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七四五章 庆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是在老奴奴儿哈赤统治的时期,他们这些女真鞑子打仗,并不依赖火炮,除了拿命去搏,攻克城池的成功也主要靠招降和内应。

但是到了黄台吉时期,通过大量招纳明军降将叛将,一方面让他们拥有了大量火炮火器,大大提高了攻克坚城的能力,另一方面却也养成了依赖火炮火器的作战习惯。

尤其是在面对拥有完备工事的城堡营垒之时,如果大批重炮助战,他们已经不愿再拿人命去填了。

眼下的济尔哈朗就是这样,他的镶蓝旗继承自他的兄长阿敏,到他手上以后这些年,实力虽有所增长,但是在螨清八旗之中仍是实力较弱的一个。

他可不想让本旗子弟在没有大批重炮助战的情况下去强攻坚城,白白死在金海镇明军犀利的守城火器之下。

对他来说,这样搏命的打法,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而现在,他已经有了完美的取胜之道,自然不可能派自己人去强攻坚城。

“哼,打仗要动脑子,你务达海也是宗室出身,论辈分,与本王同辈,何以如今只是区区一个三等辅国将军?就是因为意气用事,只懂一味用强,一味蛮干,不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

济尔哈朗用一根手指,点着自己的太阳穴,若有所思又意味深长地点拨着自己的堂弟务达海。

济尔哈朗是老奴奴儿哈赤二弟舒尔哈齐的儿子,而务达海则是老奴奴儿哈赤三弟穆尔哈齐的儿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济尔哈朗自然不能把务达海当成动辄可以打骂打杀的奴才看,但是要说俩人之间有多么亲密,那也是不可能的。

也因此,济尔哈朗说完了这些话,看着满脸尴尬羞惭无地自容的务达海,接着说道:

“你和硕尔辉没有什么重炮,如何攻得下南蛮的城堡?你们南下到东高丽城子之后,若有战机,自当抓住,但不可强攻南蛮坚城。

“你们可以摆出一副包围那个黄骨岛堡的架势,只要能把南蛮在附近海上,或者后方的人马调动到前方来,本王就算你大功一件!”

济尔哈朗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务达海自是心服口服,赶紧领低头了命令。

“嗻!王爷教训得是,务达海明白了。”

安排好了南下收拢残局的人选和战术之后,济尔哈朗的心情稍稍好转了一些,一度被怒火冲乱的思路也渐渐恢复了清晰,当天晚上他又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

其一,命令敬谨贝勒尼堪马上派人到朝人那边去,催促朝人加快转运粮草的速度,限期于九月十八送到,逾期论死。

其二,命令固山额真艾席礼从镶蓝旗驻防的附近各堡城如岫岩堡、汤站堡、九连城、凤凰城等处征集为数不多的用于守城的重炮集中使用。

其三,命令智顺王尚可喜遴选一批镶蓝旗汉军炮手待命,到时候让他们跟船南下充任炮手。

其四,则是派了人马于次日过江,叫几个实心效力于螨清的朝奸领着,到朝人平安道沿海各城传令,一旦朝人兵船到来,必须立刻向镇江堡报告,迟误者论罪。

其五,派了镶蓝旗佐理旗务大臣宗室出身的辅国公篇古,于次日带着亲笔信,赶往盖州城,一边将自己的计划告知多尔衮,一边请多尔衮尽快出兵南下,再去作势攻打复州城。

这么一系列命令下达之后,济尔哈朗的心态多少平衡了一些。

同时他这么做,也相当于是开始了南下迂回作战的总动员,接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朝人兵马粮草和大批战船的到来了。

终于,大明崇祯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午后,也即伪清崇德五年九月十六日午后,济尔哈朗在镇江堡城内翘首企盼望眼欲穿的朝人兵马,押送着大批粮车,抵达了鸭绿江东岸朝人的义州城。

这个义州城,并非后世安东对面的所谓新义州,而是与九连城隔江相望的朝人原义州城——平安道义州府的治所。

后来因为九连城南的镇江堡成了鸭绿江以西的军事重地,朝人才又在镇江堡城的对面兴建了所谓的新义州。

但是两地之间,实际上相距并不太远。

只不过在崇祯十三年九月的时候,新义州尚未兴建,满鞑子管理朝人藩属事务的衙门仍旧设在九连城,而朝人与之对接的衙署,也仍旧设在原来的义州府治。

却说朝人粮草抵达的消息送到了镇江堡城以后,济尔哈朗闻报大喜,立刻派了几个精锐的巴牙喇牛录出城往北,前往迎接接管朝人粮队。

同时,有点兴奋的济尔哈朗,也再次派出了一队哨探过江,叫他们沿着鸭绿江东的平安道沿海,打探朝人船队的消息,寻找朝人兵船的影子。

当然,济尔哈朗派出的哨探队伍是注定带不回什么好消息的。

至少在崇祯十三年九月十六日这天,他们不可能在平安道南部沿海寻找到林庆业水军船队的踪迹。

因为林庆业的水军船队根本没有按照正常的路线,沿着黄海道和平安道的海岸航行。

在俞亮泰的船队和袁进船队的引领或者说护送下,林庆业的水军船队从江华岛启航之后,大胆横穿黑水洋,直奔石城岛方向而来。

同样是九月十六日的午后时分,几乎就在满鞑子郑亲王济尔哈朗收到朝人兵马押送粮草抵达这个喜讯的同时,身在庄河堡城的杨振,也收到了俞亮泰、袁进带着一支庞大的船队,回到了石城岛海域的喜讯。

