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黄天之世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宣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生……”

许安看着手中送来的文书,从中发现了一个颇为熟悉的名字。

贾诩神色微动,他记得陈生似乎是长子城的一名学童,好像是有过目不忘之能。

“莫非是各郡的案首名单呈递上来了?”

贾诩随即便想到了此前似乎各郡在举办童生试,算算时间童生试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了。

童生试考后揭晓名次,称为出案,因此蒙学堂的学童参加童生试,取的一郡第一者,称为案首。

这一次童生试,总考生共有两万余人,不过只有四处考区。

一为太原郡、二为河东郡、三为上党郡、四为雁门郡

当初许安推行启蒙教育之时,虽然已经入主并州,但是当时并州北地的郡国还处于南匈奴的控制之下,甚至西河郡都被南匈奴侵入。

所以第一期的蒙学堂只在太原郡、河东郡、上党郡、雁门郡、定襄郡五郡建立,雁门、定襄两郡人少,于是就都集中于雁门郡考试,划为同一考区。

四处考区,共取四名案首。

进入郡学,除去成绩分等之外,待遇也会分等,有甲乙丙三等。

评为丙等者食宿全免。

评为乙等者食宿全免,每月还有一定的例钱发放。

评为甲等者则是除去之前的所有福利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补助,并且直接安排进入晋阳甲字郡学院中修习。

每一名案首都会被评为甲等,前十评为乙等,丙等则等所有州郡的成绩出来之后,整理归纳之后,按照排序,酌情选定。

按照考试的规定,案首的名字要经过许安亲自过目。

“对,四处考区的案首名单都出来了,这个陈生,分数四区第一。”

许安将手中的名册递给了一旁的贾诩。

“十四岁仅仅修习了两年,今年刚满十六岁,听说他现在已经修习到了郡学二年的知识,而且有过目不忘只能。”

许安想起来了之前内务司送来的文书,对于陈生他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不仅仅是因为陈生有过目不忘只能,还是因为陈生的老师——葛舟。

葛舟他入道的时间很早,据说在大贤良师张角刚传道不久,就加入了其中,后面一直便待在太行山内四处传道,治病救人,名望颇高,只在渠帅黄龙之下。

葛舟年事渐高,本来是道堂的道师,但是因为身体的缘故,后面又调到了蒙学堂,教授蒙学堂的学童,在蒙学堂中担任蒙师。

许安坐了下来,童生试的结果出来,积压在他心中的压力也消散了一些。

黄巾军如今军事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势力,其他的势力都没有如同黄巾军一般设立军事院校,培养中基层的军官,甚至在军中开展识字班,教授普通的军卒识字读书。

军阵、队列等等演练也没有拉下,而且每一个学期,许安都会征集太平道陆军学院那些正在接受学习培训将校们的建议,然后酌情修改《步兵操典》。

如今《步兵操典》已经处于一个相当完善的地步,从原先的只有少许的章节,到现在可以照顾到方方面面,详细的写着在各种情况下应当做出的反应。

现在的黄巾军,无论是战阵的排列,还是行军的速度,亦或是临战的反应,都远远比汉军的郡国兵要强,行军的速度也比普通的郡国兵要快上了一大截。

而讲武堂的成立,也使得黄巾军的高级将官能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能够得到进步。

但是政治上却并不太行,虽有道堂的符祝去作为官吏,但是吏员的任务还能接任,官员的重任却是有些难以承担。

治理一州一郡一县之地确实颇为困难,太平道的辖地内如今很多官员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在任期中慢慢的学习如何治理。

也辛苦黄巾军的军事实力比较强横,实行军管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有阎忠等人的帮助,才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乱子。

