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萎凋,用手抖开(避免紧结发热变红),将茶青均匀摊于水筛中。其具体做法为,取鲜叶约一市斤,放入水筛中,双手执筛,稍一抖转,鲜叶便均匀摊布于水筛之上。抖转工夫,并不易学,所用之力量,要正好使青叶均摊于筛面上,且无叶掉落,也无重叠之叶。此全靠经验掌握力度,多由做青茶师亲自处理。摊完一筛,即交与帮手,放置于晒青架上。如系种类不同之茶青,应分别处理。
初采下之茶青,富有弹性,且有光泽。如果天气晴朗,暴晒七八分钟后,叶片光泽渐退,鼻尖近闻,已有芬芳之味。若以手握叶,则有如握绸。此时即将两筛并为一筛。但如阳光较弱,须经一次翻青,再行并筛。并筛后移入室内晾青架上,称为“晾青”。
晒青之程度,随茶树品种与采摘次数而不同。如水仙因叶大水分较多,一次晒于烈日之下的时间不能过长。为避免厚实之叶柄叶脉水分未及蒸发,而较薄之叶片已晒焦,故采取“两晾两晒”的方法。即在六七分钟暴晒后,须两筛并为一筛,放于阴凉处。待叶冷后,再置于晒
青架上晒三四分钟。而菜茶叶较小,水分蒸发较易,则无须两晾两晒。
一日所采之茶青,都在当日午夜一次制毕。第一次采摘的茶青与午后末次采摘的相差时间达十小时以上,因而在萎凋处理上也要求有差异。其中,因天气关系或茶青种类数量以及用具等的不同,其处理方法均有出入。林馥泉1940年5月15日于武夷碧石岩观察一老练茶师对于一日八次茶青萎凋处理时间之不同。
鲜叶并筛后,需稍稍摇动,使叶蓬松而不互压,收集于筛中,较厚摊放。放置时间依天候而定,潮湿寒冷之天,约30一40分钟;如果天气干燥,则10~20分钟已够。之后,可将三筛再并为两筛,即可放人青间(发酵间),进行后萎凋及发酵。
加温萎凋,茶制作中,不论天晴或雨天,均须进行。如果碰上雨天,或者晴天较迟时间进厂的茶青,则需要借助火力加温萎凋。
烘青间。多数设置于焙间之上,离地三公尺处,上铺设细长木条楼板,再在木板上铺以疏孔竹帘,室之四面无窗,仅开一门,由室外设梯,运输鲜叶。然后,于楼下室入门处,燃烧木柴,为使热力散发全面,在距离地面约二公尺处,四边离壁约二公尺,四角吊以绳索,搭一个竹条(木条)架子,上面铺上竹帘(各茶厂均得用破坏之水筛、簸箕等)。热气冲起,受此阻挡,向四边徐徐上升,传绕全楼,使鲜叶之受热得以均匀。
烘青的时间,随摊叶厚薄及火力大小,茶青次数,并无一定。但与晒青具有同一原则,即第一、二次之茶青,烘萎凋程度,较其他各次为轻,末后一、二次则较重。烘青适度后,即集叶下楼,放于青弧上,再依照上述方法摊于水筛中。每筛数量约三斤,照法放于晾青架上。
做青关键在于“做青”,在做青的过程中,青叶从“散失水分”、“退青”、“走水”、“还阳”、恢复弹性……会经历一系列的复杂变化,最终呈现出“三红七绿’,的状态。做青需要专门的青师傅根据茶青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做青时,先将茶青摇动数下,再移进较为封闭的青间,放置于青架上,静置约一个时辰(2小时),然后进行第一次室内摇青。第一次摇青次数约十来下,摇青看上去虽然与筛米差不多,却非常讲究技巧。摇时不仅要使叶在筛中全部滚动,而且圆形波动之力要极平衡,使叶朝着一动力中心旋转。
力量稍不均匀,青叶就旋转不开,或转而不圆,青叶容易洒出筛外。这种摇青的技巧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方可掌握。摇青的作用是使叶缘互相摩擦碰撞,使细胞组织受伤,以促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摇青之后将茶青稍收拢,仍放置在青架上。第二次摇青时可见叶色变淡,即将三筛并为二筛,再进行摇青。
同时,双手掌合拢,轻轻对拍茶青十来下(俗称“做手”),使青叶互碰,以弥补摇动时互撞力量的不足,促使叶缘细胞破坏。“做手”后须轻轻翻动茶青并将其摊成内陷窝状(水筛边沿留有两三寸空处,不放青叶),静置一个时辰后,再进行第三次“摇青”,其方法同前。
