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0章 弓箭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眼下王良璟连个正式的效用士都不是,淄州刺史的旗号当然不敢打出来,不过却不妨碍他的好心情。

把旗号抱在怀里,哪怕过去了一个甲子,似乎你还能嗅到旗号上面的血腥味道,将军百战,捐躯赴国,男儿如铁,百死不悔……

整整一夜的功夫,王良璟心潮澎湃。到了第二天,王宁安爬起来了的时候,发现老爹已经早早在院子里练起了拳脚,发达却不夸张的肌肉,充满了力量感,细腰宽肩,长胳膊长腿,放在后世,老爹也是标准的模特身材,丝毫不要怀疑他身体里蕴含的力量,能够对拼宫分军,老爹绝对是十足的猛士!不惧生死的好汉子!

不过自古以来,被自己人害死的忠臣猛将,绝对远远多余死在敌人手里的。

武夫不缺勇气,缺的是脑子!

老祖宗王贵,还有杨无敌,就是死在了文官手里,死在了愚蠢的赵二手里!要想重兴王家,不光要有敢打敢拼的猛士,还要有聪明的头脑,能够趋利避害,不光要防着对面的敌人,还要小心着身后的猪队友……

这么有难度的事情,当然要交给自己来做了。

王宁安觉得自己任务太重了,担子太沉了,一定要养好精神,所以……翻身睡了个回笼觉。

差不多中午时分,王宁安才被老爹揪着耳朵,提了起来。

“堂堂男子汉,怎么把娘的绝招都学去了?”王宁安不情不愿嘟囔着,穿好了衣服,往外面看去,顿时吓了一跳,院子里黑压压的,都是人。

王宁安揉了揉眼睛,没错,足有四五十人啊!

“爹,你搞什么啊?”

王良璟捧着井水,洗了洗脸,得意笑道:“用你的话,这叫,叫人格魅力!大家伙听说要去当效用,都争抢着报名,足有四五十人哩!”

王良璟十分得意,王宁安脑袋却大了起来。人是不少,可有没有真本事啊?他们可不能要废物,再说了,这么多人也要管理起来才行,不然他们怎么会给王家卖命?

不用问,这些事情老爹统统没有想过,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王宁安毫不犹豫腹诽道,好在他有了想法之后,心里面拟好了章程。

简单洗漱之后,就把所有人都请到了一起。

一共三十几个汉子,最大的不到四十,最小的十六七岁的模样,每一个都肌肉扎实,筋骨强健,粗胳膊壮腿。

沧州不但民风剽悍,还是武术之乡。

这些汉子里面,一半是土塔村的,剩下都是其他村子的,多数都曾经上山打猎,身手不差。

他们听说王良璟得到了父母官的赏识,要投身军中,大家伙都过来探探口风,他们并不是都愿意当兵,但是打听一下,总没有坏处。

“效用士的好处很多,第一不用离家,每月只要去军营报道就可以,其他时间可以陪着家人,第二吗,效用士不需要刺字,也不用担心被人家视作贼配军。战时打仗立功,平时就是普通百姓,至于第三嘛,效用士的粮饷还算丰厚,朝廷会出一些,只是大头儿还要我们出,再有你们的武器盔甲,训练开销,也要我们家承担。”

王宁安把好处讲清楚,同时也是告诉大家伙,你们吃王家的,用王家的,就要听王家的话。

在场的汉子们不怎么在乎,吃谁的粮,就听谁的话,关键是开出的价码合适!

王宁安拉着老爹,算了一笔账,算完之后,爷俩都脑袋大了,王良璟干脆都打退堂鼓了,果然养兵不是说笑话,根本是在烧钱啊!

以普通禁军为例,基本俸禄各地稍有不同,甚至因为身高也会有差别,五尺八寸,差不多一米七左右,每月可以拿到1000文,五尺七寸就剩下700文,五尺六寸只有500文……以此类推,个子不够,连兵都当不上。

燕赵之地多伟岸大汉,老爹找来的这些人,普遍在五尺七八以上,甚至有五六个六尺多的,每个月一个人就要1000文。

别忙,还有其他的花销,一月要给一石七斗至两石的粮食,以沧州所在的河北东路来说,春衣要给绢两匹,布半匹,钱1000文,冬衣除了和春衣一样之外,还要加上12两棉花……总的折算下来,养一个禁军,一年要50贯,一个厢军一年30贯。按照米价折算,50贯差不多相当于8000到软妹币。

就算是后世不断提高士兵待遇,和宋代比起来,也是弱爆了!

这还只是日常开销而已,而且效用士的待遇要远超一般的禁军,再加上盔甲,马匹,药物,抚恤金……王良璟脑袋都大了三圈,低低声音道:“宁安,要不咱们放弃吧?”

“那怎么行?太奶奶可是把旗帜都给了咱们,硬着头皮也要做下去,难道还要对不起老祖宗?”

“可,可这也太多了!”王良璟不敢置信道:“宁安,你说折家,种家,他们养上千的部曲,要花多少钱啊?莫非他们有金山银山不成?”

“他们肯定有来钱的路子。”王宁安道:“折家和种家都是当地的大户,拥有无数的土地,他们手下的效用士其实多半都是佃农,给一点地租优惠,就能吸引年轻人给他们卖命。而且他们实力强,每逢打仗都有很多赏赐,缴获也不少,再有他们没准也学崔家那样,做走私生意,或者弄点私盐什么的。”

“那,那不是违背朝廷法度吗?”王良璟不信道。

“律法永远是个弱者准备的,人家世袭罔替,俨然土皇帝一枚,哪里还会在乎什么法度!”

成大事不拘小节,老爹还没转过弯,王宁安并不着急,坐上了那个位置,他会想明白的。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手上只有一座酒楼,每个月最多能赚100贯,只够养两个效用士。

“光有粮饷还不行,买盔甲,买武器,而且每年都要训练几个月,耽误了朝廷的徭役,我们还要出免役钱。”王良璟都快绝望了。

王宁安也不得不感叹,难怪看似巨大的漏洞,赵宋朝廷却不在乎,折家和种家都是异类当中的异类,想要复制他们的成功,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越是困难,就越要迎难而上。

拿不出钱,不是还有其他东西吗?

……

“各位叔叔伯伯、诸位兄长,入选效用士是给大家伙谋一个出路,堂堂大丈夫,岂能老死在田间地头儿?我知道大家肩上都挑着一家人,不能脑门一热,就不管不顾,我这里有个设想,大家伙一起参详,看看成不成……”

王宁安提议先成立一个“弓箭社”,这可不是他的首创,在河北诸路,面对着辽国的强大压力,大宋朝廷鼓励百姓习武结社,保境安民,缉捕盗匪,弓箭社遍地开花,在沧州的其他村镇,就有弓箭社。

不过王宁安的弓箭社和其他人的不同,加入了弓箭社,成员就可以和王家签订约书,优先采购他们的粮食,而且王宁安还决定把敲猪的技巧告诉大家,扶助成员养猪致富。

作为交换,弓箭社的成员要在农闲时候,接受训练,表现优异者可以成为效用士,拿到丰厚的军饷待遇……

————————————————

推荐个新书啊,《功夫状元》,收藏就好,票票还是留个小的吧,大家伙多给点阳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