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丽打开几个面口袋,仔细检查了一遍。
见到每个面口袋里头,做的干粮吃食都不一样。五花八门地,让人一看就很有胃口。还偏偏都是好存放的品类。已经决定有七八分满意了。
再仔细看看,发现每个品类,做得模样都规规整整,分量一致不说,样子还特别精细好看,这满意程度,就直升到十分。
再三确认过李荞麦这边已经万事俱备,就等着知青到了。
彭春丽满意地点点头,还动作十分豪爽地大力地拍了拍李荞麦的肩膀:
“姜二嫂,我就知道你是个靠谱的!这事儿办得好,没给咱们杨树沟村生产大队的『妇』女丢脸!”
李荞麦面有得『色』,笑得也很灿烂。
“内什么,姜二嫂,那你这先忙着,我过去村口那边迎迎他们。一会儿我让人过来喊你的时候,你再帮忙送过来就行。”
“好嘞,你就瞧好儿吧!”
二人也没有多客套,彭春丽就风风火火地奔着村口那边去了。
姜英秀看这边没什么活计了,也跟着姜家的孩子们一起,冲到了外头,追着彭春丽的脚步,奔着知青们那边去看新鲜了。
孩子们是有点啥事儿都会第一时间去看热闹,而姜英秀纯粹是对这些理想主义者的好奇。
她也曾经听父母那一辈人提起过他们年轻时候的峥嵘岁月,对于这些充满了纯洁的理想和激情的年轻人,她心里满是敬意。
而且,姜英秀的大伯父和大伯母,就是当年下放到龙省的时候认识的,后来他们还曾经在龙省发展过一段时间。
姜英秀有个明知纯属不切实际,却又总忍不住不去想的期待:
说不定可以在这些知青里,遇见年轻时候的大伯父和大伯母呢?
姜英秀跟着人群,一起遇见了村里敲锣打鼓放鞭炮欢迎进来的骡车和牛车。
骡车上拉着这回分配到杨树沟村的知青团,而牛车上拉着县里特批的知青口粮。
来看热闹的人群,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一会儿要盯着天南海北,口音各异的知青们,一会儿又忍不住去偷看后面那牛车上用破棉被盖住的一排一排的麻袋。
麻袋里装的,都是还没处理过的『毛』粮。
姜英秀只扫了一眼牛车,和牛车上头的棉被与麻袋,就径直把目光投注在了知青们身上。
这些知青,听说都来自好几个不同的大城市,男男女女,一共十五个人。
姜英秀打眼一看,粗粗一数,其中有十二个男知青,三个女知青。
男知青们的身材大部分都高高瘦瘦的,女知青们身高相对要矮上一些,不过也都很瘦。
这年头胖子真的是很少见。
知青们穿的都是这个时代流行的时髦衣裳。
男知青穿的,都是中山装或者绿军装,女知青们穿的都是列宁装。
不过,这中山装、绿军装和列宁装外头,统一都套的是有几分旧模哈眼的军大衣。
这还是知青们在西麓县县里下车的时候,县里武装部的同志帮忙找的呢。
毕竟知青们都是年轻人,都爱美,所以都把自己最好的衣裳穿着来了。
只是各地毕竟气候差距有点大,虽然知青们已经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厚衣裳都拿出来套上了,却还是适应不了龙省的天气。
好在县里武装部的同志们很给力,给找了十五套棉大衣出来,杨树沟村又派了骡车去公社接人,骡车上还放了好多旧褥子、旧棉被,才没把这帮孩子给冻坏了。
知青们的脸都冻得红扑扑的,脸上带着天真、质朴、热诚、发自肺腑的笑容。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看起来都十分年轻。
有几个娃娃脸的,怎么看怎么觉得还是读中学的孩子呢。
姜英秀仔细打量了一阵,从面目特征上看,这些人肯定是南方人北方人都有了,不过大概是因为年纪轻的关系,大家的皮肤都很好很好,满满的全是胶原蛋白。
羡慕啊羡慕
姜英秀不错眼珠地盯着知青们年轻的脸,羡慕了一阵,突然间想起来,自己现在还是个孩子呢!
于是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脸儿,嗯,不错,也是充满了弹『性』和活力,满满的都是胶原蛋白。
冬天的寒风吹出来的两个红脸蛋儿,在山泉水和空间的双重作用下,早都消了。
现在她的脸颊上,挂着的是身体健康、气血充盈而自带的天然腮红。
这肤质,十分满分的话,至少可以打九分!
知青们直接被送到了住处,安顿在了地窨子里头。
知青们刚一看到地窨子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五颜六『色』的,很是精彩。
他们大概都是头一回见到地窨子这种建筑。
快言快语的彭春丽率先开口了:
“同志们都没见过这种房子吧?这叫地窨子。是俺们东北这疙瘩的特『色』建筑。这玩意儿盖得最快了,仅次于深山里头的木刻楞。
这不赶工期呢么,而且东北的冬天也实在是不适合挖地基盖房子。
你们暂时先住着,等到开春儿了,要是不乐意在这里头住,还可以跟大队申请个宅基地,重新盖那种一般式样的房子。
你们没住过不知道,这地窨子别看模样不咋地,其实冬暖夏凉的,住着可舒坦了。”
“彭主任,你别担心。同志们都是志愿来支援国家建设的,吃苦受累,那都不是事儿!这房子我看也挺暖和的,而且还宽敞,房间还挺多,同志们也都觉得挺好,这条件我们能适应。”
“对啊彭主任,你放心吧,我们又不是来享福的,再说这地方也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地,有啥不好地?再说我们就是没见过这样的房子觉得有点新奇,真不是对环境不满意。”
这话应该也不纯粹是客套。
毕竟村里留出来给知青点的这片地面积其实很大。
最开始村里挖了八间地窨子,其实要不是为了赶工期,单看这块儿地的面积,挖十间地窨子也够用了。
现在正好三个女知青合住一间,另外六间,十二个男知青每两个人合住一间。剩下一间,正好用来给知青们当粮仓了。
两人到三人住一间房,这样的条件,其实真的挺不错了。
现在都是多子女家庭,市场上又没有商品房,往往都是一大家子七八口人挤在一两间房子里生活。
就这么宽敞的住房条件,有好些人口多、房子小的大城市家庭,还未必能达到哪。
知青们表过态之后,都纷纷把自己的行李等物从骡车上搬下来,往自己的住处搬运。
铺盖卷儿都得赶紧搁到炕头上。
衣服什么的,只好暂时先放在包袱皮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