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唐朝贵公子 > 第一百四十三章 神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咬咬牙,程咬金道:“真能挣钱?好,算老夫一个。”

他这时倒是痛快了,虽是担心,可现在家里这么几万贯钱,眼看着日益贬值,留在家里,每日都是亏啊。

一万贯不是小钱,而且陈正泰显然不是善茬,天知道又会拿出什么把戏,将自己的钱吞了。

可犹豫再三,实在是没有路走了。

他瞪了张公谨一眼,却又咧嘴朝陈正泰笑着道:“这事,只怕还要你费心了。哈哈……明日我便让人将钱送来。来人,来人啊,都麻利地将行李给装回去,咱们打道回府。真是的……”

他一脚踹了身后一个家将,怒道:“你们还真想住在这里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你们不要脸,老夫还要脸呢,走,走啦。贤侄,老夫告辞,告辞啦。”

陈正泰:“……”

好不容易将人送走,陈正泰只能松一口气。

他竟差点忘了,程咬金当初可是瓦岗寨出身的,这瓦岗寨虽说叫义军,可反隋虽是目标,平日里就是一群土匪!

惹不起,惹不起啊!

回去抽他那在培训班里的儿子去。

到了次日,君无戏言,越王李泰果然要就藩了。

虽说千个万个不愿意,但皇帝再三下旨催促,李泰已经无法拒绝,只好悻悻然的上了车驾!

拜别了李世民,出了长安,在这长安东驿,许多人纷纷来相送!

李泰泪水打湿了衣襟,只是他在人群之中,却见着了陈正泰!

陈正泰带着微笑上前道:“李泰师弟,一路好走。”

李泰只能朝他作揖:“有劳师兄照顾小王的父亲。”

陈正泰干笑道:“师弟到了江南,一定要多修书来,我会惦念师弟的。”

李泰只点点头,随即上了停泊在运河上的船只,在所有人的目送下,顺水而去。

看着李泰小师弟走远,陈正泰心里却沉甸甸的!

什么叫底蕴,这就是底蕴啊,这样作死还是亲王,玩砸了哭着喊着还能去就藩,节制二十六州,还是扬州和越州这样的江南富庶之地。

江南经过了东吴和东晋的大开发,此后历经了南朝,虽然远离长安和洛阳这样的政治中心,现如今,却也算是可以和关中媲美的天下谷仓,尤其是在大运河修建之后,江南的商业也越发的提高起来。

其中李泰所就藩的越王府所在的扬州,在当下不但地理条件优越,最重要的却是当初隋炀帝缔造的重镇!

扬州在那时候被称之为江都,隋炀帝曾在那里呆过相当一段时间,直至死亡。

因此,隋炀帝曾在江都营造了大量的宫室,这也是为何李世民要将自己的儿子放在扬州的原因,因为越王府,本就是隋朝时的行宫改建的,规格很高。

这李泰……虽然现在哭哭啼啼的,可实际上……他真的可以活得很滋润啊。

回了长安,长安城里明显热闹起来。

现在市场上的铜钱泛滥,虽然副作用很大,却也促成了一定的烦恼,许多商家都在门前张贴了招募人工的牌子,万物齐涨,归根到底,是货物不足!

大家都在求购各种物资,那么生产物资,恰恰成了香饽饽。

尤其是手工业,现在却一下子变得热门起来,哪怕是长安城里的一个织布的织女,也不必再去愁生产出来的布匹的销路。

从前整个长安,虽是表面看起来繁荣,可其实犹如一潭死水,所有人都奉行自给自足,极力想要进行储蓄,大量的铜钱,天知道藏在哪里!

这种农业的经济,除了必要的交换之外,任何的商业活动,其实都是凤毛麟角的。

整个文明,这数百年来,几乎都是如此,而如今,这突如其来的通货膨胀,瞬间让人开始变得手足无措起来,人心的恐惧,造就了市场更大的恐慌。

作为始作俑者的陈正泰,此时正骑着马,悠哉悠哉的领着几个护卫回了府!

府邸门前有些冷清,门子见了陈正泰,却是欢天喜地的上前道:“遂安公主殿下到了。”

陈正泰落马:“师妹来的好,我正想念着她呢。”

若不是师兄妹,你若说想念她,十之八九是被别人认为是耍liumang,可因为有了一层关系,便显得陈正泰的喜真性情了。

于是快步进了府里,果然见遂安公主在厅里已经坐着喝茶了!

她对陈家已经十分熟悉了,并不觉得不自在。

一见陈正泰进来,遂安公主便起身道:“师兄……”

陈正泰笑道:“你许多日子不来了。”

“我……我……”遂安公主道:“娘娘身子不好,染了风寒,迄今还没有好,反而更重了,母亲让我好生去照料,尽一尽做子女的责任。”

陈正泰心里想,你还真实在啊,你娘让你干啥就干啥,好在你娘比较聪明,晓得让你讨好长孙皇后!

可你到处嚷嚷这是你娘让你干的,这不是脑子有包嘛?

陈正泰道:“一个月前就听说师母身体不适,怎么到现在,身子还不适呢?”