如今太平道的二十五处郡国,其中有过半郡国的郡守都是有着世家背景的人担任,部分是由并州一系的世家中人担任,还有的基本都是阎忠、杨绩、傅祁、庞渤等人家族的族人。

不过许安在选派的时候还是有所注意。这些郡国的郡守选派的人年纪都较大,而且四家的郡守的人数大致相同,张辽的家族还有郝昭的家族也有两人担任着郡守。

出身黄巾军担任郡守,县令、县长的官员并没有超过半数,这个局面实际上有些不利于太平道的发展。

虽然现在太平道辖地内的世家豪强十分老实,阎忠等人更是忠心为道,张辽、郝昭等人也在军中任职,但是有些事情终究还是要提前做好预备。

这一次的童生试无疑是安了许安的心,第一期蒙学堂吸纳的两万余名学童证明了民间并不缺乏人才。

而陈生就是其中的翘楚,不仅过目不忘,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不需要多久,两年的时间,陈生已经是学到了郡学二年的课程,郡学二年的课程,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世家子第。

太平道郡学之中教授的内容,可比普通世家豪强的家学更为有用和深奥。

“郡学的内容若是这个陈生学完了,单独给他准备一场考试,若是能够考过,可以让他先入国学院。”

许安转过头,对着一旁的赵乐吩咐道。

“顺便再传令给宣教司,让宣教司的令君来晋阳府衙一趟,我有话对他说。”

汉时人笃信鬼神,天命之说,刚刚他看陈生的名字之时,想到陈生的事迹,便觉得其中可以做一些文章。

宣传得力,或许陈生可以成为太平道乃是天命所归又是强有力的论证。

文有文曲,武有武曲。

吕布的名字和陈生的名字同时浮现在了许安的脑海之中。

如今太平道经过了许安的修改,已经不再是只有少数的几位仙神,而是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道家三清、玉帝、天庭地府、阐教截教、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十三金仙、北斗七星君、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等。

许安将记忆之中的仙神全都林列了出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补全了所有的体系。

许安曾经的对仙神的幻想,就是从读完那一本《西游记》时开始萌发,随后《封神演义》使得许安更为入迷。

根据这两本小说之中的内容,一个成体系的仙神体系也被许安慢慢的构建出来。

不过与其有些区别的,太平道原来的神祗也被许安加入了其中。

然后将其编写成故事,然后让各地传道的符祝,说书人将故事传播开来。

太平道原本的十二处郡国,大部分的人基本都是太平道的信众,经过了数年的发展,处于太平道的统辖之下,如今太平道在地方可谓是影响深远。

随着这些仙神故事的传播,加上一些太平道一些假鬼神传道的方法,各个地方信仰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各地太平道的道观香火也越发的鼎盛。

这一次若是运用得当,宣传得当,或许能够借助着股东风不仅鼓舞各处蒙学堂学童的学习,还可以让更多人信奉太平道和鼓舞军中的士气。

贾诩听到许安召见宣教司的令君,立刻便找了一个理由,离开了堂中。

宣教司的一切事务都被定为最高机密,大部分的安排,都是许安亲口所授,出去宣教司的令君外,再没有第三个人得知,所以贾诩也就知趣的离开了房舍。

宣教司原本品级较低,名为宣教处,处于内务司、外务司等司之下。

但是随着发展和壮大,原本的宣教处也成为了现在的宣教司,与内务、外务、农政三司品级等同,甚至还要有过之。

宣教司大部分的官吏都是选自黄天使者或者是腾骧卫,少部分选自鹰狼卫中,也就说宣教司之中的官吏基本都是虔诚的太平道道众。

而且宣教司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宣教司令君下直辖着一只两百人的司卫,并且有调动晋阳城三屯卫兵的权力,保卫宣教司的署衙。

宣教司的文档存放地都是放在最为安全的地方。

太平道如今政治的中心在晋阳,太平道的各种机密文件都放在晋阳府衙的文库。

文库公分内、中、外三区,宣教司的文档就存放于内文库之中。

赵乐出去之后,没有多久,宣教令潘直便从宣教司匆匆忙忙赶了过来。

“宣教令潘直拜见大贤良师。”