杨振闻讯大喜,立刻带着身边将领数人出了城,赶到海边码头登上严省三营里的战船,赶往石城岛迎接去了。

最近连着几天,石城岛所在海域都是天气阴沉,海风呼叫,但是十六日这天下午却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阳光灿烂而温暖,海风温柔而和煦。

杨振乘船抵达石城岛北嘴子外海的时候,港内港外桅杆如林,乌压压一片,全都是大大小小起起伏伏的战船。

杨振所乘坐的二百料战巡船桅杆上,挂有杨振的征东将军认旗,是以他的战船一出现,北嘴子港外港内的战船立刻欢呼着让开了一条水道,让他直入港内。

杨振乘船来到码头边上的时候,码头上早就站满了迎接的人群。

这个场面不像是杨振前来迎接返航的船队,倒像是整个船队前来迎接他了。

他一下船,远远地就看见袁进、俞亮泰以及曾经见过的那个独步和尚领着一个身材高大气势不凡的黑甲将军朝他快步走来。

杨振不用多想就知道,那人必是林庆业无疑了。

“啊呀呀呀!林将军,林将军,你是杨某人的贵客,是我金海镇的贵宾,是我们大明军队在李朝最可信赖的朋友之一,你我今日初见,岂可行此大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还搁着几步远的距离,袁进与俞亮泰两个即率先单膝跪地,向杨振行了礼,报告了返航的情况。

临到他们俩正要介绍林庆业的情况时,杨振一早瞥见旁边的林庆业不知何时已经从单膝跪地改成了双膝跪地,也不再等袁进他们的介绍,当即快步上前双手将林庆业扶住,硬生生将他扶起。

对杨振来说,这个林庆业在历史上的作为值得他尊敬,而其在历史上的遭遇也令他惋惜。

现如今,这个人站到了杨振的一边,又对杨振接下来的安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当然要抓住一切机会表现出自己的敬意,然后笼络住他才行。

杨振对待林庆业的这种超常的热情与礼遇,当然立刻就起了作用。

本来还对前来面见杨振有一些忐忑与不安,不知道杨振究竟是哪样人的林庆业,一听杨振说的话,一见杨振的面儿,立刻心底就踏实了。

林庆业已经五六十岁了,算得上是鸭绿江东李朝的宿将老将了。

好几年前,他见过前东江镇总兵沈世魁,再往后,他也见过丙子胡乱时奉旨出兵救援李朝的登莱总兵陈洪范,然而,这两个人给他留下的印象都很差。

沈世魁张狂至极,根本不把李朝君臣放在眼里,面对前来拜会的林庆业,根本不懂什么叫以礼相待。

而陈洪范虽然比较好说话一点,可是此人优柔寡断,胆小至极,根本不敢上岸跟满鞑一战,最后一战没打,全军撤回了登莱。

在原本的历史上,当林庆业听说大明派了洪承畴率领大军出关,坐镇宁远督师平辽的消息之后,他很快就派了独步和尚前去联络洪承畴,相约充当明军的内应,表示愿意从后方突袭满鞑腹地,配合大明军队征讨螨清。

可惜的是,小心谨慎的洪承畴,同样拒绝了他的提议。

到最后,等到洪承畴投降了螨清之后,想起了这个事情,便向螨清揭发检举了林庆业的行为。

于是林庆业忠于明朝的行为,最终却落了一个被逮捕处死的结局。

当然了,这一世,这样的事情是注定不会发生了。

因为杨振的江华岛之行,让林庆业知道了杨振,并且知道了大明朝在前东江旧地设立了金海镇的作为。

如今年有了近在咫尺的金海镇,林庆业自然不会再派人渡海绕远道,前去宁远城寻找洪承畴联络充当内应、密谋起兵反清的事情了。

他把目光锁定在了杨振的身上。

而这,也正是他前番派出自己的亲信幕僚独步和尚渡海前往金海镇拜会杨振的原因。

独步和尚从旅顺口返回之后,向林庆业讲述了往返的经历,讲述了金海镇的情况以及杨振的为人与计划。

对此,林庆业感到非常振奋,见了袁进、俞亮泰两人之后,便如约领着船队,往石城岛来了。

然而,振奋归振奋,约定归约定,说到底,他毕竟没有亲眼见过杨振。与素未谋面的人密谋应对如此大事,他的心中到底还是有些忐忑纠结。

但是到了此时,眼见大明征东将军金海伯杨振如此年轻有为英武雄壮,对自己又是如此热情礼遇爽快磊落,他心中的那点忐忑纠结也就瞬间消散了。

当下,林庆业在杨振的搀扶之下,顺势起了身,随即躬身抱拳,对着杨振沉声说道:“大明朝鲜国南三道水军统御使林庆业,见过大明征东将军左军都督府杨都督!”