合晋国的安排,留下大部分的军队继续辅助晋军攻城,带上一小部分向“宛丘”转进。

要说哪两个国家最为纠结,其实是位处南边的陈国和蔡国,尤其是蔡国。

几年之前,蔡国历经了生死危机,还是楚国出面才保住蔡国的国祚延续,甚至楚国帮蔡国进行了迁徙。

这种恩情怎么还?历史上的蔡国是用浑身上下去还,一点渣都没有剩下,全成了壮大楚国的养分。

“嗯?啊!?什么???”

郤锜刚才得到汇报,说是蔡国君臣带着自己的部队跑了。

这个消息很直接让郤锜整个人都懵了。

“蔡国获得楚国的帮助才得以保住国祚,他们不愿意参加会盟,显得很是合情合理。”郤至说道。

真的就只有郤至敢说那样的话,其他人哪怕明白道理也不会招惹正处于意气风发状态的郤锜啊。

郤至比较感慨地说道:“尽管蔡军参与了我们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他们还是懂做人的嘛。”

呃!

蔡军确实是参与了每一场联军的行动,看上去表现得还挺卖力的。

其他人可能没有多想。

楼令却是怪怪地想道:“到底是不是在嘲讽啊?”

应该不是吧?

反正,国家与国家的相处从来就没有简单过,目前的人也习惯于一码子事各归一码子事。

蔡国君臣行至半途不告而别,获得了多数国家君臣的称赞,连晋国君臣都不得不表态理解蔡国君臣的做法。

毕竟,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表达出对品德高尚之人的理解,自己的品德是不是也能够显得品德高尚一些呢?

在这种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上,很多人还是乐意随大流的吧。

联军抵达“宛丘”之后的第六天,一支数量在三万左右的楚军靠近。

楚君招先派出使者谒见晋君周,表示自己如约前来。

晋君周派出使者前往迎接,并且表示了欢迎。

这一次晋国的使者可不再是步毅,主要是晋君周听说了步毅出使的经过,有点怕事到临头闹出幺蛾子。

短短六天之内,会盟台肯定是没有搭设好。

楚国君臣靠近三十里之后,每一天最多走个五里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迟疑与耻辱。

三十里的路程,楚国君臣走了十三天,终于是靠近到八里地之内。

“带上华元吧。”郤锜说道。

既然楚国君臣到来,各方也清楚即将发生什么事情,总是要对相关安排进行沟通。

郤锜知道华元这个交际花,认为能够发挥作用。

将要作为使者前往谒见楚君招的人不是别人,乃是郤至和士匄。

出动中军佐,再搭配新军将,以级别而论就是次卿以及下卿,规格方面很是中规中矩,不算隆重其事,也决不能说是刻意折辱。

就这般,主要人物便是郤至、士匄和华元,随行的人约是一千,浩浩荡荡向着正在安营扎寨的楚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