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马谡别传 > 第五八二章 鼎足而三(1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八二章 鼎足而三(11)

建兴元年秋八月,西川的粮食收成很不错,百姓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看着已经半满的官仓,诸葛亮又有了应付一场战事的底气,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年少贪玩的刘禅,练就了一双观言察色的眼睛,看到诸葛亮满意的神情,趁机提出:要微服出游,体察民情,与民同乐。

因为心情大好,诸葛亮认为刘禅体察民情未必不是好事,就由得刘禅在成都附近游玩。

刘禅一直被诸葛**着打理朝政的,虽然是出工不出力,但每日里起早贪黑,苦不堪言。

看到丰收的景象,诸葛亮紧绷的神经也得以放松,辛苦了大半年,准备偷几日闲,回到家里好好休息几天。

谁知道,忽有边报接踵而至。

不出诸葛亮所料,最先向西川动手的,还是篡位自立的曹丕,无疑是想用实力为自己正名,而且还鼓捣出五路军马一齐进攻的阵仗,声势浩大。

第一路大军,是这次进犯西川的正主儿,真正的主力。

由大将军曹真统领十万精锐大军,已经到了阳平关下。

第二路是叛将孟达,他已经点起上庸能用之兵,虽然还没有出征,但已经放出要向汉中进军的风声。

第三路,是东吴孙权,虽然还没有正式动兵,但陆逊在宜都调兵遣将,集结了数万大军向西川移动,一日之内就可兵临夔关,大有攻取巫峡口入川之势。

第四路,是西南的蛮王孟获,起蛮兵数万,进犯益州四郡。

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数万,直犯西平关。

此五路军马,来势汹汹,甚是利害。

朝中百官,甚是心慌,早就把告急文书,上报给刘禅。

虽然是刘禅上位皇帝后的第一次战事,但刘禅秋游正在兴头上,每天带着张皇后姐妹两人,玩性正浓。

刘禅看着青春靓丽的张氏姐妹,春兰秋菊,各擅胜场,打起了把妹妹也娶进宫的主意,心中正在幻像那齐人之福,并没有把曹丕进犯这事放在心上,全部推给诸葛亮处理,自己照常陪着皇后和小姨子游玩,乐此不疲。

平日里,刘禅就算上朝,也无心打理朝政,只是做做样子,所有国家大事,全部交给诸葛亮处理。

偏偏这几天,刘禅玩的高兴,而诸葛亮也在家休息,不见上朝。

刘禅虽然贪玩,但对敌国入侵这等大事,还是相当关心的。

数日以后,不见诸葛亮有把退兵之计上报,也有些不淡定了,即差近侍赍旨,宣召诸葛丞相入朝。

刘禅派出的近侍走了以后,刘禅正襟危坐,准备拿出皇帝的威严,给丞相一些颜色看看。

但诸葛亮久候不至,刘禅又恢复了懒散的形象,过了大半日,近侍才急慌慌回报:

“臣到了丞相府前,被门吏拦住不让进门,等了半日,好说歹说也不给通报,好不容易打听到:丞相染病,吩咐下人,概不见人。”

关系到自己皇帝宝座的大事,刘禅也不敢小视,考虑良久以后,决定采取更加正式的方式宣诸葛亮上朝!

次日一大早,刘禅又命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琼,以皇帝的名义,去丞相卧榻前探视病情,并告知魏国进犯的大事。

董、杜二人官职不低,到了丞相府前,还是被门卫堵住,不得入内。

杜琼心中有气,对门吏斥责道:

“先帝托孤于丞相,今主上登宝位未久,被曹丕五路大兵犯境,军情至急,丞相何故推病不出?”

丞相府的门吏,虽然是没有品级,但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担任的。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不仅是说相府门吏的地位高,也说明能力不差,不但需要知书达理,而且要对朝廷大员了如指掌,哪些人可以挡驾,那些不能得罪,他心里都要有一本账。

谏议大夫杜琼、黄门侍郎董允,两人的官职虽然不高,但都是皇帝的亲信,随时可以给皇帝进言,属于不可以得罪的人,门吏可不敢等闲视之,连忙入内向诸葛亮通报。

就算是这样,董允和杜琼也等了差不多一顿饭的功夫,门吏才出来传达诸葛亮的话语:

“病体沉重,如果病情好转,就会到都堂议事。”

董、杜二人面面相视,都觉得诸葛亮如此做派,甚至不把皇帝近臣放在眼里,似乎有点过分,很为诸葛亮担忧,叹息而回。

刘禅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准信,自然不肯罢休。

他的执拗劲上来,第二天,又派了数名官员,到丞相府前等候回音,从早至晚,还是不见诸葛亮出现。

看到这种情况,朝廷不少官员以为,这次曹丕犯边局势严重,诸葛亮也无计可施,撂挑子了,人心惶惶。

杜琼知道,诸葛亮如此做派,自然有他的理由,就对刘禅奏道:

“陛下,丞相称病不出,众官难以得见,请陛下圣驾,亲往丞相府问计。”

刘禅不学无术,但也不是鲁莽之人。

他害怕自己屈驾前往一个臣子家里,不合礼制,就启奏皇太后,让太后拿主意。

太后听说边关形势如此危机,大惊道:

“丞相何故如此?有负先帝委托之意也!我当亲往问之。”

黄门侍郎董允劝阻道:

“娘娘未可轻往。臣料丞相必有高明之见。且待主上先往探视一番,如果怠慢,请娘娘于太庙中,召丞相问之未迟。”太后依奏。

刘备在位时,诸葛亮对刘备的召唤,响应是极为迅速,从来没有拖拖拉拉。

然而,刘禅即位未久,而且对诸葛亮恭敬有加。

诸葛亮却在蜀汉面对危机之时,闭门不出,这样的态度,的确让人疑惑。

刘备死后,蜀汉国内政局不稳,现在又面临外部危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掌管国事,诸葛亮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刘备临终前,为了平衡荆州、益州两大派系之间的力量,选择诸葛亮和李严两人为顾命大臣,有让他们两人互相牵制的意思。

对两人的权利,也有着严格的分工,那就是李严主管军事,诸葛亮主管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