遂安公主幽幽道:“自生下了皇弟李治之后,她身子便不大好,这些日子染了风寒,一直咳,不见好,夜里也总是反复高烧不退。”

陈正泰心里想,长孙皇后确实一向体弱多病,不过历史上,长孙皇后一直患有‘气疾’,一直不见好,反复发作,直到贞观十年的时候,便因为这病死了。

这气疾在古代看上去很可怕,可实际上……不过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而已,不算什么大病,只是在医疗技术低下的唐朝,就显得严重了。

陈正泰怀疑这十之八九是慢性支气管炎,如此反复不见好,又没办法对症下药,时间一久,是要出大问题的。

他想了想,便问到:“师母的病,可是天凉下来,便反复发作的?”

遂安公主立马点头道:“正是呢,去岁也是如此。”

这就难怪了。

难怪李承乾和李世民虽有那么些担忧,却都不甚紧张,毕竟这病一直反复,大家虽然担心,却已习惯了。

不过李承乾那个狗东西,像是很没良心的样子啊,自己娘生病,他还能成日游手好闲。

陈正泰笑了笑道:“待会儿我送一些药你,你可以给师母试一试,不过……我得事先说好,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可不能怪到我头上。我们大唐没有治不好病,就杀大夫的传统吧。”

遂安公主想了想:“这也说不好。”

陈正泰脸色微变。

遂安公主便又道:“不过娘娘向来贤良淑德,她不会见怪的。”

“这还差不多。”陈正泰松了口气!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好心,反而丢了自己的命!

随后,他想到什么事似的,便欢喜地道:“好啦,你今儿来了正好,我得告诉你,你要发财了,开心不开心!”

遂安公主一点也不惊讶:“我早知道我要发财的呀。”

陈正泰看她面上古井无波的样子,反而有些要抑郁了。

遂安公主就笃定的样子道:“我只晓得师兄说要带我做买卖,就肯定要赚大钱的。”

陈正泰一摊手,这话听着喜欢。

而后二人便聊了当下一些宫里的琐事,又听说陛下试图给遂安公主的公主府选址!

显然,是要准备营造公主府,将来为遂安公主成年后出宫做打算了!

陈正泰就笑道:“我倒是听说,有一个地方,乃是洞天福地,大家对那地方都是交口称赞,个个都说那地方不得了,说来也巧,恰好是在二皮沟那儿。”

遂安公主俏脸飞红:“呀,真的嘛?”

陈正泰立马道:“当然是真的,师兄还会骗你,你去问那慈恩寺的玄净法师,还有……”

遂安公主便道:“师兄说好,那一定是极好的了。我去和母亲说,到时让母亲和父皇说。”

陈正泰道:“恩师……经常寻你母亲吗……咳咳……”

“这是当然,尤其是这些日子,除了去照顾长孙娘娘,经常要去我母亲那里的,父皇真是节俭,他这些日子,连新衣都舍不得穿了,说是百姓们还在遭罪受苦,今年又遇到了蝗灾,他恨不得衣服打上补丁穿十年。”

陈正泰就不禁感慨道:“我最佩服恩师的一点就是他虽贵为天子,还如此勤俭,这是何等的美德啊,这一点,我真真远远不如。”

遂安公主连连点头。

回去的时候,陈正泰让遂安公主等候了片刻,他偷偷去取了一些药来,将这些小药丸混杂着其他的药方,一并送到遂安公主的面前,嘱咐道:“你记得按方子煎药,而后再将这些药丸也放在药汤里,让长孙娘娘服下,味道可能会有些苦,不过良药苦口利于病,对不对?”

“嗯嗯,知道了。”遂安公主点着头,仔细的记下。

当日,遂安公主回宫,便径直先回了自己和母亲的住处!

周妃见女儿回来,便吵嚷嚷着要煎药,倒是奇怪,忍不住问:“你从哪里得来的方子,这可不是玩笑的事,若是出了什么差错,要吃罪不起的。”

周妃在宫中日渐得宠,可因为此前宫女的经历,所以一向谨言慎行,这自然也就传递给了自己的亲女儿遂安公主。

遂安公主道:“是师兄教的。”

一听遂安公主说是师兄,周妃便再无二话了!

她虽然从来没见过陈正泰,却也知道,因为这陈正泰,自己和女儿才在宫中有了起色,她心里也认准了这陈正泰是个有本事的人,于是便道:“母妃来助你。”

周妃当年是宫女,这些粗笨的事,倒是很熟悉,何况她觉得这事关重大,不能假手于人,自己亲自煎药才放心。

母女二人煎了药,遂安公主便将陈正泰交她的几颗药丸丢进了药汤里!