潘直一见到许安,便恭敬的向下拜去。

类似宣教司之类在太平道中极为重要的署衙,许安无一例外都是启用的出身于黄天使者的人。

能力其次,但是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忠心,尤其是在舆论的阵地,绝不能出现一点的乱子,一点的差错,否则一旦夹杂私货,那么更是后患无穷。

潘直出身黄天使者,是当初跟随着许安从下曲阳一路长途跋涉,历经艰辛进入了太行山的二百余名黄天使者的一员,黄巾军大大小小的战事,他几乎都经历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

对于陈生的事情,许安已经有腹稿,过目不忘如果是真的,那么便可以从这里做文章。

让陈生当众演示过目不忘之能,并让鹰狼卫、宣教司大肆宣传,将陈生乃是文曲星下凡的事实传扬开来,作为文佑黄天之证。

“谨遵主公钧命。”

许安话音刚落,潘直便立即出言赞同道。

对于这些事,宣教司并不陌生,早已经是得心应手。

潘直对与许安的话语没有丝毫的怀疑,既然许安说陈生是文曲星的转世,那么陈生便一定是文曲星的转世。

决定了陈生的安排,许安的思绪也放在吕布的身上。

文曲的事好解决,但是武曲的事情却并不好解决。

吕布虽然战绩斐然,但是却是战阵之上,只有军卒看见,寻常百姓难以见到,而且要想出一个让众人都认可的方法,才能让武曲下凡的故事更有可信度。

许安眉头微蹙,他本来之是想要宣扬陈生是文曲星转世,不过又联想到了文有文曲,武有武曲这句话,这才联想起了吕布。

“报社的筹备的情况如何了?”

许安一时想不到好的办法造势,便向潘直询问其了另一件事。

“二十五郡大部分的主要城邑都修建好了报社,按照主公命令,并州为主社,凉州设分社,并州主社本部设于晋阳城,凉州分社本部设于汉阳郡冀县。”

“造纸工坊已经在凉州设下了分社,也是在坞堡之中,就设在冀县南面的射虎谷,位置隐蔽,已经从凉州军区抽调了一部军卒于谷外屯兵,坞堡内的防备部队也已经招募完毕,一部分是原宣教司中的司卫,还有一部分是鹰狼卫中挑选出来的缇骑,共五百人。”

“各城邑、各乡镇都安排有说书人,与传讲官。”

宣教司写了不少的小说,许安为其中提供了大量的文章《雁翎刀》、《北征匈奴》这些都是许安亲自书写,现在宣教司中善于写文章的并不少。

如今太平道之中,那些华丽的骈文并不流行,但是小说杂学倒是盛行,骈文对于一般的升斗小民来说苦涩难懂,但是小说却不然。

许安让人写成的小说更偏向于口语,简单易懂,而且故事多是引人瞩目。

因而在娱乐活动并不多的乡野城邑之间,普通民众在闲暇之余最喜欢坐的事情就去最近的茶馆听说书人讲书。

潘直提到的传讲官,则是报社之中新设立的职位,这些传讲官,负责将报纸之上的重要的内容宣讲出去,这就是他们的任务。

如今太平道内启蒙运动刚推行不过两三年,扫盲运动更是因为经济还有各方面的困难没有办法推行,让普通人看懂报纸,购买报纸那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因此传讲官就应运而生了。

“各处报社皆是已经设好,运送报纸的车队也已经安排妥善,主公计划何时发行报纸都完全可以。”

许安轻轻的敲了敲案桌。

“便定在初平三年的正月初一发行第一份报纸,各郡国的报社同时挂牌,同时开社,同时发报。”

“我要我太平道政令能够成功传达到二十五郡,二百五十四城,千乡万亭之中的每一个角落。”

“谨遵主公钧命。”

潘直面色肃然,躬身下拜。

许安双目微亮,就在这一刻他也已经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提起武勇,第一个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的人物,正是西楚霸王项羽!

后世有人赞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