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年因为与北达开战的缘故,京中的氛围也变得紧张起来,往年除夕宫中会举办的宫宴,今年却是取消了。

除却宫中少了些过年的氛围,民间倒是不太关心边疆的战事,他们位于大晋的中心,总觉得这些事离他们很遥远。所以过年的氛围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

正月初五,边关传来消息,江承弋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已在前线与江正平的军队会合。

比消息一传回京,太康帝的心便放下了不少。

接着便是等着育德将军的孙子和江承徽所带领的军队和粮草到齐,便可再无后顾之忧的与北达硬磕。

北达跋涉而来意图侵占大晋北疆,他们肯定耗不起。

而忠武将军府同时也收到了江承弋让人送回来的两封家书,一封是江承弋的,一封是江正平的。家书所述一切平安,让江家一众人都放了些心。

闻氏和郝菁更是来来回回将书信看了几遍,郝菁抱着鸢姐儿,给她看信。

“鸢姐儿瞧,这是爹爹寄回来的信。”

鸢姐儿年幼,还不懂的识字,但她听到郝菁的话,却是高兴的跟着喊。

“爹爹爹爹!想爹爹……”

郝菁看着,心中又酸又怜惜。

她借着询问江莞玖来转移自己的心情。

“绾绾,弋哥信中还说,你交给他的东西他已经转交给阿爹了,让你放心。”

江莞玖坐在郝菁对面,闻言笑着点头。

“好,我知道了。”只要将还魂丹交给江承弋或者是江正平其中一人,江莞玖便稍稍放了心。

郝菁却是有些好奇。

“绾绾让弋哥给阿爹带什么了?”

闻氏也收好了信,眼中带着感动的看着江莞玖。

江正平的信中已经向她提及了江莞玖让江承弋给他带了一颗能够保命的药丸。

闻氏不知,绾绾竟然还为在前线坚守的父子二人准备了这个。

一时心中感动无比。

又见郝菁问及,看江莞玖的神色,挥手屏退奴仆,屋中只留闻氏,郝菁和江莞玖兄妹在厅中。

江承钰坐在江莞玖身旁,也是满眼好奇的望着她。

江莞玖见大嫂好奇的眼神,又见闻氏和江承钰也是如此神色,嘴角微弯,开口解释。

“是能够在失血过多时保命的。可惜只有一颗,给大哥大哥他不想要,我便哄大哥说替我带给阿爹。只是想着让大哥将这药带过去,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是商神医曾提过的……还魂丹?”江承钰记起曾碰过张予生的师侄商陆来寻过他,听他与张予生说话时提过也不知江莞玖还有没有还魂丹这等能够在命悬一线之间救人的神药。

江莞玖听到江承钰提及还魂丹,便以为他是从大哥处得知,遂点头承认。

江莞玖一解释,郝菁与闻氏顿时明白。

战场上哪能不见血,江莞玖虽说让江承弋将还魂丹带去给江正平以防万一,但她们二人谁都明白,其实最需要这颗药的还是江承弋。

江正平身为一军统帅,基本是坐在主帐指挥前线排兵,除非他自己出来或者是天降奇兵直入军营腹地刺杀他,不然主帐之外里三层外三层的营帐,还是很安全的。

而江承弋却是经常需要被派遣出城在战场上杀敌的,受伤的概率远远要比江正平多。

郝菁想明白了其中缘由,顿时泪眼朦胧的望着江莞玖,心中感激无以言表。

“绾绾……”闻氏亦是温柔的望着江莞玖。

江莞玖有些招架不住,有些不好意思的摆手。

“我身为江家女,上阵的又是我的亲父亲兄,又如何能够不帮他们?”

说着又微微一叹。

“可惜只剩这一颗了。”还是积分的问题啊……

闻氏和郝菁闻言急忙摇头安慰。

“只有一颗便足矣。”

江莞玖做到如此,闻氏和郝菁已经是感动的无言了。

而几人正寒暄之时,沈舒窈和朱婷便来了。

由秋月带进来,屋中众人各自行礼后,沈舒窈目光殷切的看向拿着书信的闻氏和郝菁。

“大伯母,大伯信中可提及承徽到了吗?”

闻氏目露怜惜的招手让沈舒窈坐下,江莞玖迅速的上前搀着沈舒窈的手来到自己座位上坐下。

江承钰默默的起身将自己位置让给江莞玖。江莞玖也不客气,一屁股就坐下去。

江莞玖握着沈舒窈冰凉的手,先给她打了预防针。

“三嫂莫急,这信送来时估摸着大哥才到前线,三哥晚了大哥几日才出发,应当得等几日,应该就有三哥的信送到你府上了。”

沈舒窈前几日便开始害喜得厉害,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看着都瘦弱了不少。

闻听江莞玖这话,沈舒窈望向闻氏,得到了她的回复。

“信中不曾提及徽哥儿,想来这信寄出时徽哥儿还未与你大伯他们会合。”

得到回复,沈舒窈抿紧唇瓣,有些怏怏的点头。

“是了,是我心急了。”

郝菁抱着鸢姐儿退了一位,朱婷坐在下手,正与闻氏说着话,语气里满是担忧。

“舒窈这阵子害喜得厉害,吃什么吐什么,又心里念着徽哥儿,人转眼可见的都瘦了一大圈。大嫂也莫怪弟媳贸然过来,舒窈她这样子我这当婆母的看着也心疼,得知前线大伯寄了信回来,便斗胆带着我这儿媳过来看看。”

闻氏理解弟媳,不仅沈舒窈挂心江承徽,她这个当娘的也忧心自己的儿子。

“二弟妹和舒窈莫要太担心了,徽哥儿有点功夫在身上,且他是跟着剩下的十万军队一起的,只是他的行踪无法知晓,我们要相信徽哥儿,他既然敢立这军令状,我们也要相信徽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