这药汤热腾腾的,瞬间消融了,而后才取了食盒,拎着到了长孙皇后的寝宫。

长孙皇后的脸色不甚好,她这些日子都没有睡好,总是咳嗽,觉得无法呼吸,这几日又总是高热不断,显然病情变得越发的沉重了。

长乐公主几乎是衣不解带的尽心伺候,其他公主也都会来。

只是长孙皇后的两个几乎要成年的儿子,一个是越王李泰,今日就藩去了扬州,另一个是太子,因为皇子长大的缘故,这后宫重地,哪怕是要见母亲,也需要经过繁琐的程序。

长孙皇后听说了李泰要就藩后,居然心情好了些许。

她是母亲,自然希望自己的二儿子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可长孙皇后不是一般人,她很清楚若是二儿子继续留在长安,会引发多么严重的后果。

而且她感觉得到,陛下似乎在太子和李泰之间有过犹豫,而这种犹豫是极容易让李泰生出非分之想的,他留在长安越久,在越王身边的人便越发会在他身边鼓动他,最后兄弟之间,彼此产生敌意,甚至可能最后酿成不共戴天的仇恨。

玄武门之变的血迹,还未干涸,长孙皇后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的儿子最终也走到那一步呢?

当初她在李世民的面前,就再三的劝说过,便是希望李泰速速离开长安,太子将来乃是陛下的继承人,而李泰依旧还是太子的血亲兄弟,被封在富庶的扬州和越州,享受着荣华富贵,这是最好的安排。

而如今……陛下终于下了旨意,李泰哭哭啼啼的去了扬州,这令本是病中的长孙皇后很是不舍,可她却又清楚,若无今日之痛,他日可能酝酿更大的灾祸,那才是她这个母亲最大的痛苦!

长乐公主本是在宫中被人如众星捧月一般骄纵惯了的,可现在母亲病重,这么多时日也不见好,她成日在此伺候,心里也不禁抑郁,多了几分心事。

李世民批阅了奏疏,也是来了,他先是将御医们叫到一边,大抵询问了病情。

此病常见,不过御医们说这是顽疾,只能好生调养。

这调养,哪里有这般的容易?

天气有些寒,因而寝宫里多了几个炭盆,使得宫中暖呵呵的。

可李世民却觉得这个冬天多了几分寒意。

此时,有宦官来禀报:“陛下、娘娘,遂安公主求见。”

李世民坐在一旁不动,还在想着心事。

凤榻上的长孙皇后半梦半醒,听了动静,她勉强对坐在榻前的长乐公主道:“快叫进来,你们是姐妹,去迎一迎,她这些日子……也很辛苦,咳咳……咳咳……”

长乐公主一听母后咳嗽,心里便难受,连忙点头,称了一声是,便快步出了寝宫,很快就迎了遂安公主进来。

遂安公主先是行礼道:“母后,儿臣给您煎了一些药来。”

长乐公主不由疑惑道:“从哪儿来的药,母后已吃过了药了啊。”

李世民抬头,也觉得奇怪。

遂安公主便道:“儿臣今日出了宫,去见了师兄,师兄听闻母后病了,忧心如焚,说是有什么秘方,可以舒缓母后的病情,儿臣是以……是以……”

一听陈正泰煎的药,长乐公主就道:“就是那个炼铜的师兄,是吗?他会治这样的病?不是听说他擅长骨科吗?何况,他也没来诊问……”

显然,长乐公主带着疑虑。

接骨和内科是不一样的,长乐公主一开始听父皇能接骨,也觉得新奇,后来一看父皇所谓的接骨,是带着钉锤进去,而后乒乓作响……

再者说了,人都没见到,还没有诊病呢,就这般的下药,长乐公主是关心则乱,生恐有一点的疏失。

遂安公主不善言辞,她顿时踟蹰,只好道:“我……我……儿臣……不是的……”

李世民却站起来,看了一眼遂安公主,却是问:“他这几日在做什么?”

“儿臣不知。”

因为长孙皇后的病,再加上近日物价的暴涨,让李世民操碎了心!

他没心思顾着宫外的事,现在突然提起了陈正泰,李世民继续道:“朕听说,他请了许多道人和僧人还有术士去二皮沟做什么法事,做的是什么法事?”

遂安公主想了片刻:“儿臣没有问,不过……可能是因为母后病重的缘故吧。”

李世民听了,一愣,不禁感慨道:“这真是有孝心的孩子啊,这样说来,朕反而不如他了。取药过来,朕来看看。”

遂安公主依言,便将食盒递上!

李世民揭开,里头只是寻常的药汤,一样溢着一股子苦涩味,并没什么稀奇!

不过这药汤还散发着温热,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他也是有心了,这药……”

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便看向了一旁的御医:“你们怎么看?”

几个擅治内科的御医心里说,我们哪里敢怎么看,这病我们治了一个月也不见好,一直的反复发作,现在是戴罪之身,唯一能想的,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腿呢!

于是这些御医纷纷模棱两可地道:“陛下,这药是不能乱吃的,若是乱吃了,只恐要出事。”

这当然是提出警告,意思是到时候吃错了药,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不担责任的。

随即又道:“不过久闻陈郡公颇懂医理,也未必没有妙方,这个嘛,这个嘛……”

后一句的意思是,吃,赶紧喂给娘娘吃吧,反正吃好了大家至少无过,吃坏了就把一切责任都推给陈郡公。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和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