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雪淞散文随笔集 > 李鸿章出使欧美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八九六年八月二日,李鸿章访问法国后乘船穿过多佛海峡前往英国海口城市南安普敦市。

李鸿章坐在船上一声不吭痴痴地发愣。船虽平稳,心境却起伏、跌宕。

当年中国的国门就是以文明自居,实则为强盗的英国人首先用大炮轰开的。而后,英国的商船来了,法国的传教士来了,德国的冒险家来了,美国的职业海盗来了,俄国那些为沙皇在远东寻找“天然不冻港”的野心家和探险家来了,日本的侵华武士道道徒们来了。大清从此,从朝廷到百姓,国无宁日,家无宁日,人无宁日,这都是英国人入侵所致。

六十年来,我们的民族遭受了多少苦难,我们的人民饱尝了多少辛酸,我们的家园承受了多少蹂躏,我们的外交遇到了多少失败,真是让人好不心酸。

船泊码头,英国文化大臣代表女王前来迎候,并派来四辆高大华美的礼车。

英国海军司令特来斯、中国驻英使节龚照瑗及使馆全体官员、英国驻华使馆参赞马格里和南安普敦市府官员也一齐来到迎接。

李鸿章看到特来斯有些高兴。特来斯曾受李鸿章聘请,帮助训练中国海军。

登岸后,乘坐专列火车驰至伦敦。

眺望着窗外的美丽景色,李鸿章诗兴大发,作《伦敦火车道中口占》七绝一首:

飘然海外一浮鸥,

南北东西遍地球。

万绿丛中两条路,

飙轮电掣不稍留。

身着大红外衣的马车驭手故意放慢了速度,让李鸿章一睹伦敦街头的容貌:

高楼林立,崇阁巍峨,一尊尊乳白色的、赭褐色的雕塑像矗立在街心广场中央,蔚为壮观。

李鸿章所经之处,行人纷纷驻足不前。他们带着好奇、兴奋的眼神观望着,不少人还脱下帽子,欢呼致意。

给李鸿章准备的行馆正在伦敦市中心,本来是考登侯爵的故邸,现是议院贵族郎司岱的私邸,房屋高大宽敞、交通方便,所以英政-府就公费租下,接待李鸿章。

李鸿章乘礼车来到大门口,只见门前已围了许多群众向他欢呼,门内旗杆上悬挂着大清龙旗,正在金色风中猎猎作响,场面很是热闹。

休息一天后,开始外务活动。

李鸿章来到了下议院,他要亲眼看一看这个神奇的地方。他早就听说英国政-府议事,须经过议院表决,如果多数议员投反对票,便可以否决政-府的某项提案。这在魏源、严复的书中多有论及。现在他要在现场考察一下这种议会制度。

“中堂大人请进!”下议院的副议长和李鸿章有一面之交,他充当向导了。

李鸿章在特设宝座上肃立坐下,静听议员们议事。这议院大厅为穹隆式的圆形,向心而设众多座位,居中设有主席台,乃是议会议长主持讨论的席位。各议发言时便站起身子,用麦克风讲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惜这天议员甚少,讨论不很激烈。

接着,李鸿章又来到朴次茅斯港,参观英国最大的海军基地。

李鸿章的座船刚刚驶入港口,岸上炮台便鸣炮十九响,接着,各军舰炮声大作,声震云霄。

李鸿章走出了船舱,来到了甲板上。他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朴次茅斯港两岸停泊着众多的战舰,分列两行,像山一样雄壮。

“经述,你把战舰数一数。”李鸿章吩咐儿子。

“一、二、三……父亲,总共四十七艘。”

“这儿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战舰操练完毕已陆续回归驻防地了。”英海军司令特来斯在一旁插话说。他又说英国每年举行一次海军大演习,一般有一百二十艘战舰参加。李鸿章本可看到全部,只因在法国逗留时间过长而延误。现在演习已经结束,只有四十七艘舰在港了。

