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科幻小说 > 圣光 > 第857章 建大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周青峰说要建一所大学时,他对具体该怎么做是一无所知。不过没关系,他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手段。

来自异界的术法没法让一个普通学生立刻学会知识,但可以让知识直接灌注到学生的脑袋里。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周青峰成为最好的老师,或者是校长。

再加上链路网络和‘思维风暴’,周青峰办的大学完全可以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孵化场,成批成批的为国家和集团提供尖端人力。

再加上‘圣光’提供的良好待遇,不但可以培养人,更可以留住人。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周总,你想办大学?”

“对啊。”

“在哪里?”

“回天阳吧。”

马千山真是绝倒。天底下找不到比周青峰思维更加跳脱的人了,去年他脑子一热搞VCD,大火。今年他脑子再一热,又打算搞大学,这指不定又是一场热潮。

但这位总裁要干的事还真得认真对待。他有钱有人还有关系,办一所大学不会有多大难度。各方面甚至会抢着帮他特事特办,一路绿灯。

“我对现在的高等教育不满意,好人才都朝外跑。‘圣光’的出现减少了人才外流的速度,但并未完全中止。还是有很多人毕业就铁了心想要出国,拦都拦不住。

国内的科研和制造业有很多领域还是空白。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短板数都数不清,短时间也看不到任何改变的可能。”

周青峰站在自己总部顶层的总裁办公室,隔着宽大的落地窗俯瞰帝都三环线。他大声喊道:“既然别人都做不好,那就我来做。至少我解决了第一个麻烦,资金。”

《圣光经济周刊》很快刊登了周总裁创建‘圣光大学’的构想,首先他把退居二线的郑平郑教授请出来,嗑一副龙血药剂年轻十岁,龙马精神的就任大学校长。

郑教授出面聘请海内外英才加盟组建二十多人的‘校务委员会’,每个委员都是业内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每人配十名助手组建办公室,正式开始建校工作。

说干就干,不玩虚的。

校址没有,找天阳市批。

校舍没有,或买或建。

师资力量没有,高薪聘请。

教学设备没有,花钱就是了。

生源之类的就更简单了,找部委批准,自主招生。按照综合性大学的标准来,以理工科为主,本硕专业先上它十几个学院,几十个专业。按几万学生的标准做规划。

尽可能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

在《周刊》的建校构想上,慷慨激昂的文字末尾写了简单的一句话——集团负责学校所有开支,每年经费不会少于五十亿软妹币。

五十亿?!

‘圣光’集团不愧为新闻制造机,去年的VCD热潮尚未消退,今年又搞出个大学话题。各家媒体恨不能在‘圣光’总部设记者站,等着发大新闻。

年经费五十亿,这个数字实在太大。国内教育体系瞬间为这个数字吵成一锅粥。现在清北这个级别的学校一年经费也没这个数啊。

换在当前,考虑收入和物价,完全可以将它当做后世的五百亿来看。

想想如此一笔巨款,还是每年不少于五十亿的投入。要花掉这么一笔钱可不容易嘞。无数人的心头都变得火热,默默思考自己能在其中做点什么。

国内媒体上立马响起嘈杂的声音——为什么新建的‘圣光大学’没有文科?

为什么不设立文史专业?为什么没有新闻法律专业?为什么没有艺术教育专业?

这是看不起谁呢?强烈要求周总正视文化领域的呼声,亲自上门聘请国学大师登台授业。

对于这些杂音,周大爷多看一眼就算他输。

只用半个月,郑教授领导的校务委员会拟定了建校规划。首先,天阳决定把市政府,机关单位和配套宿舍腾出来给学校当办公点,教学楼和校舍。

这有大概二十多栋大大小小的建筑,应该满足学校初步使用。

有了落脚点,‘圣光’便抽调集团的中层人员填充校务管理工作。这一口气就填过去上千人,腾出的职位又可以创造新的就业。

接下来便是招募师资力量。

简单拿钱砸便是。

周青峰一月中旬说要办校,二月中旬就开始在全国报纸上打广告。助教两千起步,讲师翻倍。教授等级的职位需要面谈,薪资上万不是梦想。

光这拿钱砸就能砸的人目瞪口呆。国内不少符合条件的大学教职员工都仔细阅读报纸上字里行间的每一句话,少不了拨打广告上留下的电话亲自问一问。

但要解决师资问题,完全靠外来的应聘者似乎不太靠谱。于是周青峰打起了自己集团的人力资源——‘圣光’的研发部门已经有上万的高级职工。

比如在‘矩阵’小组干了两年的史维奇,他就被要求去‘圣光’大学计算机学院当两年的系主任。这位组长如今精通软硬件技术,在业内已经算是名声鹊起。

史维奇接到这份调令时是哭笑不得,因为当初伺候秘密‘矩阵’的小组如今已经膨胀到八百人。现在有一半被调去大学执教。

调出来的职工都是两年来在集团接受培养,拥有极其丰富经验的骨干。他们对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构建有着极其超前的思维。

这支队伍成建制调出来,配上一批高素质的助教,‘圣光大学’的计算机系立马就是师资雄厚。开设的专业将不仅仅是培养敲键盘的代码苦力,是真正的未来技术领军者。

除了在自家挖潜力抽调人手,周青峰还带着红龙药剂到处去求聘一批上年纪的退休人员。这种发挥余热的做法在‘圣光’内部很普遍。

‘圣光’技术部门有两千多退休的老研究员,个比个的职称高。有的甚至是学科带头人,又或者是院所的创建者。

周青峰跑去请了两三百位能‘以一当十’的老家伙出来,立马就把物理,化学,数学等等自然学科的院系撑起。

这还不用担心人事关系,反正都是退休的。

等到了94年三月份,周青峰以一如既往的超高的效率,把大学的数千名教职工全给招聘齐全,十几个理工科学院的草台班子愣是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