第三次摇青后,茶青已呈萎软状态,静置相当时候不动,含蓄于枝梗叶柄较多之水分,经扩散作用,仍可流至叶片补充,此时叶又呈膨胀状,富有弹性。茶师称之为“还阳”,认为神秘不可解之事。第四次摇青时,茶青四筛并作三筛,摇青转数逐渐增多,摇动力度逐渐加重。之后,摊叶面积缩小,并摊成凹形,中有5寸直径的圆圈,水筛边沿留3寸空处,以使空气流通,俗叫“围水”。
整个做青的过程需经6-7次摇青和“做手”,时间约近5-6个时辰,甚至7—8时辰。最后一次摇青和“做手”较为关键。随着发酵作用越来越快速,青叶散发出清香,叶脉明亮,叶色黄绿,叶面凸起呈龟背形(俗称“汤匙叶”),红边显现,这说明做青程度已适度,即可进行下一步的炒青和捻揉。
做青的原则是:重倒(青)轻摇,轻倒(青)重摇,多摇少做;摇动力度先轻后重、次数先少后多;等青时间先短后长,发酵程度逐步加重
炒青与揉捻炒青通常在夜间九、十时进行。炒青时,炒灶火力要大,待锅温逐渐增高至发红或者发青时,将茶青倒人锅中翻炒,每锅约一斤半左右青茶。翻炒时两手敏捷翻动约二三十分钟,翻炒四五十下后,青叶表面带有水点、柔软如棉,即取出捻揉。炒青中有“吊手”和“闭手”之分:
如青叶中含水分较多,炒时顺手将青叶抓起、散落以散去水气,俗叫“吊手”;如青叶脱水显燥,则手压住青叶翻转,俗称“闭手”。茶青取出后,趁热迅速置于揉茶台上的揉茶竹篱中,来回推揉,直至叶汁足量流出,茶叶卷成条形,浓香扑鼻,即解块抖松。然后,再将两人所揉之叶并为一竹篱,倒人锅中复炒。复炒温度比初炒较低,时间也比初炒短,仅翻转数下,取出再揉。复揉的时间也比初揉短。经双炒双揉之后,再将茶抖开,合二竹篱为一,递人焙房初焙。
初焙青叶经双炒双揉后,即递进焙房烘焙,俗称“走水焙”。焙房窗户须紧闭,水分仅能从烘青楼顶隙缝中透出。水焙温度要高(一般由师傅用手测定)。将炒揉后的茶索均匀摊置在篾制的狭腰焙笼中,然后将焙笼移于焙窟上,前后翻拌三次,并由温度高向温度低的焙窟后移,直至下焙,此六、七成干的茶坯叫“茶索”。焙窟的个数,随制茶多少而定。以一千斤茶为例,一厂需要焙窖20个,每日动用之焙窖,亦随当日茶青之多少而有别。
挑剔茶索经初焙后,水分蒸发过半,叶呈半干状态,即可“下焙”倒人大簸箕内,交由专工负责之簸茶师,每两焙笼茶叶作一次“扬簸”.即用簸箕扬去黄片、碎片、茶末和其他夹杂物。扬簸在焙间内进行,簸过的茶索摊入水筛中,每六“焙”(一焙即每一炒锅之初焙茶)拼一水筛,厚度约近二寸,然后移出焙间,搁于走廊的摊索架上摊晾,名“晾索”。当夜焙后即簸之茶叶,须摊置于天明,然后交由拣工挑剔,即拣去茶梗、扬簸未干净的黄片,以及未成条索的硬叶片。
复焙(俗称足火)经拣剔的茶叶,放人焙笼内,每笼约4斤左右,将其平铺于焙笼中,将焙笼罩于焙窟之上。烘焙所需的火温通常以手背感到有烫热感为宜。焙至二十多分钟,进行翻焙;其后焙至约四十分钟,再翻茶次;三次翻后,再焙约半个小时,用手捻之,茶即成末,说明茶已经足火,即行起焙。这只是一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凭焙茶师的经验灵活掌握。每次翻茶时,需对焙窟的火堆进行一次“刮灰”或“开火”,即用木制小焙刀,将火堆上的木灰刮匀、刮薄,或用焙刀插入窟沿,轻轻撬动,使火力保持前后均衡。
复焙时之火力,比初焙时为低。对火温的控制,传统的方法是用手背靠在焙笼外侧,有一定的热手感为适度,或用眼睛距焙笼内的茶叶5—6寸,利用对火温的观察来感觉温度。焙火高,茶可久藏,香色均不易劣变。昔年茶叶销路无阻,故焙茶火力较低
团茶茶叶在炖火后,即“起焙”用毛边纸进行团包。如有衬纸之单枞等茶种,即连衬纸取于簸箕内,依茶类之不同分别包装。普通种即倾人簸箕内,取“种纸”包之。
补火俗称“坑火”,即将“团茶”叠放焙笼中,仍放于焙窟上烘之,使衬纸内所含水分完全蒸发。此时焙笼之面朝上,每一焙笼放人“团茶”三层,每层14包,一笼计42包,然后于笼顶加盖,避免香味散失。时间比复焙为短,约为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