特来斯陪同李鸿章视察驻港战舰。李鸿章乘坐的御船“爱朴答”号驶入舰队 ,搭慢车先绕出其首列之行,继而曲折盘旋 ,如游龙戏水般地穿行于第二行之间。

当李鸿章的座船驶近时,各舰先降旗致敬,而后升旗。舰上海军军官率水兵列队行注目礼,军乐大作,以敬国宾。

“爱朴答”号绕行两周后,一直向朴次茅斯进发,又听到各舰大炮齐发,原来是海军向跟在李鸿章座船后边的太子妃座船致敬。

舰炮炮声刚停,岸炮炮声又鸣,一共十九响,这次是朴次茅斯炮台向中国钦差致敬。

处处表现出海军大国的彬彬有礼。

李鸿章感叹地说:“我当初创办北洋水师时,竭尽心思,糜尽财力,好不容易建成一军。今天看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啊!”

想起北洋水师,他觉得创办这支海军,既蹊跷又荒唐。

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门洞开,万里海疆几乎无防。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士农工商,对国外情况、国际形势一无所知,对外国人的说话更觉是天外来音。他们只知辨别中外人口,面对列强在中国的万里海疆耀武扬威,恣意妄为,更是麻木不仁。

李鸿章高人一筹,提出当务之急要建一支中国海军。几千年来,中国海疆从未设防,不明真相的人以为李鸿章是杞人忧天 ,多此一举。反对派更是大肆攻击。于是,也就产生了以左宗棠为首的一批大臣的“塞防”观念和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批大臣的“海防”观念之争。

可是,朝廷经费紧张,建立海防的资金从哪里来呢。李鸿章想出一个迂回达标的办法。是时,慈禧正欲建造颐和园,但苦于无办法筹集到建园巨额款项。

李鸿章晋见慈禧,面呈良策:“何不以兴办北洋水师名义,下达任务,规定各省每年从上缴的费用中提取十之六七,再从这笔款中抽出一笔钱建颐和园,无须十年,颐和园即可建成。”

慈禧闻言大喜,笑着说:“还是李爱卿足智多谋,到底技高他人一筹。”

于是下达懿旨,兴办北洋水师。根据十八个省的财力状况,年下达五百万两

款项任务。若少数省份因天灾人祸完不成任务者,由户部从上缴的土药税予以补齐。

就这样,在这历史的夹缝中诞生了北洋水师,也建成了颐和园。因此说,没有北洋水师,便没有颐和园;没有颐和园,也就没有北洋水师,这是一对同时出世的孪生子。有人戏谑地说:颐和园是慈禧太后的私生子,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私生子。

甲午之战虽然败了,但李鸿章独能委曲筹划,以求大业之必成,其苦心奇计,开创建中国海军之先河。

看到英舰上士兵悠然自得的样子,李鸿章新病旧病一齐涌上心头,他跺了跺脚,叹息道:“当今之世,只有重改良,施新政,才能有长足进步。”他看了看身后的罗丰禄,罗丰禄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英国军舰出神。

“当初轻信传言,常有夜郎自大之举,及今日所见,才知道我们以前对西洋的了解太少了。”李鸿章继续说着。

“英国的军舰恐怕是世界一流的。”罗丰禄凑着说了一句实话。

停了一会儿,李鸿章认真地说:“这次考察,有三件事使我刻骨铭心:一是俄罗斯国王加冕的荣耀,二是德国军队操练阵容的盛况,三是英国军舰列队的威武。”

“我们中国未必不能后起而追之。”罗丰禄对前途还有一定信心。

李鸿章笑了笑,对这个问题他不想妄加评论,尤其在人多耳杂的地方。但他心里却在反复思考:

“未必不能?恐怕也只能是未必吧。从眼下来看,中国的出路或许就取决于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后辈的努力,但一群书生又能做出什么呢?没有权柄说什么、做什么都没有用,一个人的能量能有多大?可惜我老了……”

李鸿章轻轻地摇了摇头:“丰禄,回去给我找找魏源的《海国图志》和严复的《天演论》,我想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