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稿件采用了啊?”于伟回到家就看到桌子上有一封来自《科学文艺》的挂号信。
看到这封信如此“不经意”但又“整齐”地摆在那,于伟哪里不晓得这是自己老婆的“无声炫耀”。
“嗯嗯。”刘丹点点头,“哎呀,没想到我的小说处女作居然有150多块稿费呢。”
听到老婆又一次“低调炫耀”,于伟立刻送上了自己的吹捧。
“老婆这赚钱水平可真的是太厉害了!”
虽然此时国内针对小说的稿费一般是千字20元封顶,但是哪怕是新人的千字5元的稿酬也足以笑傲绝大部分工人。
通常来说,一部短篇小说的字数在5000字到字之间。如果一个新人作者按最高字数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那他的稿费收入就不会低于100元。
而一个刚刚进厂的工人月收入通常在17.84元左右,即便满师成为正式工人也就36元。因此新人作者的单篇小说就相当于新学徒工人5个半月的收入。
除了收入明显高于工人外,作者们的工作环境也要优于工人。而且一旦被本地作协吸纳之后,那还有一份创作津贴可以拿。
这也是为何说1980年代是国内文学的黄金时代,因为这个时候的作者是真的赚钱。
一个作者一年能够发表三篇以上的短篇小说,那基本就是衣食无忧了。更别说当时国人对“作家”的迷信,那真的是收入高又备受尊重。
而当刊有《一日囚》的最新一期《科学文艺》在国内发售后,这篇小说带来的讨论潮才刚刚兴起。
尽管此时是国内文学的黄金时代,但现在的科幻文学则正处于被科学界和文学界联合排挤的地步。
而且在此时的文学青年眼中,科幻文学的价值甚至比“黄色文学”还要糟糕。不过好在即便在如此惨淡的情况下,国内还是有一群科幻爱好者。
“老刘,你看最新一期的《科学文艺》没有?那个刘丹写的《一日囚》可真的是太好了!看得我一身冷汗。”
“不会又是那种披着科幻皮的恐怖小说吧?”
“怎么可能?恐怖小说能和我们科幻小说比?”
得!科幻小说爱好者也有自己瞧不起的小说类型。
而当《一日囚》在读者中引发阅读潮后,文学评论家也注意到了这部小说。
此时的绝大部分文学评论家还是很好当的,除了有专门的文学或文艺批评杂志外,各大报刊或其副刊都有评论专栏,所以伴随着文学界的百花齐放,评论界也是万紫千红。
尽管《一日囚》的类型是很多评论家瞧不上的科幻小说,但奈何《一日囚》的内核实在是太让人折服了。
被禁锢在某个空间里属于失去自由,那么被禁锢在某个时间段内算不算失去自由呢?因为从传统角度来看,一日囚的囚徒并没有失去人身自由。
他可以自由去任何地方,也可以自由地和任何人交流,只要不涉及他的身份即可。可是每当他的生活往前一步的时候,他又会被拉回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